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甘雷洋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610036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日四病区的100例在院患者,对他们的睡眠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形式主要包括入睡困难、间断睡眠、早醒、未醒、睡眠过度几个方面。结论 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现象比较常见,医护人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加强治疗和护理,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和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206-01

睡眠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失眠、嗜睡、睡眠异常等,最常见的症状为睡眠减少。当前,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睡眠障碍,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比较丰富,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噪音、室内温度和湿度不适宜等,而形成睡眠障碍,既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使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影响了患者的痊愈。因此应该加强精神科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管理。

1临床治疗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日四病区内在院治疗的患者100例。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对2016年 8 月 20日我院五病区共100 例住院患者 24 小时内的睡眠状况进行统计,资料来源于护理人员及患者的主诉。

1.2.2 将睡眠障碍划分为 5 种形式: Ⅰ入睡困难( 夜间卧床 2 小时后才能入睡);Ⅱ间断睡眠( 夜间入睡期间醒 3 次以上,醒后半小时才能入睡);Ⅲ早醒( 早上 3 点以前醒后不能入睡);Ⅳ未眠( 24 小时总睡眠不足 2 小时);Ⅴ睡眠过度( 24小时睡眠时间大于 14 小时) 。符合多种睡眠障碍患者重复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100例住院患者中有55人次存在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具体各类睡眠障碍分布比例见表 1。

2.2原因分析

2.2.1 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各种精神症状如兴奋躁动,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兴奋躁动的患者情绪高涨,意志活动增强,精力充肺,夜眠差;抑郁症患者常常早醒,情绪低落,容易发生自伤自杀的危险;有幻听患者经常与幻听的对象对话,难以人睡;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害怕自己和家人被别人迫害而不能人睡;老年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觉,也就是睡眠规律颠倒的现象。如果患者彻夜不眠,则预示着病情的加重,因此,睡眠障碍与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系。临床观察,新入院和入院不久的患者其精神症状仍以明显兴奋,焦虑,被害,紧张,恐惧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待精神症状控制后,睡眠障碍有明显的改善。

2.2.2 环境的影响

从调查统计中发现,对于入睡困难及早醒的患者床铺多靠近病区的走廊或灯光光线较强的地方。同时,间断睡眠的患者醒来时间多集中在下半夜,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到,患者夜间醒来除需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外,大多是由于患者吵闹、工作人员巡视病房等原因所引起。对于失眠的几例患者本人认为与新入院不熟悉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

2.2.3心理因素的影响

新人院的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持续在喊闹中;有些患者缺作乏自知力,否认有病,当发现与其共室者为精神病患者,表现为恐慌担忧,害怕被别人伤害而不能人睡;有些患者因为被其他患者吵闹或换了新环境而不能人睡;有些患者因即将出院,因怕出院后受到歧视,心理活动复杂,担心工作,学习,家庭,而不能入睡,导致失眠。

2.2.4药物的影响

药物治疗是精神科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睡眠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 氯丙嗪、氯氮平等传统的抗精神病药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患者服用后表现过度镇静,降低了患者参加活动的能力及质量,出现睡眠过度[1]。相反,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出现焦虑、坐立不安等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2.3护理对策

2.3.1对症处理消除疼痛或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出现失眠时应了解是否有躯体不适,是否因疼痛或药物不良反应所致,要早发现,早治疗。控制精神症状:如果失眠是由于兴奋、忧郁、紧张、焦虑、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所致,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可在加强精神病治疗的同时给抗失眠药物,如临床较常用的阿普哩仑、艾司哩仑或佐匹克隆等。早醒、时睡时醒、彻夜不眠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硝西伴、地西伴等针剂。[2]

2.3.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安全是精神科病房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人员应随时做好安全检查,病区里杜绝一切危险物品,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病区里要保持安静,减少噪音,重点病房与普通病房要分开管理,建立患者作息,探视等制度。工作人员夜间巡视和执行操作时要做到“四轻”,要创造安静,安全,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不仅有利于患者的睡眠[2],也是保证患者睡眠的先决条件。

2.3.3心理护理

新人院患者常常以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为主,出现人睡困难,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因素,使其有安全感;恢复期的患者怕出院后由于社会偏见,家人歧视,担心疾病复发而出现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鼓励患者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上午可以组织患者唱歌、跳舞、打球、下棋、做操、看书刊、欣赏字画,组织工休座谈会等娱乐活动,以丰富精神生活;中午督促患者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下午组织患者做卫生,做手工等工疗活动;晚饭后慢步、听音乐或者打扑克牌等;睡前避免看刺激性的电视、避免长时间交谈,不喝刺激性饮料和浓茶。对睡眠间断,早醒的患者,鼓励患者参加适当的活动和运动,减少白天的卧床和睡眠时间。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不睡懒觉,避免白天睡多晚上人睡困难而加剧焦虑或抑郁情绪。

2.3.5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

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认识自己的病情,且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及药物的相关知识,并介绍相似疾病的成功实例,还有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不良清绪的影响,从而减少住院治疗的周期。

3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分析患者的睡眠障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不断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在确定存在睡眠障碍因素后,护理人员要帮助他们找到睡眠障碍的原因,做好睡眠监测,采取适当的临床护理,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路霞,张卫琴,朱玉娟. 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16-17+25.

[2]梁国英,苏爱花,关影. 住院精神科患者490例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4:3450.

论文作者:甘雷洋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精神科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论文_甘雷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