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墙体裂缝作为房屋建筑质量通病之一,既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又影响美观,甚至可能产生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墙体裂缝成因和总结防治措施就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墙体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技术
一、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1.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分析
房屋整体的荷载都会通过基础结构传递给地基,地基在荷载的作用下会使得应力不断向深层扩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得中间的应力最大,越到两侧的位置就应该越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作用才使得房屋的地基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这样就使得房屋的中部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在一些地质较好,同时土质强度也比较均匀的地区,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出现的几率要明显的减小,所以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但是如果建筑分布在一些软土地区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一旦墙体出现此类问题,会使房屋建筑内部出现应力变化差异,使得建内外墙体应力不同而出现各类裂缝,影响建筑美观度,甚至造成的较大裂缝可能对墙体刚性强度造成影响,对后期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构成威胁。
由建筑地基不均匀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倾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侧,并且沿着底部向沉降量较大的方向延伸,从而产生倾斜角度;第二,水平裂缝:多产生于窗间墙,大部分以对角的方式呈现。较大的沉降量容易产生较大的裂缝,反之亦然;第三,竖向裂缝:多发生在纵墙的中央。裂缝的方向从上向下,从宽到窄。
1.2温度变化导致裂缝
温度应力是导致房屋建筑墙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是因为建筑各个部位温度存在差异,导致温度变形不协调,导致墙体出现裂缝。该种裂缝通常发生在砖混房屋建筑中,裂缝包括垂直缝、水平缝、45°斜裂缝、“八”字形缝等。
二、房屋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技术
2.1砌筑法
当前,施工单位人员缺乏,造成外业技术人员缺乏,但为了满足施工进度,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就把外业工人变成技术人员,造成外业记录不够精细。例如,施工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及布局规律缺少了解,施工所得数据与实地情况不符合,导致房屋建筑结构改造失去了真实性;对墙体结构未能深入分析,阻碍了施工作业流程有序进行。标准化施工是行业发展主流趋势,但是,建筑勘测尚未全面推广墙体技术。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弹出墙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应以皮数杆为标志,拉好水准线。块材砌筑时应进行预排,并适当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砌体砌筑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平整度,并应错缝搭砌,墙体的个别部位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灰缝中设置拉接筋或钢筋网片,不能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通缝不应大于2皮。
2.2灌浆法
由于施工监管体制缺失,建筑施工质量尚未达到理想化标准,阻碍了质量管理工作有序进行。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进行全面调度,实现质量规划与改造的一体化。灌浆法可结合建筑体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方式,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综合承载力。对于宽度为 3.0mm 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实际裂缝宽度大于 5.0mm 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裂缝细小时,可采用压力灌浆。施工单位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控,为墙体裂缝规划与改造提出指导方向,实现墙体裂缝控制效果的最大化,才能保证施工作业符合预期的要求。
2.3嵌补法
可在裂缝相交的灰缝中,用高标号砂浆和细钢筋填缝,也可以用块体嵌补法,即在裂缝两端及中部用钢筋混凝土楔子或扒锯加固。楔子或扒锯可与墙体等厚,或为墙体厚度的1/2或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对象,墙体不仅关系着建筑运行水平,对建筑工程施工操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做好项目规划与施工方案。针对房屋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要从工艺改造、病害方式、材料配制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水平。
2.4钢拉杆法
采用钢筋拉杆宜通长拉结,并沿墙两边设置,较长的拉杆中间应加花兰螺丝,以便拧紧拉杆,拉杆接长应采用焊接。露在墙外的拉杆或垫板螺帽,可适当做建筑处理,拉杆和垫板都要涂防锈漆。针对早期病害防治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工程单位要做好各方面的调度工作,以科技创新为指导思想,带动地区施工作业规划与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在病害防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地质塌陷中常见的特征,作为预见性分析参考的主要标准。墙体是地面建筑设施改造的主要构成部分,由于特殊地质环境影响,墙体常出现滑坡病害,影响了其他地质构造及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三、房屋建筑墙体施工的注意事项
3.1温度裂缝控制
由于温度应力导致房屋建筑墙体出现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想要解决由于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科学设置伸缩缝,以此防止楼面错层和伸缩缝错位的产生,同时还应该增设环形圈梁,适当的增加圈梁的高度,尤其是在建筑物窗口位置,应该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拉结钢筋位置的设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应置于灰缝中,埋入墙内拉结钢筋的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应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针对楼面和墙体的隔离,通常采用铁皮或者油毡,此时应该在女儿墙的墙根预留一定的空隙,以此保证结构能够更加自由的伸缩;对房屋建筑结构薄弱部位进行加强,以此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产生。
3.2防止地基沉降引起裂缝的措施
(1)加强地基勘察工作。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钎探,以探明局部软弱土层,对照勘察报告,辨别土层成分,防止因未作土样分析而将其某些特性土,如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当做一般土处理。对发现的软弱土部分,应处理后,才可进行基础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长度过大、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部分开始设置沉降缝,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0.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采取砖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强度、饱满度,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施工临时间断处严禁留直搓等措施,都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4)大窗口下部应考虑设混凝土梁或反砖旋,以适应窗台的变
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为避免多层房屋底层窗台下出现裂缝,除了加强基础整体性外,也可采取通长配筋的方法。另外,窗台部位砌筑时不宜使用过多的半砖;
(5)结构墙体长度较长时 ,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 ,并按要求留置马牙搓和拉结筋 ,以提高抗震能力 ,质量也便于检查。
结束语
墙体裂缝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施工单位要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方案,消除高层建筑潜在性的结构隐患,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墙体改造目标。对裂缝预防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要编制可行的施工作业管理方案,确保墙体裂缝防治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清.浅谈外墙水泥砂浆空鼓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4):38-39.
[2]金维超.墙体抹灰开裂空鼓成因及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4):97-98.
[3]魏立峰.针对墙体抹灰空鼓、开裂问题分析与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72-73.
论文作者:朱建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房屋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应力论文; 拉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