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质测绘院 510800
摘要:在地籍管理中,地籍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可以发现每一块土地的基本情况,为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在当前地籍调查中,在调查区域内,通过地籍测量和地籍调查获取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表等调查成果,并编制地形地籍图。因此,需要相应的测量技术。本文介绍了农村地籍测量方法。
关键词:农村地籍调查;地籍测量;解析法;图解勘丈法;航测法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中国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开始深化。为了了解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和所有权情况,掌握农村土地的数据,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农村地籍调查。但由于农村地籍测量工作本身的特点,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数据,不能很好地测量和统计,甚至会出现统计误差,对农村地籍测量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农村地籍调查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和快速的技术辅佐措施,农村地籍调查人员从图表复杂的手薄中解放出来,使农村地籍调查数据更准确。
一、农村地籍调查概述
地籍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调查工作,需要优先考虑与国家规定的法定程序和登记发证部门已有的每个土地宗地的详细的信息。在地籍测量中,地籍测量信息与地籍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直接相关。农村地籍调查,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通过采取适当的测量方法,获取测区范围内每宗地的平面位置、形状、大小、所有权和四致信息,以及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情况、宗地的使用权情况、他项权利状况、土地的批准用途和实际用途,建立图属一致、城乡一体的地籍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获得土地注册和土地所有权证书,实现农村地籍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城乡统一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地籍测量中,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碎步测量两部分,需要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采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边界、形状、位置等,但也计算土地面积,进行地籍图绘制。测绘工作作为测绘工作,必须是土地注册的重要依据,与一般地形不同,具有一定的法律属性。
二、农村地籍测绘中调查图的测绘方法
调查图的测绘工作是农村地籍测量的基础,是农村地籍测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实际的调查图测量方法主要有全解析法、图解法以及航测法。
(一)全解析法
全解析法,采用全站仪内存方法,在外业直接采集界址点、地物点、地形点坐标和高程,外业绘制草图。水平角采用全站仪施测半测回。施测界址点、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200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保证地物点、地形点的精度,应尽量采用多站近测的原则,困难地区增设测站点,采用小棱镜测点以减小棱镜中心到点位的误差距离,每天设站都应进行测站点、定向点检核,并施测一定数量的重合点进行检测,减少不必要的失误。隐蔽地区配以钢尺量距,测定地物地貌要素。当运用全解析法测量地籍地形时,需要使用大量的专业设备,如果技术人员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而不能很好地使用这些工具,造成成图质量不高是不可避免的,并将出现在绘画的过程中效率不高,难以实现地籍图绘制符合地籍测量的要求。
(二)图解堪丈法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距离交点或截距法等几何关系图来确定边界位置点的坐标,并从图中得到边界位置点的坐标。该方法的精度较低,适用于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内部边界点的测量,在边界点精度要求和符合图精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收集在测量领域的控制成果,现有的各种各样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和基本信息,如地图和地籍图。地籍野外检查,修复偏移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籍信息数据。因此,利用数据和修复补偿结果,建立满足土地管理部门的需求和精度可靠的地籍图。坐标测量是指在数字采集的过程中,其精度将是基本的数据,精确的仪器位移,偏转,以及许多其他因素,尽管该区域控制在薄板理论,但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精度限制。
(三)航测法
在目前的土地勘测工作中,航空测量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在地籍测量需要确定站点的位置点的土地,在实际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当附近有明显的特性,可以有效地保证确定点的准确性,隐藏或无法解释的站点图像,利用地面偏移量的确定方法。农村地面上的地物位于明显的线形特征上,通常是这样的农村地物点位置的地物对地面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用在具体的测量方法上的天线和地面测量。具体方法是对第一张航拍照片进行校正、解释、注释和修改、航拍照片后的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点加密和修正,制成一定比例的图片平面图。诠释是地形地籍地图的重要内容,必须具有重要的特征、元素和绘画需要的图像来抵消特征,可以根据明显的特征点,通过交叉法或截距法来弥补。当它越来越广泛使用,它应当由图根控制,和飞机的测试方法或经纬仪测量图的图片,和电影画用于影片的实测图,根据固定的地面目标,在阅读、绘制、修理和测量地物后,重新画出边界线点线后的画图则,将地籍元素和重要的土地物品转移到组装的电影图纸上,完成地籍图的编制。
三、农村地籍调查面临的技术问题
(一)宗地的划分
宗地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凡被权属界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或称为共用宗或混合宗。我国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农村地籍调查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并没有进行,而且农村地籍调查既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又包含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等原因,所以,农村地籍调查要远比城镇地籍调查复杂得多。在农村地籍调查中,宗地划分是一个技术难点问题。宗地划分将牵涉到地籍调查的详细程度,测量界址点的数量,以及经费的计算。
(二)测图比例尺的选择
目前,为了使农村地籍调查所建立的数据库成为土地管理的有力工具,必须完成地籍地图绘制的相应工作。地籍地图制图是地籍测量结束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规模的范围决定了我们管理点的准确性,决定了地籍地图内容的细节,也决定了地籍映射方法和要求。因此,地籍图是地籍测量技术方法的决定性因素。制图尺度的选择与制图综合和野外映射元素的选择以及映射精度的保证有关。因此,讨论规模的选择是有意义的。在地图学中,实际距离(0。LMM x图像尺度分母同为0.1mm的图形被称为尺度的极限精度,图形的长度通常是图的10倍。在农村地籍测量中,城市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和各种尺度地籍图的控制点精度可以作为参考。农村地籍地图的规模可从1:500 ~ 1:5000范围内选取。由于农村地籍测量主要解决所有权纠纷、所有权争议决定站点的准确性,只要站点一旦确定,地籍图绘制的精度确定刻度范围,所以选择特定的规模将取决于该地区的土地纠纷的最小距离。
结论
在我国农村地籍调查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地籍调查的测量方案进行探讨。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农村地籍测量需要注意图的测绘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测量方法,保证地籍调查可以符合实际情况,也能够符合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泉根.在农村村庄地籍调查中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J].现代测绘,2012,35(5):51-53.
[2]万兵,李卓琼,马春萍.关于农村地籍测量方案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6):211-212+215.
[3]林娟.我国农村地籍测量方法调查研究——以新疆疏勒县洋大曼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199-18200.
论文作者:张春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测量论文; 农村论文; 地籍图论文; 土地论文; 地物论文; 精度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