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辉煌——最近五年上海保险业发展情况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保险业论文,上海论文,辉煌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大以来,上海保险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上海经济的腾飞,也开始了第二次起飞。经过5年的探索、开拓和创新,上海作为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源地,30年代中国的保险中心,如今上海保险业的经营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海已成为我国国内拥有保险机构最多、开放程度最大、保险市场最为活跃的城市,保险专业人才济济,保险业务蓬勃发展,保险险种不断增加,保险收入快速增长,在保险市场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方面也为全国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并为上海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国内拥有保险机构最多的城市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的龙头作用,为上海迈向21世纪指明了方向。上海已从改革的“后卫”变成了“前沿”,上海要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给上海保险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上海保险业的改革,首先呼唤着保险机构的发展壮大。上海的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独家经营的局面,虽经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而有所改变,但保险市场要真正繁荣兴旺,需要有更多的开拓者。
1992年9月,美国国际集团的成员公司—一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成为我国解放几十年后第一个进入上海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商独资保险公司,它是上海保险业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上海保险市场在加快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加快了对内开放的步伐。在短短几年中,新的中外保险机构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
1994年5月4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开业。同年9月,日本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同年12月,我国第一家由企业界出资组建的区域性、股份制的保险企业——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问世。1995年1月,又一家区域性、股份制保险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挂牌。1996年11月,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中国和加拿大合资的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上海诞生。同年12月,瑞士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成立。
与此同时,在上海的外资保险公司代表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仅1996年,上海便新设英国商联保险、美国全美人寿等保险机构代表处14家。到1996年底,在上海设立代表处的外资保险机构已有41家。
上海还成立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保险同业公会,全国第一家保险公估行——上海东方公估行,全国第一个保险安全调查机构——上海安达保险安全服务公司。在引进个人寿险营销制后,上海又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一系列寿险代理人培训、考试、执业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上海保险业在加强行业自律、力求规范运作、严控经营风险,促使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新成绩,登上了新台阶。
中资公司陆续崛起,外资公司纷纷加盟,上海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内保险机构最多的城市,并且形成了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全国性保险公司和区域性保险公司并存的多元化经营的新格局。全市已拥有中资保险公司6家(其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已于1996年9月正式改制分设为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和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营业性的外资保险公司4家(其中有一家为中外合资公司),中外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150多个,保险从业人员近4800人,中外保险公司聘用的寿险代理人也有1万余人。上海保险业真正出现了机构林立,人才荟萃,群雄逐鹿,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培育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下,上海保险业的体制改革也随着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而发展。引进竞争机制,培育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则是上海保险业改革的首要任务。
独家垄断被打破之后,长期居上海保险业“龙头”地位的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面临市场经济大潮,面临股份制、外资保险公司这些“后起之秀”的挑战,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包括核算体制、劳动用工制度和业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1995年出台的《保险法》明确了保险企业的商业化性质。根据《保险法》精神,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顺利实施了产、寿险机构分设、分业经营这一重大改革措施。在同一市场竞争中,国有保险公司和众多股份制、区域性保险公司和外资、合资保险公司一起,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拓展业务,使上海的保险市场成为国内最具活力最为活跃的市场。
在经营过程中,上海各家保险公司都注重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针对社会各方保险需求的增长,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保险品种。
保险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以前,上海保险市场主要依靠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简易人身保险等少数险种来开展业务,开发力度、业务规模都很小。在1990年,全市只有90多种保险品种。而到了1996年,全市包括财产、人身、责任、信用四大类的险种已接近400种。
市场竞争、业务拓展,还导致了上海保险业市场营销体制的变革。1992年,友邦保险重返上海,带来了国际通行的代理人营销制度。友邦公司的代理人每天走街串巷,推销各种个人交费的适应市民需要的寿险品种,使该公司的业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这以后,上海各家保险公司纷纷实行代理人制度,到1996年上半年,上海的寿险代理人执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颁发的执业证书者,已逾12000人,通过他们的努力,上海保险市场的寿险业务获得了超常发展。
1992年以前,上海全市的保险业务总收入(含储金)为11.2亿元,而到了1996年,达到65亿元,5年增加了近5倍。最近几年,上海的人寿险更是迅猛发展,1992年以前,上海的人身险业务收入(含储金)为2.6亿元,而到1996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32.8亿元,增加了11.6倍,上海的人均保费支出已达534元,比1993年增长1倍,远远高出全国人均68.6元的水平。上海的保费收入已在全市GDP中占到2.4%的比例,大大高于全国1.28%的水平。
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保险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积极发挥经济补偿作用,成为上海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卓有成效的“安全阀”、“助推器“。
如今,保险业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上海各家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业务的大发展,为社会保险提供了全面、有力的补充,加快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最近5年来,人寿保险在上海发展迅速。各保险公司开办了不少广受社会欢迎的人寿险种。仅1995年,上海各保险公司就增加人寿保单80万份。199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的有21万人,汇集保险金逾2500万元。今年上半年,上海的人身保险业务更呈现突飞猛进的势头,仅中资保险公司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就达到27.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高达227.7%。上海人寿保险的快速发展,对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上海的企业95%以上都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许多企业还投保其它相关险种。保险为企业稳定发展撑开了“保护伞”。无论特大暴雨、飓风、火灾肆虐,还是爆炸、空难等事故突袭;无论厂矿企业,还是机关、学校、家庭,一旦出险,有关保险公司人员立即尽快赶赴现场,及时查勘、尽早理赔。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6年,上海各家保险公司共支付各类赔款54.5亿元,为各行各业稳定发展生产经营,为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险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上海的对外开放。随着上海对外经贸和技术交往的增多,上海各家保险公司也积极发展涉外业务,范围涉及海陆空货物运输、外商投资、合资经营、技术引进、对外贸易、劳务输出、国际旅游等,为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作出了贡献。
上海保险业为上海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也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上海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环线高架、成都路高架、徐浦大桥、奉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打浦路隧道等,都由上海各家保险公司投保,为这些改变上海面貌的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上海郊县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独家经办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发挥了明显的经济保障作用。从1991起,上海建立起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经过5年多努力,在广泛开办生猪、奶牛、水稻、油菜、家禽保险业务的同时,又陆续开设蔬莱种植、对虾养殖、柑桔保险等20多个新险种。到1995年,上海市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已达6000万元。农业保险成了上海郊县农业生产发展不可缺少的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