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失衡的原因与性质_经济论文

当前经济失衡的原因与性质_经济论文

当前经济失衡的成因与性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性质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90年代之前,主要表现为“短缺经济”,对此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分析;但90年代之后,尤其是自1993年开始的“软着陆”以来,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所谓“过剩经济”。对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政策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本文认为,无论是短缺,还是过剩,都是经济失衡的某种表现形式,而要分析其成因与性质,只有抓住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矛盾关系——供给与需求的辩证关系这一核心,结合当时具体经济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较全面深入的分析结论和相应的政策主张。

一、正确理解供求辩证关系是分析经济失衡的关键

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有一个关于经济增长的著名定义,他认为经济增长是“不断扩大地供应它的居民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商品的生产能力有着长期的提高,而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建筑在先进技术基础上,并且进行先进技术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在任何时候增长不仅仅是整体(总量)上的变动,还应包括结构的转变,这种增长的冲动是由重大技术创新带来的”。

这一定义对于经济失衡具有较强的分析意义,它准确地抓住了经济运行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供给与需求。正是二者的动态协调运动构成经济增长,而经济失衡正是二者关系失衡的结果。从这一定义可看出,供求关系的内容是复杂的,不同于一般理解的供求数量均衡。

1.从供给方面看,该定义强调供给能力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本质内容。但这里的供给能力并不仅仅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概念;而是指一种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供给能力的提高,取决于结构、技术、制度以至意识形态等诸方面因素,从长期看,它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结构变动,并集中体现在某些关键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就目前我国工业化阶段而言,供给能力主要体现在机电部门的发达程度上。

2.从需求方面看,该定义强调满足需求是经济增长最终动力及目的。但这里有必要区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满足前者无疑是经济增长目的,而对于后者,则需进一步区分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就长期而言,投资是作为经济增长手段,换言之,是作为提高供给能力手段——这可称之为投资的供给效应;就短期而言,投资与消费共同构成国内总需求,因而满足投资需求也是经济目的之一——这可称之为投资需求效应。由此可见,只有投资供给效应才是投资目的所在,而投资需求效应并非投资目的。

3.在二者关系上,该定义强调供求关系主要是供给能力与需求变化的相互适应关系,而非简单的二者数量均衡关系。

二、我国当前经济失衡的成因与性质

在我国,无论是“短缺经济”,还是“过剩经济”,虽都表现为供求数量上的失衡,但其背后都隐藏着深层的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由此而导致供求协调关系受到破坏。

众所周知,在建国以来的经济运行中,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明显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不断地破坏着供求协调关系,形成经济失衡。因为追求高速度增长,极易导致依靠投资需求效应来刺激(拉动)经济增长,而忽略依靠投资供给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这往往是需要在相对较长时期内体现)。而投资按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可分为土建投资和机电设备投资两大部分,前者对经济增长的需求效应明显而供给效应不明显,后者对经济的供给效应明显而需求效应不明显。因此,追求高速度增长必然选择偏向土建投资的投资结构。长此以往,这种投资结构不利于供给能力的提高,或者说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出结构高度化。

不仅如此,上述投资结构还有一种自我维持、自我加强的自稳定机制。因为土建投资主要消耗能源、原材料部门产品,而能源、原材料部门的投资又主要是土建投资部分,在我国其中少量的设备投资又主要通过进口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机电部门没有能力供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基础工业的自我循环,而由于产业技术低下造成的经济增长中的高物耗又加强了这一自我循环;与此类似,设备投资主要消耗机电部门产品,而机电部门的投资又主要是设备投资部分,长期偏重于土建投资必将造成机电部门自我萎缩,而机电部门正是我国目前生产力的主要代表部门。

这两个自我循环相互加强,从而严重影响长期供给能力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如果想维持不断的高速增长,只能仍然借助于投资需求效应和上述两个自我循环,从而形成一种需求依赖型的经济增长。

事实表明,我国建国后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需求依赖型经济增长特征。那么,这种经济增长与经济中的短缺或过剩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在9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短缺经济”。在当时的体制环境下,企业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与“投资饥渴症”,企业与政府共同构成投资需求扩张主体。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表现在由需求依赖造成的低供给能力和高物耗的矛盾上,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源约束问题,即短缺问题。

90年代之后,尤其是1993年“软着陆”以后,我国经济运行一反短缺之故态,表现为“过剩经济”。这种由短缺到过剩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行为的变化。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与“投资饥渴症”逐渐消失,基本上不再是投资扩张的微观主体,这就造成了投资需求的萎缩,而由于企业长期生存于过去需求扩张环境中,缺乏技术进步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暂时不具备进行设备投资以增强供给能力的意愿和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投资的萎缩。由于投资的萎缩使企业失去了过去赖以生存的投资扩张的宏观环境,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这种状况与此前利用投资需求效应刺激产生的大量产品供给相对照,则产生了所谓的“过剩经济”。当然,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过剩经济”的到来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并非根本作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短缺”,还是“过剩”,在我国都有其特殊成因:需求依赖型经济增长1993年以来,企业虽然不再成为投资扩张的主体,但仍依赖于投资扩张的宏观环境,仍然有需求依赖性。从性质上说,目前的过剩状态是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协调的结果。企业投资自我约束加强是改革成果,而投资能力不足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到位的结果。

三、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讨论,对如何走出当前过剩经济,有如下建议:

1.在政策内容上,应从扩张投资需求转到提高供给能力上来,为此,应走出靠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误区,转而靠设备投资、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

2.在经济主体上,应把重点放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进步主体,从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角度进行投资,提高适应市场能力,摆脱需求依赖特征。如果只靠政府扩张需求,刺激经济,其效果必然有限。

标签:;  ;  ;  ;  ;  

当前经济失衡的原因与性质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