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分析论文_喻宁媛,许广侠,孙茹

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效果显著,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放射治疗

口腔颌面部因为血管丰富,组织结构复杂,而且与颅脑相邻,并且颌面部腔窦较多[1]。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较为常见,肉瘤较少。癌肿中大部分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性上皮癌,还有基底细胞癌、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等。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提升,老年患者自身常伴有多种疾病,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口腔颌面部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了,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常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等。本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请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1例患者,男12例,女9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为(51.3±3.9)岁,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21例患者,男11例,女10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为(52.1±4.3)岁,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其中鳞癌33例,腺癌7例,未分化癌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进行定位强效放疗,剂量为60~70Gy,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的B超或CT检查,确认后选择进行手术。术后对患者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现感染。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1)显效:肿瘤肿块完全消失;(2)有效:肿瘤肿块出现明显的缩小;(3)无效:肿瘤肿块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4)对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出血、口腔黏膜病变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口腔健康起来,而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提高,成为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3]。口腔颌面部的肿瘤按照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牙龈癌、唇癌、舌癌、腭癌等,一般认为口腔前部的癌肿分化程度较高,口腔后部的癌肿分化程度较低。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型、浸润型和乳头型三种。初起时常为局部溃疡、硬结或小结节。一般无明显的自发性疼痛,随着癌肿迅速生长并向周围及深层组织浸润,可出现疼痛。硬结扩大、肿物外突、表面溃疡、或边缘隆起呈菜花状,基底硬,中心可有坏死,有恶臭。常伴有感染,表面易出血。不同部位的癌肿因破坏邻近组织、器官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如舌癌有明显的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舌运动受限、影响吞咽、说话等功能,恶性程度较高,发展快,早期即可有淋巴结转移。牙龈癌常波及牙槽骨,易使牙齿松动或脱落,继续扩展可侵犯颌骨,在上颌骨可侵入上颌窦,在下颌骨可累及下牙槽神经,引起疼痛或麻木。口腔癌的转移,主要是循淋巴引流至区域淋巴结,最常见的是颌下淋巴结和颈深淋巴结。少数可循血行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常见的是肺,并可出现恶病质[4]。

口腔癌大部分发生于暴露部位,且常有癌前病变过程,这对口腔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有利条件。所谓癌前病变是一种可能演变为癌的病理变化,如白斑、皲裂、色素斑、慢性溃疡等,并非所有这些病变都会发展为癌,还要取决于其他因素,最后演变为癌的仅为少数[5]。为了预防口腔癌的发生,应积极治疗上述病变,并消除各种不良的慢性刺激因素,如戒烟、拔除残根及残冠和去除不良修复物等。对于可疑病变,应严密随访,必要时作活检或切除。本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口腔颌面部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很容易引很多的副作用,最为常见的就是恶心和呕吐、毛发出现脱落、精神不振,萎靡疲劳、贫血等。而使用手术进行治疗,局部病灶应采用根治性节除,必要时尚需作颌下淋巴结清扫术或颈淋巴清扫术,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效果显著,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吕凌峰; 钟新华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1):45-46.

[2]陈新.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20):3072-3073.

[3]陈宇轩,韩小宪,陈书军等.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110例手术治疗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3):53-56.

[4]谢传效.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4):53-54.

[5]杨文宾,李春洁,李龙江等.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细菌及耐药性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5):584-588.

论文作者:喻宁媛,许广侠,孙茹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分析论文_喻宁媛,许广侠,孙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