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产业意识激活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透视_农村论文

引入产业意识激活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透视_农村论文

导入产业意识 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产业发展论文,视角论文,乡村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10-0157-06

在文化经济日益显示出蓬勃生机的今天,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以往被视为精神形态的文化,也已逐步走出意识形态的神圣殿堂,融入到经济领域,迈出了产业化步伐。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对发展文化产业也给与高度重视,指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全国各地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文化发展的政策举措,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文化与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但目前在我国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由于城市在文化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文化资源和文化人才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文化产业率先在城市发展起来也是合符常规的。问题在于,城市文化产业如何向农村辐射,如何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除此之外,农村如何依托自身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也很值得探讨。本文拟从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开发角度,探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问题。

一、乡村文化: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

农村文化建设从总体水平看远不如城市。不论是文化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文化服务,也不论是整体文化氛围,还是文化产品与文化品牌的丰富性,农村与城市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但如果从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看,许多农村地区未必比城市逊色。由于农村幅员辽阔、文化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村民观念相对落后、文化素质较低等原因,农村文化建设始终无法与经济建设同步。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尤其是导入产业意识,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有望走出一条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路。

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资源,是对人类创造的以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的总称。但若从表现形态和类别特征上看,文化资源则可分为乡村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现代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等。我国乡村文化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如乡村的民风民俗、民间典故、民间曲艺、民间手工艺、民间口传历史、竞技游艺、山寨村野文化、园艺种植、民居建筑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这些乡村文化形态,依存于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与之相应的生活方式(虽然现代文明和时尚文化已渗透到广大乡村,但传统乡村文化仍然有其丰厚的生存土壤),因而主要保存了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各级政府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限于财力物力,目前尚无法在短时间里迅速提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特别是软件建设,更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步完成。鉴于我国各地乡村拥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特别是乡村文化具有的独特性、乡土性特点,若妥善加以利用,可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乡村文化,是源于乡土并依存于乡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性和乡土性,具体而言是存活于乡村田间地头,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它不单是以文字典籍的形式存在,而且以乡村日常生活事象的形式体现,如乡风俚俗、礼仪交往、日常起居、耕耘劳作、邻里关系、婚姻仪式、节庆活动等。因乡村文化总是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相维系,在内容上表达的通常是一种俗文化的内涵,并与传统的宗法观念和家族血亲相联系。乡村文化事实上也就由各种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这使乡村文化具有明显的体现乡村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生活情趣的乡土情结和乡土文化意识。

乡村文化所具有的乡土意识,往往有很强的情感维系力和精神凝聚力,乡里乡亲的故土情结,成为一种具有地域指向性的文化聚合力,乡村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由此产生。“同一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生活于相同的自然条件之中,过着大体相似的经济生活,有着大体相似的生活习惯,沐浴于本地区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行为所造成的特殊感情之中,共同祭祀本地区的守护神,共同祭祀地区的神灵,参与地区性的节日活动,参加地区性的庙会,在同一市场做买卖。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这一切,形成了地域观念和地缘感情,成为地区性行为模式代代传承的心理基础。”①

浓厚的乡土意识决定了乡村文化的乡土性。乡土性实际上是根植于乡村地域的一种文化观念,通过乡村的日常生活事象和乡村民家族意识表现出来。乡村日常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作为乡村日常生活事象,显在地呈现出乡土性;而对家乡故里、乡里乡亲的依恋以及根深蒂固的家族意识,则是潜在地以乡土观念形式表现出乡土性。②许多时候,乡土观念要借助乡村日常生活事象和生产事象来表现,各种日常事象在表现乡土观念中,形成了形形色色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风俗民情。因此,乡土性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一些习俗鲜明、民间艺术形式独特的乡村,往往成为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乡”、“剪纸之乡”等。

乡土性的另一个重要涵义,就是不受现代文化的侵袭和影响,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乡村的文化基因。乡村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特别是我国这样具有古老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度,民族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都与乡村文化密切相连。乡村文化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更多地保留了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中华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的存在。

乡村文化的生存土壤无疑在广大的农村,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乡村文化是与乡村民众日常起居、生产劳作和休闲娱乐紧密融合在一起,民众性就成为其重要特点。这种民众性不仅体现在它是乡村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而且经过一定的加工创造,还能被城市大众所喜爱。民众性还显示了乡村文化不分阶层的特点,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乡村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往往分不清哪些是文化,哪些是生活,二者相互融合而成为乡村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随着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文化越来越多地侵入到村镇乡野,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发生嬗变,乃至消失。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乡村较好地保留了原生态的乡村文化,这些宝贵的资源体现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我们甚至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乡村而不是城市。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固然重要,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单靠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剧院、电影院等,以期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在短期内是难以做到的。而如果对乡村所蕴藏的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一方面有助于延续和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需求。

在福建广大的农村地区,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即便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原生态的乡村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山区相对落后条件下,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还是被保留了下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名列第三,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属于乡村文化。如在福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乡村——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泉州拍胸舞、惠安石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惠安女服饰,还有许多戏剧、戏曲,早先也是源于乡村。在我国设立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乡村文化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乡村文化资源,经过一定的改造、加工和利用,可以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键在于寻找恰当的途径和方式,将乡村文化资源有效地运用于文化建设。

二、产业化:乡村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途径

作为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总是与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甚至就是乡村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原生形态下,乡村文化更多地是以习俗、民风的形式存在,是按照传统习惯自然地在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表现出来,基本上是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相融合的。在某种意义上,这种习俗和民风本身,因其蕴含着一定的精神文化意味,构成了乡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但这种文化生活,显然是自发的、融汇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并不具有独立的文化产品特性和文化消费价值,因而也就不足以满足乡村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况且,原生态的乡村文化,有的因历史原因未能完整保留下来,显得残缺不全;有的则不免杂糅着封建、迷信、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东西,需要改造扬弃。乡村文化本身,并不能天然地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乡村民众提供足够的公共文化服务,或生产适合他们欣赏和消费习惯的文化产品,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但目前在广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应普遍不足,适合乡村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短缺,无法适应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导入产业意识,开发利用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形成适合乡村民众消费需要的文化产品,有助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开发利用乡村文化,关键要改变单纯由政府提供文化产品,或任由乡村文化自生自灭的观念,有意识地导入产业意识,即按照文化市场需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一定市场效应的文化产品。一方面丰富当地农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进行文化消费。乡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得好,还能作为文化产品输入城市,获得更大的市场效益。

乡村文化的产业化有许多路径选择。各地乡村可依据自身文化资源的特色,尤其是自身开发能力等不同情况,选择不同路径。

1、乡村演艺竞赛活动。根据各地乡村民风民俗,适当结合现代表演和竞技规则和元素,组织乡村歌舞曲艺、婚俗礼仪、耕作编织、家禽饲养、体育游戏等表演和竞赛活动,将乡村日常习俗和生产活动提升为一种单纯的演艺和竞赛,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民众文化娱乐生活,开发得好,也可成为城镇居民的观赏项目。比如我国一些乡村举办的斗牛比赛,不像西班牙斗牛士与蛮牛较量那样,以残酷与血腥吸引观众,而是水牛之间的力量和耐力的较量,场面激烈,极具观赏性。每当举行斗牛赛事,附近乡村居民无不云集赛场,气氛热烈,成为村民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对这类赛事进行产业化运作,不仅能提高其层次质量,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乡村旅游开发。改变乡村文化以自然形态存在的状况,就要有意识地去开发和转化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旅游开发,可以在许多方面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既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使乡村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同时还能形成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和文化产品,促进乡村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文化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资源,它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灵魂,人们对乡村的感受,主要是从乡村历史、乡村文化、乡村日常生活和农耕活动中去获得的。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农民意识到乡村文化的价值。福建土楼在申报世界遗产前,当地乡村民众并不把世代居住而缺少现代生活设施的土楼当回事,根本意识不到它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申遗成功后,才逐渐认识到其真正价值,并为此感到自豪,保护和开发的热情很高。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借助旅游者扩大乡村文化在更大范围传播。我国山区和偏远地区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长期以来不为世人所知,这无疑是一种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乡村旅游给人们打开了一道奇特的窗口,这个窗口展示了与现代都市文化不尽相同的乡村文化景象。

3、乡村休闲度假。乡村休闲度假的优势,不仅在于乡村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景色优美,更在于乡村文化所呈现出的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特点,给人以与世无争、恬静自然的亲切感和闲适感。而乡村天然的绿色食品、特色风味美食,以及原生态的、简朴的生活习俗,都能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悠闲氛围。对乡村独特而有历史传统的民间工艺的开发,更可为乡村休闲度假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英国最早提出“绿色假期”概念,这一趋势早在1980年代就流行于欧美各国,日本学者佐藤诚为其下的定义是:“置身于丰富的绿色山林田野间,藉由与人的相会、交流所度过的一段具疗愈能力的时光与体验”。“绿色假期”事实上就是一种乡村休闲度假,这种“结合旅游、居住与职业,亦或兼具工作、居住环境与休闲的乡村生活形态,才是人们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不论是美国所称的‘乡村文艺复兴’亦或英国所称的‘回归田园’,都在显示人类挥别都市、工业、浪费型文明,努力回归自然,追求永续生活质量,支持回归田野生活的核心价值”。③

不论选择什么路径,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关键还在于引入创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而又在自然状态中存在和延续的乡村文化,通常是与乡村日常生活以及农事活动融为一体,而非独立的文化形态。要利用这种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形成文化及其他相关产品,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加工、改造,而创意是这一切的核心。经由好的创意的点化,看似平常的文化资源就会成为具有更高欣赏价值或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对乡村文化我们应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也就是说,不应局限在单纯的文化层面去理解乡村文化,而应将乡村文化看作一切与乡村有关的事物的集合体,即除了狭义的文化形态外,还可包括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资源”。④从这个意义上看待乡村文化,其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就宽广得多。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借助创意去开发这些资源。

创意产业是个无边界的产业,不仅文化产业离不开创意,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都需要创意。包括“三生资源”在内的乡村文化,创意的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激活资源,形成产业。因此,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应充分结合“三生资源”的开发,借助创意,打造产品,开辟广阔的市场。

导入产业意识,开发乡村文化,是一个盘活乡村现存文化资源,创造特色文化产品,既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的途径。这种方式,能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有效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但导入产业意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载体,以及相应的文化资源积累。事实上,文化产业开发的基础在于创意和文化资源,政府应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整理负起责任,通过收集、整理、展示等方式,将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等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妥为保护,为产业的开发提供文化资源。

当然,产业化开发应注意和避免对乡村文化资源破坏性开发和过度使用。在异常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些是无法开发利用的,必须区别对待,加以妥善保护。任何一种文化资源都具有唯一性,特别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失传,就如同一种文化基因的灭失,不可再生。对这类乡村文化资源,不仅不能开发,还要尽可能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切实地抢救和保护起来,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对那些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的乡村文化资源,也要掌握妥善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产业开发必然有利益驱动,难免有一些企业和村民会不惜破坏当地文化资源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导致本地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使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所拥有的乡土味和乡村性被削弱甚至丧失殆尽。比如一些具有旅游价值的古村镇、古民居,可以用于旅游开发,但如果开发过度,导致原始风貌、原生形态遭受严重破坏,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这种以破坏乡村文化资源为代价的开发,无疑必须严格禁止。

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还需要树立整体性观念,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乡村文化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和依托的,一旦脱离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也必然失去其独特的生命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除了不能过度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外,还必须处理好现代文明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对有价值的乡村文化集聚村落,要杜绝和限制现代文明的侵蚀,进行原生态的、整体性的保护。依托于乡村生态环境而存在的乡村文化,是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渐凝结成当地的民风民俗,构成与生态环境相融合、相协调的人文生态系统。

三、乡村文化产业化开发若干案例分析

乡村文化无疑是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一体化和同质化日趋严重,如何维护文化安全,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成为人们共同面对的难题。中国广大乡村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许多尚未受到现代文明的侵袭,其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决定了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在文化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这笔文化财富所能发挥的效应与产生的影响,将是不可限量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妥善地加以保护和利用。

中国乡村文化之所以能较好地保存下来,与许多乡村的相对封闭和欠发达有关。乡村文化是特定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在缺乏现代传播手段的情况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总是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许多很有价值的乡村文化也因此不为世人所知。从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看,任何一种文化,其影响力的产生,都必须有适应当代人接受习惯的传播方式。深藏于偏僻乡村和山区的乡村文化,如不以适当方式进行传播,不以创意进行改造,其潜在的价值就难以实现。也就是说,乡村文化资源本身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方式,以及独具慧眼的选择和创意的点化,加上成功的市场运作,才能成为有市场前景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我国一些地区对乡村文化的开发颇为成功,其经验值得借鉴。

陕西安塞县是个拥有丰富而独特乡村文化资源的地方,当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获得良好的效益。安塞人对乡村特色文化的开发是先从保护做起的。但安塞人并没有停留于单纯的保护,在他们看来,乡村民间文化并非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而是可以通过开发形成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兴文化产业。观念的领先,使他们选择了政府规划、民间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确立了“挖掘古老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开发特色文化,形成产业文化”的思路。

以节庆活动为切入口,扩大乡村文化影响力,是安塞人富有创意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安塞人选取了特色文化资源,有重点地打造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确立了“一大品牌”安塞腰鼓、一张“王牌”陕北民歌,以及剪纸和农民画“两大名牌”。这些重点品牌的确立和打造,除需充分发挥现有民间艺人的作用外,还需要培养一批有较高表演水平的青年农民队伍。为此,他们先后成立民间艺术团和曲艺队,不断提升表演水平,逐渐成为展示安塞民间艺术的主力军,先后参加建国50周年大庆(安塞腰鼓)、无锡全国鼓王大赛以及“柏林亚太周活动”、泰国“中国文化品牌”、新西兰“奥克兰新年灯会”等国内外重大活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安塞人还善于有系统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他们充分利用现有文化品牌,通过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实现文化品牌效应与旅游发展效益的双赢。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只出政策,以政策去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化旅游业。在当地具有标志性建筑之称的“腰鼓楼”以及“黄土风情园”等就是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文化旅游项目。但安塞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已有基础上,力图不断提升民间文化艺术品位,打造品牌的同时,打造民间艺术精华。先前他们曾拍摄过音乐电视片《兰花花》、《三十里铺》以及民歌史诗《信天游》,集中展示了陕北民歌的风采,近年又依托和整合民间艺术团和曲艺队两个艺术团体的演员队伍,投资120万元,精心编创了大型陕北民歌史诗《信天游》,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市场收益颇丰。中央和地方数家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并在陕西省艺术节中,获优秀演出、舞美、导演、音乐、演唱和表演10个单项奖,成为安塞民间艺术乃至陕北文化的大品牌。⑤

从安塞开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突出特色,通过系统化、系列化的产品创新,延伸产业链,形成规模与影响,是开发利用乡村文化资源的有效途径。这其中政府借助公益性文化设施强化特色文化产品的推介,借助节庆赛事扩大文化产品影响和促进文化产品的交易,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政府虽然没有直接介入市场,但却以独特的方式为文化产品的市场培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尤为重要。

在乡村文化资源中,竹编艺术的乡土色彩和民间特点,使之成为一个很有典型性的乡村民间艺术。但并不是有竹林生长的地方都能成为竹编之乡,如何利用这种自然资源和民间编织手艺,特别是如何引入现代创意理念和营销手段,才是决定竹编艺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浙江的嵊州竹编系列产品12大类6000多种。除了一般家用竹编产品,还有许多产品颇具艺术价值,其品位之高,获多项国家奖,备受国内外知名人士赞誉。如竹编《奔马》受到国家领导人的称誉,《沧海还珠》被选作浙江省政府赠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礼品,《山鹰》跻身美国白宫艺术陈列品之列,人物精品《岳飞》在东欧北美荣获盛誉,大型立屏《昭陵六骏》轰动英伦之岛。随着旅游业发展,竹编产品也不断创新,在花色、图案、品种等方面均有突破。美观大方的多种图式花席、枕套、帐帘、门帘、蚊帐、画屏、提包和公文包等,不仅篾薄、条细、柔软,甚至可折叠,携带轻便,颇受中外客商和游客的欢迎。

任何一种文化资源,对于现代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其次在于通过精神内涵、文化元素挖掘和提炼,再借助创意将其运用于现代文化创造。竹编是个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不但不能因为现代工业产品的丰富而任其消失,而且要善于引入现代文化、现代创意进行改造,使之焕发出更灿烂的艺术光彩。

近年东北“二人转”的走红,也是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果。“二人转”是源于东北乡村民间的艺术形式,属于地道的乡村文化。这种存在于乡村民间的艺术,虽然有非常浓厚的乡野气息和乡村风格,但为调剂乡村繁重的劳作和乏味的日常生活,常常加入了许多荤段子而成为“脏口”“二人转”,沦为低俗。但由于它在东北乡村民间的普遍存在和深受喜爱,这一乡村文化资源很快被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东北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

要把东北农民在田间炕头观赏的“二人转”进行产业化改造,必须首先考虑普通观众的喜爱程度。如果仅仅是将原汁原味的“二人转”搬上舞台,恐怕很难获得大多数观众的认可。与京剧一样,虽然“二人转”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吸引现代观众的卖点,但它毕竟产生于农业社会,不论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还是内容,都与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欣赏习惯有一定距离。因此,“二人转”的改造,加入了许多现代艺术元素,如组合进红色歌舞、民间曲艺、杂技、武术、现代歌曲等,而“二人转”只作为一个主要元素贯穿其中。经过改造后的“二人转”,将专业的旦与民间的丑结合起来,创作出《打虎上山》、《白蛇传》等经典剧目,在农村和基层演出,深受欢迎,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改编、加工后的“二人转”不仅能丰富乡村百姓的文化生活,而且逐步发展成为东北的一个知名文化品牌。由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编创的大型传统剧“二人转”《白蛇传》就是一个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曾获吉林省优秀创作奖、最佳编剧、最佳表演和最佳作曲奖。长春市现有“二人转”演出市场越来越红火,且声名远扬,吸引了外省人前来合作,该团的担纲演员赵小龙还受河南电视台邀请赴澳大利亚参加在悉尼歌剧院举办的大型演唱会《梨园飞歌》的表演,使乡村田头的传统民间艺术登上了世界级艺术殿堂。

中国乡村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下乡村文化的产业开发,可为农村提供日益丰富的文化服务,不久的将来,以乡村文化为元素开发的文化产品和打造的文化品牌,将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

注释:

①杨知勇:《宗教、神话、民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②参见张胜冰著:《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③陈赢妲:《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资源》,台湾《能力杂志》,2007年第10期。

④厉无畏:《创意农业需要经营人才》,见搜狐网。

⑤参见《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标签:;  ;  ;  ;  ;  

引入产业意识激活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透视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