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在生物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论文_张咏红

手势在生物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论文_张咏红

摘要:手势是最重要的人体语言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准确适度的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教师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生物教学中,手势的应用较为广泛,教师如果能合理、巧妙地加以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手势;生物教学;应用

有经验的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不但经常利用挂图、标本、幻灯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正确而迅速地获取新的知识,而且善于运用手势,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试就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手势所起的作用作以下初步探讨:

一、手势是信息传递和交换的一种手段

从信息论观点看,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运用手势,也是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美国著名古人类学家哈默博士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虽然早在6万年前地球上就出了人类,但是人类仅在4万年前才开始有语言能力。这就是说,人类在尚未创造出语言前的一段漫长时间内,手势是一种主要的信息传递工具。人类学家对残存的原始部落交往方式的考察也表明,使用语言和声音的听觉方式往往只局限于一个领域狭小的社会里,而使用视觉方式,手势和表情体态则存在于占有广大空间的部落里。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波须曼人是以狩猎和采集植物为生的原始部落。他们在狩猎地结伴而行。谈笑风生,但在看到野兽或发展兽踪时就改用象征该动物是最显著特征的手势交换意见。例如遇见一头捻角羚就两手高举,曲四指而食热量伸直。如果发现的是一只灰兔,则食指和中指竖成V字形,其他三指相触成锥状。波须曼人使用的几十种简明而形象的手势,可以说,反映了远古人类是怎样传递和交换信息。那么,在当今信息社会里,教师又如何有目的有选择地运用手势,在生物课中恰到好处地进行教学呢?

二、手势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表明,在生物课上教师的两只手十个指头,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空间位置上作不同的姿态和动作。这些姿态或动作可以表示某些生物的形态和某些部位的基本结构,也可以表示某些生理过程,从而给学生以可见可及的真切感。

1. 表示生物的形态。初中生物学对植物茎的形态作了如下闸述:茎具有节和节间,同时着了叶和芽。在讲授时,教师可作如下手势:先用前臂代表茎,腕关节和肘关节表示茎上的节,两关节之前的部位为节间。再把两臂靠在一起,其中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而外展,表示着生在节上的叶;左手五指相触成锥状,紧靠右手掌上,则表示着生在叶腋里的芽。在讲授神经系统有关神经元内容时,教师可伸出整个手臂,掌心而向学生,五指张开,表示一个神经元。手指为短而分枝多的树突,手臂为长而分枝少的轴突,手掌则为神经元细胞体。如果用粉笔在掌心上画一白点示神经元的细胞核,就更形象生动、意趣盎然。此外,教师可双手合掌,手背鼓起,表示河蚌的两片石灰质贝壳,掌端和指端又表示河蚌的身体前园后尖。教师还可以曲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用拇指和食指相捏成倒钩状,表示猛禽类的喙强大如钩。

2. 表示生物的结构。例如,在讲授关节的构造时,教师可用左手握成拳头,右手指头张成辐射凹状并让其指端包绕碰触左手的拳头。这样,两前臂表示有关节联系的相邻两骨,左手拳头表示凸形或球形的关节头,右手掌表示凹形的关节窝,右手手指则表示附着在关节面周缘并包绕整个关节的关节囊,两手拳头与手掌之间的空隙则示关节腔。

3. 表示生理过程。在讲授“细胞有丝分裂”中有关动物细胞纺锤丝的形成时,教师可用双手各自握掌代表动物细胞内的两组中心粒,然后各自松拳,五指缓缓张开,表示每组中心粒发出放射状细丝。这时,手指就表示这些细丝,即星射线。然后用双手同名的手指相接触成梭状结构,表示纺锤体,说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的产生是由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构成的,同名相接的手指则代表纺锤丝。在讲授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合时,教师可张开五指,双手合掌,使同名的手指两两成对。这样,五对手指分别表示五对同源染色体,说明这些染色体相配成对的现象即为联合。

三、运用手势的作用

现在教学论十分重视直观形象的作用。手势作为生物教学中一种委之有效的形象教学手段,已经受到教师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手势,不仅可以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使他们通过视觉方式获得更多的形象信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学生跟着教师比比划划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1. 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手势,首先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有刺激存在时,一般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手势就是一种生动的刺激。例如在讲授生物进化证据中的马的进化时,我们运用如下手势:先曲拇指而伸出四指表示始祖马的前趾肢着地。接着曲小指表示三趾马另一趾退化,仅三指着地。然后微屈食指和无名指,表示以后的三趾马中趾越来越发达,其他两趾逐渐退化。最后完全曲食指和无名指,表示现代马中趾发达,是唯一着地的趾,其他两趾完全退化。用这样的手势演示,一反过去演示挂图、模型的单调呆板而富于形象地表现生物进化的动态特征,就不知不觉地吸引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其次,手势能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生物学一门必修课,是为培养合格小学自然教师服务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联系小学自然课有关内容运用手势,把既定的教学目的变为学生自觉的学习目的,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例如,在讲授循环系统时,我们向学生指出小学五年制自然第四册有《人的血液循环》一课,其中有关血管种类和颁布的知识可用手势向儿童演示。教师平伸双臂,两手指张开相触成网状结构,这样,左右两臂表示相伴而行的动脉和静脉,相连接的手指则表示位于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由于这种简便实用的手势可满足学生今后教学上的需要,因此,连个别上课分心的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并主动跟教师学做手势。

2. 提高记忆力。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和逐步积累的过程,这离不开记忆。有经验的教师常利用手势来帮助学生记忆。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有关一年月份有关大小内容时,就这样运用手势:教师左手握拳并向学生指出,手指要的关节处突出的是大月,两关节间凹陷的是小月。从食指的突出依次数到七月份,然后回头再数八至十二月份,从而帮助学生记住一年月份的大小。在讲授中师生物学有关传粉作用时教师也可利用执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师伸出右手,五指竖直向上,使拇指在中间,其他四指围在外边,向学生指出,这样的手势表示一朵花的花蕊。拇指为雌蕊,指端为柱头,其他四指为雄蕊。先让四指指端沾染一些粉笔粉,表示花药内生花粉。然后将粉笔粉弹落到拇指指端,表示自花传粉,即一朵花的花粉散落到同一种花的柱头上。同样,教师让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指端沾染粉笔粉而弹落到右手拇指指端,则表示一朵花的花粉传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异花传粉现象。实验表明,学生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较为深刻。对形象的回忆是记忆的一种基本表现。例如,在讲减授数分裂时,教师根据挂图讲解什么是同源染色体,学生对此反应平平,有抽象之感,获得的记忆容易失掉。教师如果换个角度,借用手势向学生指出:“现在让我们用左右手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5个染色体,那么,哪些手指可以相配成对,为什么?”这时,课堂的气氛就会振作起来,学生的思想呈活跃状态。他们用于指模拟不同起源的染色体并对其形态、结构和机能作认真观察比较,从中不难得出同源染色体的正确概念。即使日后遗忘自己用手比比划划,回忆曾经做过的手势,失落的知识片段也随时能从脑海浮现上来。

3.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手势往往不拘于形式而重在神似,意在表现生物体某些形态、结构和生理上对应的形象。实际上,这样的手势已经是在人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概括了新形象,有助于人们从理性高度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在讲授花的组成中有关雌雄的结构时,笔者的提问和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可实录如下:

教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在中学时学的有关花的知识,说说雌蕊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

教师:其实,雌蕊是一种变态叶。我的手表示一片变态叶,手背指根关节突出处为叶片中脉,手指端和腕关节处的掌端为中脉两侧的叶缘,它组成一个雌蕊。请想一想,手势的哪些部位表示雌蕊的三个组成部分?(教师拇指竖起,其他四指向手掌围拢成一个空心球状,边讲边做手势,启发学生想象。)

学生:(学生边学教师做手势边想象。其想象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一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迅速回答。)拇指指端表示柱头,拇指表示花柱,其他四指和手掌组成状球结构表示子房。

教师:对。组成雌蕊的变态叶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心皮。心皮两侧边缘的缝叫腹缝,心皮背面的中脉叫背缝。雄蕊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心皮组成。

学生:心皮里面有胚珠。(有的学生创造性地把橡皮擦包在掌心,补充回答)。

从以上的师生回答中,可见运用手势,可把抽象的概念铸入可见可及的形象中,促进了学生形象思想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746010)

论文作者:张咏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手势在生物教学中的灵活应用论文_张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