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边界的企业资源计划

基于模糊边界的企业资源计划

刘芳[1]2002年在《基于模糊边界的企业资源计划》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一体化的趋势,企业的边界日益呈现出动态性和模糊性,而ERP对于企业的管理尚未涉及外部模糊性的资源。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 首先,对企业资源计划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典型ERP软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当前ERP系统存在的普遍不足,重点分析了其在模糊性资源方面规划的缺陷。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于研究模糊边界下的企业资源配置问题。第一,为了科学的描述企业的边界是如何呈现出模糊动态性的,引入量子力学中共价键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企业模糊边界概念模型。第二,结合现代企业资源的特性,运用具有惩罚因子的模糊非线性规划模型来实现对模糊边界下的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边界的ERP的基本思想,根据该思想路线,构造了基于模糊边界的ERP的总体结构。

陈华[2]2006年在《企业边界模糊化趋势及相关的组织形式研究》文中认为“边界”概念最初由系统理论提出。学者们将其引入分析企业的存在、解释企业性质等问题,使得边界理论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交易效率的降低,出现了模块化生产方式等现象,企业边界日趋模糊化,出现了大量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为了适应企业边界模糊化趋势,企业必须结合本公司特点进行组织创新,采用一种或几种中间组织形式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本文在研究、继承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对企业边界理论的历史研究和近期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各种理论的不足进行了分析。(2)解释了企业边界变化的原因,提出企业边界正表现出日趋模糊化的趋势。(3)介绍了企业边界模糊化形成的几种主要中间组织形式,并对它们的边界模糊性及获利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我国企业对模糊边界这一现象可以作何借鉴以指导我国企业的组织创新。(4)在上述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以服装业黑马美特斯邦威为例,具体说明了边界模糊的虚拟企业是如何进行组织的。

刘芳, 曹莹, 苗志刚[3]2006年在《ERP系统对企业模糊资源管理的探讨》文中提出本文首先从现有ERP系统对企业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基于模糊边界的ERP的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模糊边界的ERP的总体结构。

王发银[4]2007年在《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组织控制能力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发展,更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环境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下通过组织控制,灵活运用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已成为现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详细剖析超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的观点对组织控制能力进行研究。首先,论文在组织控制、企业能力和动态能力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超竞争环境的特征,及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外部环境对组织的生存和适应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要迅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能灵活运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其次,论文从动态的角度详细剖析了企业为了适应超竞争环境的变化,必须建立柔性组织控制体系,时刻适应组织控制战略的调整。基于此,超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组织控制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是以企业所处的超竞争环境为基础,以企业所拥有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匹配能力等控制力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的综合控制能力,做到及时对战略进行调整,实现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最后,论文从企业组织控制能力的认知、学习和匹配控制能力的系统构成要素出发,从定量的角度采用模糊积分评价模型对目标企业组织控制能力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发现企业组织控制能力构成要素的优势和缺陷,为企业进一步提高组织控制能力提供依据,同时也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范阳[5]2003年在《基于能力的企业边界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交叉融合的企业能力理论,目前尚处于百家争鸣的新兴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旨在从能力的角度对企业基本问题(企业性质和企业边界)进行回答,从而完善企业能力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并发展出相应的能力管理方法,为企业的边界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的研究以企业能力理论、传统企业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演绎。一方面,以企业能力理论与传统的企业理论相结合,对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的基本问题,即企业的性质和企业边界的问题,进行阐释;另一方面,把组织学习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相结合,对管理学中的根本问题,即企业的能力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把所发展的理论运用于企业扩张战略的实践,企业的能力和边界的互动决定了企业扩张的方向,而能力管理的原则指导着企业扩张的方式。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构建了基于能力的企业边界理论,它基于企业能力理论和传统企业理论的有机结合,对于企业的性质和边界给出了基于能力的全面解释,并通过能力管理实现企业作为一个能力系统的自我适应和动态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的边界扩张战略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在本文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理论创新:* 从能力角度对于劳动分工理论、新古典的厂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和产权等传统企业边界理论进行了新的阐释。* 从能力与活动的联系出发,参考了波特的价值链,构架了结构合理,便于识别和管理的企业的能力体系,从而为企业的能力管理提供了基础。* 提出了基于生产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企业边界决定模型,并根据企业和市场在生产能力和协调能力对比中的不同情况组合,提出了基于能力的规制结构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基于能力的动态边界决定机制。* 提出了基于动态相关的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战略,并引用实证对基于能力的多元化战略进行了检验。从能力的角度对企业的并购和联盟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并购和联盟战略成功的关键指导原则。

赵爽[6]2013年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呈现了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趋势。内部控制是控制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现阶段,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各个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更加说明了内部控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有的内部控制构建体系是否适应企业的正常运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研究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关键。构建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完善的需要,更是企业正常运行和防止重大内部控制失败事件发生的重要保证。本文是在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和企业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融合企业集体选择理论,运用规范分析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结合控制权资本形态划分的企业分类形式,构建了一套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本文沿着“国内外文献综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概念——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边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基本框架构成——控制权资本企业分类——单一形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多种形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这一脉络展开研究。首先,在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有关企业边界理论的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概念进行了科学的重构,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范围和功能定位。其次,将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框架进行整合,提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基本控制要素和具体控制要素构成。再次,按照控制权资本形态对企业进行分类研究,使之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分类构建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在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单一形态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多种形态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最终形成以物质资本为控制权资本的企业、以人力资本为控制权资本的企业和以社会资本为控制权资本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以及叁种资本形态的两者组合和全员参与多种形态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第一,本文将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四者进行整合统一为企业风险控制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之实现公司治理是基础灵魂,管理控制是具体操作,内部控制是穿插保证以及风险管理是整合框架。第二,从利益相关者视角重构企业内部控制概念体系,并将其描述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是由一个或多个控制主体即企业所有者或其代理人实施的,将企业结构控制和企业文化控制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边界内,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控制主体的潜在风险事项,将风险控制在该控制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以下控制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最优化。”第叁,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内部控制边界拓展到利益相关者范围。在原有的内部控制范围的基础上进行了纵向延伸和横向整合,打破原有内部控制局限于经营管理层,而纵向延伸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层面,将股东纳入到企业的控制边界内;站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度,重新认识企业本质,从而确认企业控制主体使其横向拓展到利益相关者范围。企业本质是企业契约选择者的集体选择达到的一种可接受的均衡状态。第四,在风险管理框架基础上重新整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构成要素。为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实现企业控制结构和企业控制要素的有机结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分为基本控制要素和具体控制要素两个部分。其中,基本控制要素包括:企业结构控制要素和企业文化控制要素,两个要素的构成体现了内部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具体控制要素是在各个基本控制要素的基础上具体细分功能实现。第五,根据控制权资本形态的企业分类形式构建单一形态和多种形态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按照控制权资本形态的企业分类实现了“人-控制权-对象”的有效对接。单一形态和多种形态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分别按照“企业所有者——企业目标——基本控制要素——具体控制要素”的研究思路,最终实现每种企业类型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将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四者进行整合统一为企业风险控制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使之实现公司治理是基础灵魂,管理控制是具体操作,内部控制是穿插保证以及风险管理是整合框架,并使其四者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第二,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集体选择理论共同决定的企业边界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之中,使得内部控制不再局限在“股东治理”层面,而是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讨论企业目标、控制主体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第叁,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控制要素,作为内部控制的“软控制”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结构控制要素“硬控制”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第四,按照控制权资本形态的企业分类实现了“人-控制权-对象”的有效对接。实现了“企业所有者——企业目标——基本控制要素——具体控制要素”单一形态和多种形态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张宁辉[7]2011年在《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加速推进,企业成为了创新的主体,表现出持续的创新活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组织结构的创新,使组织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相得益彰,将是未来企业的正确选择。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研究也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影响的,不但组织结构会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而技术创新本身也会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和优化产生影响。怎样从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角度去选择一个好的组织机构,能够促进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这就是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在技术创新理论、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研究视角,以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核心和重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本文梳理相关理论文献,对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内涵、动因及变革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剖析了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技术创新动因,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变化首先是建立和改善了组织的动态能力,然后达到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企业组织结构未来的变化趋势最主要是组织结构时间和主体空间复杂性的增加,这为后面基于技术创新的时间和主体层次组织结构选择框架的确立和实证分析框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的时空分析框架。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分析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维度进行分析。从整个时间进化的历程中,企业组织结构和形态进化的总体趋势: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企业组织结构主体层次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结构层次的增加和各结构层次分化程度(横向、纵向及空间的差异性)增大。随后,本文建立了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通过改善组织的动态能力来影响组织的创新绩效的实证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估计、检验、修正与调整,确立最终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际案例的分析,同时最后的案例研究也为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提供了实践借鉴。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1)相对系统地将企业组织结构变迁过程中技术创新其本质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分析了企业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将技术创新视作企业组织结构选择、优化和变迁的一个基础动因,清晰化了二者之间的历史和逻辑关系,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技术的演化,是一个复杂性、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过程,随着技术创新多样性、不确定的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组织结构将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越低,伴随着的是形式化和集中化程度越高的组织结构;技术演化越复杂,不确定性越高,组织结构也会因此变得更复杂,这就是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响应。(2)本文从技术创新的主体层次和时间过程两个视角出发,从主体层次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选择和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未来的变化趋势最主要是组织结构主体空间和时间复杂性的增加,对技术创新组织主体层次结构的选择可以从创新能力角度进行,分为以产品为核心能力的主体空间结构和以服务为核心能力的主体空间结构;从时间角度来说,技术创新具有生命周期,从开始的萌芽期、发展期,步入成熟期、衰退期,每个阶段组织结构的选择也有所不同。(3)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技术创新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水平、组织特性、组织规模、动态环境、创新文化(作为自变量),组织动态能力:评估能力、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和组织创新绩效(作为因变量)叁者关系的整体模型。本文将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与组织创新绩效结合起来,引入组织动态能力中间变量,试图探寻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从而找出基于技术创新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往的许多学者认为动态环境是组织结构选择的一大影响因素,但由于动态环境的难以测量和操作,因此在实证部分都不作考虑。本文引入动态环境和创新文化为自变量,相对比较完整地实证检验了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朱永明[8]2013年在《基于双重约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价值链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约束情况下,对企业而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负责;要求企业发展充分顾及社区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要求企业在满足价值链合作伙伴的要求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推动自身价值提升与社会福利增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可以看做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也是满足全球价值链合作伙伴要求的战略举措和发展模式。身处全球价值网络中的企业应该关注其社会责任制度的完善,提高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一味的立足企业自身。企业的角色不仅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维护社会和谐和推动科学发展的社会组织,更是促进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主体,只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得到价值链合作伙伴和全社会的认可,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基础,以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对此开展深入探讨。首先,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背景下,阐述了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技术路线。第二,归纳总结了企业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确立了本文研究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第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动因,首先以博弈论为起点,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动因模型;然后建立基于价值增长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动因分析框架;最后,建立了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动因分析框架,将可持续发展观、全球价值链、企业战略、企业绩效等概念纳入全面分析体系之中。第四,在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的概念和主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模型,以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价值链为指导,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内容。第五,以当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主要观点为基础,建立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可持续发展观的若干维度为目标层,以全球价值链所涉及的企业内部价值活动和外部价值活动为准则层,设计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共包含测量指标81个。并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从81个指标中选取9类指标中的38个二级指标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分别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运算。最后,通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工程体系,从企业内部建设以及外部建设出发,归纳了双重约束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策略体系。文章实现了以下创新:第一,建立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分析框架;第二,构建双重约束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模型及评价体系模型;第叁,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工程体系。

闫凌州[9]2015年在《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日益突出,以支持和鼓励研发活动为主要职能的科技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兴起,公共管理部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科技活动的全过程。科技政策执行力是判断政府部门支持和服务科技活动效率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增长战略转型、产业发展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围绕科技政策执行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科学评价公共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干预能力,大力挖掘政策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系统综述了当前有关制度、政策、执行力等相关文献,结合演化理论、复杂理论,运用随机效应分析和结构方程等实证研究方法,重点从内涵、影响因素、生成过程、演化机制等方面对科技政策执行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科技政策执行力的本质属性、构成要素和主要特点;其次从实体因素和非实体因素两个层面构建了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架构,并探讨了不同因素间的关联性;第叁是提出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叁阶段生成过程及生成动力;第四是从单项科技政策和科技政策体系两个角度分析了其执行力的演化机制。综合来看,本文最重要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提出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基础模型和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了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生成和演化过程模型,同时将计量经济方法纳入执行力研究的工具范畴,突破性的尝试从单项政策和政策体系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分别运用随即效应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政策执行情况。结果显示从单项政策来看,天津市财政科技计划政策针对少量项目强力投入并不能带来执行力效率的显着提升,而拓宽支持范围,让更多企业获得资助能够更好的实现政策功能;从科技政策体系来看,天津市科技政策能够较好的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政策间协同效果明显,形成较强的执行力。最后本文进一步对未来科技政策执行力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提出六项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分别为科技政策执行力复杂性演化模型的构建、执行方行为规则的探讨、科技公共治理理论的引入、执行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分析和界定、地域性差异、以及更加详细的量化分析。

朱树婷[10]2016年在《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纵向整合与横向联合的基础上呈现出网络化连接的运作态势,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随之发生变化,价值创造的战略逻辑从企业间对抗竞争向企业间合作和协同发展转变。在此过程中,融合新兴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企业间信息系统帮助企业跨越边界部署资源和能力,支持企业间业务流程重构和知识分享,为企业网络化运作提供平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认识企业间信息系统的价值,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帮助企业在网络化运作中获取可持续的战略优势,成为信息系统领域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相关理论研究还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间信息系统发展和运用的需要。本文重点围绕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是什么、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怎样形成、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建立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使用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形成机制、作用机理和价值创造路径等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概念。本文提出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是企业开发、配置以及重构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支持企业间流程重构,更好地实现企业间业务功能和服务交付的能力。论文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分为企业间信息系统集成能力和企业间信息系统重构能力。其中,集成能力强调企业与业务伙伴的数据集成、合作应用等无缝连接;重构能力强调企业快速调整企业间信息系统,及时响应企业间业务需求变化。新的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概念的构建,为深入研究其价值创造机理奠定了基础。(2)研究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建立过程。论文分析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形成的决定因素和驱动因素,构建了基于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和合作型商业模式的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形成的理论模型,将企业间合作商业模型分为利用型和探索型,从组织学习视角解释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演化过程。运用21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是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建立的基础:企业间商业模式与企业间信息系统的匹配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建立具有驱动作用;不同企业间商务模式的选择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具有不同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由此揭示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还发现,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在形成过程中具有路径依赖、知识内隐和因果模糊等高阶能力属性,反映出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战略性本质。(3)研究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应用过程。本文提出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应用主要体现为对企业间流程的支持,该支持受到企业网络嵌入水平的影响。企业间流程是连接企业与业务伙伴、实现特定功能目标的任务集合,企业间流程需要在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上取得平衡,具有双元性。运用21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发现:企业间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的交互作用对合作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对企业间流程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分析企业网络嵌入水平的调节作用时发现,高度的网络嵌入水平对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支持企业间流程弹性产生消极影响。论文还对企业网络运作中的嵌入性悖论问题进行了讨论。(4)研究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路径。论文基于IT价值创造过程观建立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理论模型,价值创造路径包括从企业间信息系统资源到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演化、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支持企业间流程、企业间流程匹配和流程弹性影响合作绩效,该路径反映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过程。运用213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计算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路径系数,以及合作型企业商业模式和网络嵌入水平的中介-调节效应,验证了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路径,揭示了企业间信息系统帮助企业在网络化运作中获取战略优势的机理。

参考文献:

[1]. 基于模糊边界的企业资源计划[D]. 刘芳.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2]. 企业边界模糊化趋势及相关的组织形式研究[D]. 陈华. 中南大学. 2006

[3]. ERP系统对企业模糊资源管理的探讨[J]. 刘芳, 曹莹, 苗志刚. 商场现代化. 2006

[4].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组织控制能力研究[D]. 王发银.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5]. 基于能力的企业边界研究[D]. 范阳. 复旦大学. 2003

[6].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 赵爽.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7]. 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结构选择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张宁辉. 中南大学. 2011

[8]. 基于双重约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 朱永明. 天津大学. 2013

[9]. 科技政策执行力研究[D]. 闫凌州. 天津大学. 2015

[10]. 企业间信息系统能力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D]. 朱树婷. 东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基于模糊边界的企业资源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