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艺术社团的发展策略
孟令俊
摘 要 通过对山东省内部分高校团委老师、艺术社团指导老师、社团成员等的调研以及社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分析,笔者发现,新媒体时代高校艺术社团的网络化、多元化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但其发展还面临着活动层次低、宣传平台内容与形式单一、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利用新媒体手段创新艺术社团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高等教育课题。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艺术;社团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9年高校新媒体观察报告》,目前高校大学生已经进入数字生活时代。作为最具活力的学生组织,高校艺术社团更要以积极的姿态努力拥抱新媒体。笔者以山东地区高校为例,调研高校艺术社团的发展现状,针对部分高校艺术社团学生干部及一般成员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98.3%。问卷发放选择了济南、青岛、临沂、潍坊等地的艺术类院校和普通高等文、理科院校的大一到大四的多个专业。笔者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艺术社团的创新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 新媒体时代高校艺术社团发展的新特征
新媒体为高校艺术社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高校艺术社团的宣传、交流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机遇,艺术社团的网络化、多元化和开放性进一步增强。
1)高校艺术社团交流互动的网络化。新媒体进一步强化了高校艺术社团成员的黏性,为高校艺术社团成员、社团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除了日常活动的交流,目前绝大多数艺术社团都有专属的交流QQ群或微信群,社团成员之间通过微信、微博、微信群或者QQ群等联系工作、交流感情。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艺术社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抗原模拟表位预测结果:HLA_Bind和SYFPEITHI程序对MLAA-22 MHC Ⅰ及MHC Ⅱ限制性抗原肽预测结果如下:HLA Peptide Binding Predictions 程序对MLAA-22MHC-I限制性抗原9肽预测结果(表1)。
2)高校艺术社团宣传渠道的多元化。调研发现,有82%的艺术社团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贴吧等,并设有专门的新媒体部门和人员负责社团新媒体账号的运营维护和日常更新。社团纳新、日常活动等都会通过校网站、社团联合会、院系网站以及社团自身的公众号或微博进行宣传。
笔者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走访济南地区相关高校团委老师、相关指导老师、社团负责人等,以座谈会、访谈、在线问答等形式,同时研究分析了大量省内高校微信、微博、空间等新媒体平台内容。笔者发现,当前高校艺术社团主要存在活动层次低、宣传平台内容与形式单一、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图1 高校艺术社团日常的交流方式
图2 高校艺术社团新媒体平台建设
1)社团活动层次低,专业性与创新性不足。高校艺术社团的活动本身具有一定专业性,但因为社团成员并非都来自相关专业,专业素养上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社团活动的深入和创新。同时,高校艺术社团的发展大多以自我成长和自我服务为主,校内不同社团之间的合作,甚至与校外社团和社会机构的合作相对数量较少,在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促进和发展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新媒体时代高校艺术社团发展的问题
式(13)中:T0y为沿箱梁高度方向分布的温度差,单位:℃;T0x为沿箱梁宽度方向分布的温度差,单位:℃;y,x为受热面和计算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单位:m;Cx、Cy均为指数系数,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与所在部位,结合计算时刻等因素选定。
3)高校艺术社团发展方式的开放性。新媒体进一步提升了高校艺术社团的影响力,各大高校艺术社团的日常活动的联合开展和线下交流沟通都变得越来越便利。高校艺术社团也逐渐呈现出跨校活动增多、与社会联系增多的发展趋势。例如以汉服社团为例,汉服类艺术社团是伴随着近几年汉服的流行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社团,济南地区的山东管理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就经常联合开展一些汉服走秀、汉服文化节等活动。
此模块实现教师信息的管理功能,此模块包括查询、新增、更新教师信息等功能操作。教师信息包含教师编号、教师姓名、学历、参加工作时间、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所属系部、专业领域、科研情况等相关信息。
2)社团宣传平台形式和内容单一,新媒体手段利用不足。目前很多高校艺术社团还没有意识到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的重要性,仍有不少社团还没有新媒体宣传平台,绝大多数社团的新媒体平台信息匆忙上马,没有专人维护,内容以常规性的活动为主,信息的定期更新和维护不足。关于社团章程、社团制度、社团文化及理念等相关的内容则很少。
3)社团管理不够规范,后续发展机制和指导不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管理任务重、人手少,艺术专业教师的有效参与较少、社团干部的培养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在走访济南市一些高校时,笔者发现不少高校团委负责的老师仅有2~3名,仅日常工作的开展都十分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管理社团。此外,也有不少多个社团挂在同一指导老师名下的情况,指导老师对社团的指导仅仅是义务上的参与,没有相应的课时奖励或相关指导费用,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社团的积极性不高。
3 新媒体时代高校艺术社团创新发展的机制与策略
1)强化指导参与机制,促进专业化发展。一是建立适当的奖励评价机制。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要普遍推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艺术社团作为高校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之一,应当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第一,一方面鼓励艺术专业老师参与社团的指导监督。鼓励教师将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将科学研究与社团建设相结合等。针对艺术社团活动质量层次较低的问题,可以尝试将艺术类社团开展活动与公共艺术课程结合起来,对指导艺术社团的专业教师进行奖励,指导艺术社团也可以纳入课时量进行考核[2]。另一方面建立对社团成员和社团干部的考评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成员及社团干部进行予以综合测评分或者适度的物质奖励,提高社团成员工作的热情。第二,强化线上指导和线下活动相结合。新媒体时代,给艺术社团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对社团活动进行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和及时反馈,社团成员之间通过在线的趣味活动或者共同关注的兴趣类话题也可以很好地凝聚在一起。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媒体时代把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做活做实,必须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手段,促进艺术社团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
2)完善培训提升机制,促进规范化发展。新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高校艺术社团的影响力,也对艺术社团成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完善社团的培训提升机制。一方面,强化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社团成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媒介素养培训,提升社团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等相关的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确保社团新媒体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加强对社团新媒体平台的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违法规或者与社会道德相悖的信息,同时也要谨防艺术社团发展过程中的过度商业化趋势,面临不断的消费升级,许多商家看到了大学生的消费潜力,也有个别变相利用社团宣传其商品和服务的现象,对此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3)孔隙压力场的非对称性分布与水平应力比对裂隙扩展方向的影响存在竞争关系;孔隙压力对煤体破坏类型影响不大,水平地应力比则是主控因素。
3)建立引导合作机制,促进社会化发展。一是加强艺术社团的校内合作和跨校合作。积极促进校内社团联合开展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一些社团设备有限,场地小,资金紧张的问题,提升活动质量。同时,不同类型的高校艺术社团之间可以跨校联合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活动交流探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二是努力寻求社会合作。在社会合作方面,有的高校艺术社团已经探索出了相对成熟的模式。例如山东大学的茶文化协会与山大传统文化体验基地及校外茶社有密切合作。山东艺术学院的新浪潮FM是一个大学生原创广播电台,不但在学校内拥有大量的粉丝,还在喜马拉雅FM、企鹅FM、懒人听书、蜻蜓FM、荔枝FM等平台上都有固定专辑,订阅用户分布到山东、北京、广东、河北、浙江、江苏等多个地区。
4)打造扶持重点社团,促进品牌化发展。一是做大做强艺术社团品牌。高校应着力扶持一些特色艺术社团,打造艺术社团文化的亮点品牌。山东农业大学高度重视社团文化建设,该校文化艺术协会入选2018年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协会不仅举办对内的书画展、对外的诗词交流活动,更注重鼓励学员参加专业比赛,不断建设完善学术研究、艺术咨询等,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桥梁。二是做实做活新媒体宣传平台。采取多途径多渠道的方式来宣传推广社团品牌,能够有效地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增加社团间相互交流、保证社团品牌质量的优良[3]。高校应加强以社团网站、社团公众号、社团微博为主的社团官方账号,打造新媒体全网传播矩阵。同时,鼓励有条件的艺术社团自主创办多样化新媒体平台等,并建立官方账号和艺术社团账号的链接。在宣传内容上综合运用图片、漫画、视频、H5、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出校园话题,引导师生参与,也可与其他高校艺术社团联合推出一些话题或者策划活动,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周婷婷.论高校艺术社团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J].当代音乐,2017(13):33-34.
[2]陈尉.普通高等院校艺术类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J].艺术教育,2017(8):156-157.
[3]周科.高校艺术社团的品牌建设研究[J].设计教学与实践,2017(6):119-120.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8-0035-03
基金项目: 本文是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专项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BYA2017002)。
作者简介: 孟令俊,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
标签:新媒体论文; 高校艺术论文; 社团论文; 山东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