是公平竞争还是霸权主义——美国对外经济全球战略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主义论文,美国论文,对外经济论文,公平竞争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军事称霸和经济扩张,相伴而生;一方面,美国强调对外经济政策为其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服务;另一方面,美国在全世界推行的政治和军事霸权主义又为其打开和占领国外市场鸣锣开道。
面向21世纪,美国对外经济全球战略的目的在于,调动和开发全世界的资源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对外实行经济扩张和霸权主义,其手段大致可概括为4个方面:
一、单边层次
美国通过“超级301条款”和“特别301条款”,单方面向对方国提出经济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以消除美国产品进入各国市场的障碍。
美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依仗其高科技优势,通过“超级301 条款”和“特别301条款”,单方面向对方国提出经济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所谓“超级301条款”是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 条款”修订的。它要求美国政府从1989年起,每年在4月30 日以前确定一份美国认为在实行“自由贸易”方面做得不够的国家的名单,并向国会提出报告,然后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谈判”迫使这些国家同意采取开放措施,否则将对其进行报复。所谓“特别301 条款”是专门针对保护美国人的版权、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问题而制定的。该条款与“超级301 条款”一样,由美国单方面勒令对方在限定的时间内与美国谈判解决纠纷,如果不能满足美国的要求,将对这些国家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示报复。美国先后对日本、欧盟、中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单方面宣布使用“超级301条款”和以“特别301条款”相威胁,以图消除美国产品进入世界各国市场的障碍,迫使对方向美国商品和劳务开放市场。事先不和贸易伙伴讨论,单方面要求或威胁对方满足美国自身欲望的霸权做法,这在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绝无仅有。美国这种单边层次的霸权主义遭到了包括日本、欧盟以及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二、双边层次
美国通过双边谈判和单方向施压,迫使贸易伙伴为美国商品和劳务输出开放市场,实现其减少贸易赤字和掠取外国自然资源的经济目标。
在双边层次,美国利用双边和单方面的手段,努力消除美国产品进入各国市场的障碍,迫使贸易伙伴为美国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和劳务的输出开放市场。这方面的谈判以日本、中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为主,其任务是促使主要贸易伙伴国开放市场。这一层次的政策要实现的是短期和直接的目标,即缓解巨大贸易赤字的压力,促进出口。针对不同的贸易伙伴、不同的问题,美国通过双边谈判和单方面施压迫使日本、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玻璃制造、汽车及其零部件、航空运输、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与它达成了协议。
在双边经贸关系中,美国的霸权主义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 把贸易问题与贸易不相干的“人权”等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以施加政治压力来获取经济利益。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国国会每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问题,就是鲜明的例证。更有甚者,为了达到政治和军事目的,美国先后对伊拉克、古巴等国实行经济制裁。二是,推行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双重政策。美国在所谓“朝阳产业”实行对外扩张政策,而对所谓“夕阳产业”则实行保护政策。其逻辑是,“只许我实行保护主义,不许你实行保护主义”。美国对国外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如纺织品等)采取配额限制或反倾销等手段来保护国内产品。三是,对所谓“贸易逆差”实行双重标准,美国对每年400 多亿美元的美日贸易逆差甚感担忧,却对每年500多亿美元的石油逆差视若罔闻。 美国宁可将自己的石油埋在地下不开采,不怕扩大“贸易逆差”而花钱进口外国石油;宁可自己的森林被烧掉或烂掉,而从加拿大进口木材。这些都反映出美国保护本国自然资源和掠取外国稀缺自然资源的长远经济战略。
三、区域层次
美国在全球各区域经济范围内处处称霸,其目标是使区域内经贸体系按美国的设想进行架构,并将世界主要贸易区均纳入美国领导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美国在全球区域经济层次处于称霸的地位。冷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多元化、区域化和集团化的新趋向。全球出现十几个大的经济集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美国为核心,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欧共体为核心,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为“第二个同心圆”的欧洲统一市场,以及筹划中的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这3 大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世界经济的新的三元框架。美国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三元结构”中处处称霸。
从“三元结构”的经济实力上看,在势均力敌的三足鼎立格局中,美国主导的北美市场占相对优势。从对“三元结构”的制约力来看,北美市场属于强弱组合型,美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它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力远远大于日本对亚洲和德国对欧洲的制约力。从“三元结构”的渗透力看,美国对亚洲和对欧洲的渗透力大于日本对北美和欧洲以及德国对亚洲和北美的渗透力。
在区域经济层次,美国的霸权主义渗透到欧洲和亚洲。而欧洲和亚洲的经济势力却很难触及美洲。不论欧洲采取何种方式重新组合,谋求统一,除美国参与外,日本和亚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重新组合范围之内;同样,不论亚太按哪种方式组成经济合作区,除美国参与外,欧洲也不可能在该地区发挥很大的作用。美国既可以利用欧洲压日本,又可以利用日本压欧洲。
为在世界经济多极化的“三元结构”中加强以美国为核心的这一元的经济实力,美国政府坚持建立和开拓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等领域以跨国公司的方式加紧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渗透,加强本区(美、加、墨共同市场)经济结构的凝聚力和北美市场的向心力,立足北美市场并向南美市场渗透和扩张,准备建立泛美自由贸易区,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南美洲乃至整个西半球,以牵制和对付以日本为核心的亚太市场以及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市场的经济挑战。
美国参与区域性经济层次的目标,是在区域经济范围内实现所谓“公平”自由贸易,使区域内经贸体系按美国的设想进行架构,即坐镇北美,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基础,建设美洲自由贸易区,同时积极推进亚太经合组织的进程,并探索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从而将世界主要贸易区均纳入美国领导下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使美国的优势产业和经济霸权主义最终顺利地进入世界各主要区域经济的市场。
四、多边层次
美国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争夺和控制国际多边合作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当触犯美国利益时,他国必须遵守和执行,否则将受到制裁,而美国却不必受规则的约束。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竞争不仅表现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同时还表现为争夺多边国际竞争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的竞争。在多边国际经济关系层次,美国加紧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通过争夺国际多边合作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以图主导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在经济、贸易、投资、科技、金融领域中的全球霸主地位。
在世界3大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控制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当美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遇到障碍时,它常常通过制定有利于自己和修改不利于自己的国际游戏规则,诱压别国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并企图控制它们的经济命脉,从而巩固和加强自己的霸主地位。例如,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制定和修改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则,依仗其科学技术优势,通过限制或鼓励高技术出口来制约它国;美国在世界银行通过制定和修改投资和外援的规则,依仗其资本优势,通过经济援助手段来干涉他国内政;美国在国际货币组织和西方七国集团中通过制定和协调经济、财政、金融、汇率规则,依仗其经济和金融优势,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影响和操纵汇率,大发其财,并提出“21世纪金融大厦”的构想,以利主导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升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美国对许多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带有很大的政治色彩和随意性。例如,美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连美国贸易专家自己都承认,目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条件远远高于当年印度和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条件,但是,美国却人为设置障碍,不断提高要价,使世界贸易组织失去了公平、公正和合理性。
在控制国际多边合作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和修改权的基础上,美国积极参与、策划和推动国际多边经济合作组织的工作,并继续谋求在这些组织中的霸权地位。美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条款打击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但当国际法与美国国内法发生矛盾时,美国向来以国际法服从国内法。当触犯美国根本利益时,美国可以不受国际经济关系游戏规则(如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约束。这就是说,美国可以制定和修改国际经济合作游戏规则,他国必须遵守和执行,否则将受到制裁,而美国却不必受它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制约,美国的这一行径把它在国际多边经济关系中的霸权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以上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4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的, 它们都是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包括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并行不悖。单边、双边和区域层次的努力既有解决当前问题的目的,也包含为长期目标奠基铺路的考虑。双边谈判不仅是解决双边经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实现更高标准的方式,反过来又会“一步步推动”达成区域和多边协议。双边和多边主义在美国的经贸政策中已不再简单地对立,而是相互促进。利用双边和地区手段来建设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从本质上说,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方式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美国产品自由进入各国市场,维护美国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霸权统治地位,而这种霸权主义却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所谓“公平”的自由经贸体制的旗号下推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