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妇科 215200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应激指标,提高其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优质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约有70%的女性在绝经前后会患此病[1]。该病会对患者腹部造成压迫,导致其出现尿潴留和腰痛等症状[2]。若患者出血比较严重,容易引发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本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35~61岁,平均(48.5±3.5)岁,病程1.5~10.0年,平均(4.2±1.5)年,肌壁间肌瘤11例,浆膜下肌瘤8例。观察组年龄34~61岁,平均(49.5±3.2)岁,病程1.3~11.0年,平均(4.3±1.4)年;肌壁间肌瘤10例,浆膜下肌瘤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静脉通路畅通,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和心电监护[4]。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常会存在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流,充分掌握其情绪变化,并针对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帮助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提高情绪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配合度[5]。(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组织开展基础健康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该病的基础知识,以此让患者充分了解该疾病,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3)饮食护理:嘱患者术后6h才可进食,开始应食用流食,排气前不能食用含糖量较高或者会产生气体的食物,以防患者发生肠梗阻。待患者排气之后可食用半流质食物,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术后2d,根据患者肠胃恢复情况可正常饮食。(4)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刺激伤口,通过播放电视节目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其疼痛感。(5)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按时休息,术后2个月内不能进行盆浴和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提醒患者注重营养,多食用含有纤维素的食物,避免出现便秘。告知患者根据实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提醒其应按时复诊。
1.3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糖)、生命质量评分(包括情绪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职能)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方式统计,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生命质量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a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不满意1例,满意18例,满意度94.74%;对照组不满意6例,满意13例,满意度6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378,P=0.036)。
3讨论
子宫肌瘤形成过程比较缓慢,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若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过大或者数量过多时,会出现子宫出血、周期紊乱、月经量增加或者不规则出血等现象[6]。该病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比较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产生的预后效果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应激指标、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实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能够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子宫肌瘤有充分的认识,掌握在治疗中应该注意的相关事项,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实行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给予疼痛护理,帮助患者有效转移疼痛感,使其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应激指标,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预后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乔姝.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5):260.
[2]曹妍,程晓林,陈有美.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01):349-355.
[3]许翠仪,唐燕丽.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2):184-185.
[4]邰小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优质护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8,31(03):98-100.
[5]姚袁媛,余志霞.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8,31(05):1167-1168.
[6]孙秀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中施行优质化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3):440-441.
论文作者:倪晓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腹腔镜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