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崇宏[1]2007年在《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高校德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新趋势。网络文化既为高校德育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可能产生许多消极影响,给高校德育带来某种严峻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高校要推进素质教育、实现育人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立足于对网络文化及其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分析,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网络给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对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的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从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加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德育教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对大学德育教育更好的应对网络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蒲川[2]2001年在《网络的发展与高校德育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更新,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针对高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求我们在深入研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新趋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利用信息网络开展高校德育的规律,切实加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实现高校德育的创新。在这种形势下,系统地分析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德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和探讨运用信息网络开展高校德育的规律,进而寻求实现高校德育创新的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就已经成为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就网络的发展对高校德育的创新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网络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网络的产生过程;概述了网络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网络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论述了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创新的契机。文章从网络能够解决传统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证了网络的运用为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高校德育必须适应网络的发展这一角度,分析了高校德育利用网络的必然性,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创新的新载体。 第叁部分:分析了网络给高校德育的创新所带来的挑战。文章首先从网络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影响着手,系统分析了网络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以及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进而从网络对学校德育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冲击和网络信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污染出发,说明了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创新存在着挑战。 第四部分: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创新对策。一是要转化观念、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二是要依法治网、加强网络信息的干预和控制;叁是要丰富高校德育的内容,实现高校德育的内容创新;四是要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新渠道,实现高校德育的形式和手段创新。
许瑞芳[3]2006年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叁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葛艳丽[4]2011年在《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各项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高校德育在新时期也发生变化,原有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改变传统德育方法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发展中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本文通过论述高校德育方法的基本理论及创新价值,通过分析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学习并且借鉴国外高校德育方法,从而探索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这对于推动高校德育的整体发展,落实高校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见,高校德育方法创新已经成为专家和学者普遍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全文有五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章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为进一步探究高校德育方法创新提供了研究条件。第二章从研究高校德育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及高校德育方法创新价值着手。分别指出方法与德育方法和高校德育方法的内涵以及对高校德育方法的特征加以解释,对高校德育方法创新价值进行分析,为作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叁章是对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几个方面,包括高校、高校德育工作者、传统德育方法以及网络技术对德育方法的双重影响中去寻找存在问题的成因,并进行仔细剖析。第四章主要探讨国外高校德育方法的基本理论与以及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实践启示。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国外高校德育方法,结合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情况与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吸收和借鉴国外高校德育方法的经验,从根本上促进了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与创新。第五章研究的是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路径,是整篇文章的落脚点,也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充分剖析我国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原则和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具体内容,最终确立实践式、渗透式、高科技的引导式、预防式四种高校德育方法,找到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着力点。因此,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对于进一步拓展高校德育功能和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秦秀清[5]2007年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因素的影响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工作方法㎏上长期处于一种陈旧单一亟待解决却又无一定论的尴尬境地,很多学者也都以此为题阐述意见。众所周知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并建设社会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不仅关系到将来大学生个人事业、生活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问题就得非常重要,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初步认识到高校德育工作及工作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整体上学校道德教育在年龄阶段上的颠倒;高校德育环境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陈旧单一;高校德育队伍建设落后等等。同时德育工作也面临着外部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和意识形态多样化都给高校带来科学与价值——“培养什么人“的挑战;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趋向多元化、大众化教育需求下,德育”怎样培养人“的挑战。同时还有以政治代德育,以理想代德育,以道德代德育等德育工作的误区。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并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本文分析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论,重点取其精华如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良好品格等加以阐释。笔者尝试将其实用主义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作发挥性运用,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现状、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方法内部存在的问题、外部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上的创新:由学生成立组织,自拍自演一些寓意深刻的道德故事,在娱乐中提高其道德素质;强调网络技术和大众传媒载体等现代化手段在德育领域的运用;设立一个每个人的道德记录档案(也就是做人档案);培养意志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本文还将作为理论的创新在实际生活中作了尝试运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一)把大学生的品格培养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二)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规范的理性阐释。(叁)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四)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精神投入。(五)“学会做人”的教育应贯穿始终。(六)大学生诚信教育落到实处。(七)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责任。(八)网络道德教育应引起重视。笔者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作了尝试性解决,在理论上提高了自己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双响交流沟通,引导其对道德素质的认识并加以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万峰[6]2009年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孕育了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生存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动向,使网络德育成为高校德育的热点和难点。进一步弄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是有效开展网络德育的关键,对高校德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理论推理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归纳、推理等方法,梳理了网络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炼了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归纳了网络伦理道德和现实伦理道德的关系以及网络伦理道德的主要特征。在对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案例分析、辅导员调研和网上互动主题网站等方法,验证了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伦理道德的系列表现,揭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途径。本文首次提出了网络文化叁维度12种特征的模型:从技术性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特征;从文化精神性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自由性特征;从主体性的维度看,网络文化具有个性化、大众化、平民化和集群化特征。本文从网络文化特征的维度,分析验证了CEB理论模型,揭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机制。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对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机制主要是:网络文化呈现的即时性、共享性、多元性、平等性和民主自由性为特征的道德认知源,一方面不断刺激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需求,一方面又在刺激激发中不断满足他们的道德需求,这种“双管齐下”、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就是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机制,这是对大学生道德影响的根本所在;网络文化维护、强化或改变大学生的道德非认知系统,决定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和行为的影响意义和走向;也就是说,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已经建立的道德观念是否正确,积累的道德经验是否积极,形成的价值取向是否合乎真、善、美的标准,它们决定了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其道德及行为的性质和基本走向;网络文化具有一整套引导人们释放情感进而将其放大的机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但是也放大了少数大学生的非理性情绪;网络多重的道德标准和自律特点,增强了大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和道德意志,但同时也会麻痹少数大学生的道德警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道德自控能力。大学生面临网络社会的道德冲突时,以现实社会的道德为标准,现实世界的道德观是决定大学生网络道德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新理念、新机制和新途径:当代德育应凸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源价值;满足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德育有效性的关键;网络德育应注重提高大学生的现实道德素养。大学生网络德育应遵循平等协商、自主构建、自律适应和链接主导的新机制。大学生网络德育的新途径是积极扩展网络信息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突出网络与生俱来的技术进步特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唱响网络传播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能力;主动构建网络平台,锻炼学生道德自主构建能力;促进现实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现实化,打造德育立体化新生态。
赵敏[7]2012年在《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Wbe2.0、3G技术的推进,新媒体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思想道德层面的积极影响和严峻挑战。一方面使学生增强了民主、平等、独立等现代伦理意识,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繁杂性、传播方式的的隐蔽性,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对大学生的道德自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提出了挑战,新媒体传播创设的虚拟与现实并存的环境,给传统的德育观念、手段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很好的机遇。如何在伴随新媒体而来的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境遇中,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课题。本文结合新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以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的指导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形式、教育途径、教育队伍建设、教育环境、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十一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媒体形态经历了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到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过程,当前新媒体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自主性和参与性、共享性和社群化、个性化与受众的分殊化、信息内容的多元化等特征,具有传播大众文化、引起人们交往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变革、建构公共领域、推进社会民主、影响社会舆论等功能。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拓展教育载体、传播道德价值、促进教育的互动性及主体性的发挥等机遇。同时道德教育创新是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的必然需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发展的自身需求。当前道德教育已经根据新媒体带来的新变化在教育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不强,没有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与新媒体教育的合力作用,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指导理念、模式、内容、方法、途径、队伍建设、新媒体管理机制,教育评价机制与新媒体环境不适应。在新媒体创设的虚拟与现实共存、多元化的环境下,应创新道德教育指导理念,树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整体育人理念,一元主导与包容多样的理念,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整体发展趋向相一致的理念,道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相一致的理念;应根据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建立新媒体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立体教育模式;应注重新媒体环境下道德教育内容的创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伦理道德教育、道德选择教育,提升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和水平;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形式的创新,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德育方法,运用自主性德育、参与式德育、选择性德育、主体间性德育、嵌入式德育等新的德育形式;应注重大学生道德教育途径的创新,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伦理规范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通力合作,发挥媒体的道德教育功能;应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建立政府、社会、高校组成的队伍建设网络体系,丰富教育队伍的构成,明确队伍的素质要求,加强新媒体管理队伍、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道德教育队伍叁支队伍的建设;应着力做好大学生道德教育环境的优化,实现中国传统社会伦理在新媒体带来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现代转化,优化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监控机制,优化新媒体环境,学校加强校园网管理和建设,优化校内教育环境;应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建立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四级联动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对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媒体对大学生的道德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运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建立德育网站、德育播客、手机短信教育平台等方式,从实际德育工作中探索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本研究有助于宣传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其师生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具体工作中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实际效果,并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
罗艳丽[8]2016年在《草原文化在高校中的德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德育是高校教育活动的灵魂,而德育实效则是检验高校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的试金石。面临高校德育实效欠佳的困境,以往关于高校德育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如何按照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标准进行建构和改革,理论上则是运用普适化的德育理论来整合和规范不同区域内高校现行的德育思想、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但从结果来看,无论是理论上的尝试还是实践中的努力都未能取得理想的成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类型多样,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进行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德育的区域性和民族性问题。那么,如何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德育的文化背景对德育体系革新以及德育实效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深深地受到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德育也必定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因此,文化背景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德育基本上是以传统汉文化为文化背景的,缺少对区域特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德育价值的深入挖掘。学界对于文化德育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主流传统汉文化对德育的影响上,而对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的研究则十分少见,未能充分发掘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来创新高校德育模式。因此,高校德育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尽可能地利用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素材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久性。草原文化发祥于我国北方地区,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它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草原文化以游牧民族特有的刚健豪迈气质作用于儒雅博大的中华文化,使其获得了活力和生机。草原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蕴含着丰富的高校德育价值。只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草原文化就能够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和素材。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草原文化与德育价值研究的现状、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内容,为论文选题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研究起点。第二章是草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理论概述。首先,介绍了草原文化的概况,主要包括草原文化的概念、历史因缘、形态与特征;然后,对与德育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诸如德育、高校德育以及德育价值的概念;最后,简要论述了草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互动路径。第叁章阐述了草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价值的理论依据。该部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和德育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教育思想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教育理论叁个方面阐述了草原文化具有高校德育价值的学理依据。其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教育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教育思想以及习近平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教育思想;西方国家的德育理论主要包括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理论,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理论以及李特的陶冶教育理论。第四章论述了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的内容和特征。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草原文化培育的高校德育精神,草原文化革新的高校德育价值观体系,草原文化扩展的高校德育氛围以及草原文化强化的高校德育功能;主要特征则是指地域性、民族性、生态性、开放性、创新性。第五章分析了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困境与机遇。首先,论述了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实现困境的现实表现,即价值取向多元、制度支持乏力、参与主体狭窄、运用效率低下;其次,分析了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实现的困境的原因,分别是文化多元趋势加强、传统德育理念滞后以及德育制度价值缺陷;最后,从物质保障、理念更新、目标规范以及信息互动方式四个方面阐述了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实现的机遇。第六章展望了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该部分首先阐述了草原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的实现基础,主要包括草原文化德育观念的创新性、德育内容的现实性、德育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德育模式的互动性;同时,草原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实现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其中政府对草原文化的支持与推动,高校对草原文化的整合与传承,师生对草原文化的选择与内化是叁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然后,从多元文化、德育理念、校本课程以及德育制度四个方面论述了草原文化德育价值的实现方式;最后,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中国梦”的社会作用,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叁个角度展望了草原文化德育价值的可持续发展。一种区域文化在不同区域高校中的德育价值具有差异,具体的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该种文化类型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草原文化虽然具有鲜明的区域和民族特征,但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草原文化与主流汉文化在核心精神层面具有相似性,加之草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质,使得其能够很好地兼容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文化。草原文化的高校德育价值在其产生和传承的区域内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彰显,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其它区域的高校中,草原文化就没有丝毫的德育价值。由此观之,草原文化高校德育价值的区域适用性表现为草原文化在不同地区高校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育价值“大小之差异”,而并非“有无之差异”。最后,本篇论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基于文化与德育的内在联系以及草原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特质,草原文化具有高校德育价值。受此指向,将草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学和德育工作中,在充溢着草原文化内涵的德育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的道德形塑是切实可行的。
胡恒钊[9]2012年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网络时代的背景,在梳理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缺陷、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困的基础上,对高校现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反思。然后从系统的视角来审视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各个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尝试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主要维度,按照组织者、参与者所起的主次作用不同,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划分为:教育工作者主导的网络“叁育人”方法、受教育者主动的网络自我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参与的网络双向互动方法、师生员工共同营造的网络环境优化方法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网络合力育人方法这五大类基本实施方法。最后本文阐明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科学发展趋势。
吴翔[10]2017年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给教育怎样培养人点亮了一盏指明灯。德育是教育的基石,是高校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点任务,德育工作质量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人才是否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变革,也引发教育变革,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既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高校必须在这场教育变革中直面挑战,主动而为。新媒体环境是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高校德育创新必将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同时,新媒体技术又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手段,如何把握新媒体环境的规律,并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手段,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为切入点,结合新媒体的功能、特点,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实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内容、对策、保障体制等。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方法,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的研究,总结以往经验,确立基本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的相关概念,以及影响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第叁部分根据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的现状,分析目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通过从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加强高校德育方法、建立保障机制这叁个方面论述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问题是高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更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本研究有助于高校师生把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基本规律,在当前新形势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就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 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研究[D]. 仲崇宏. 苏州大学. 2007
[2]. 网络的发展与高校德育的创新研究[D]. 蒲川. 西南师范大学. 2001
[3].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 新时期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研究[D]. 葛艳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5].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D]. 秦秀清.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6].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 万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09
[7].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 赵敏. 山东大学. 2012
[8]. 草原文化在高校中的德育价值研究[D]. 罗艳丽. 吉林大学. 2016
[9].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 胡恒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10].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 吴翔. 河北科技大学. 2017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网络与新媒体论文; 大学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