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坤
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结合监理行业特点和BIM技术优势,分析提出了工程监理组织、监理全寿命周期工作流程及监理BIM应用研究。工程监理行业应广泛结合BIM技术,加深其在项目监理机构的运用,为工程监理增值。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监理;全寿命周期;管控
一、BIM技术应用点
1.1BIM三维建模
该项目BIM模型包括设计模型、施工模型、竣工模型和运维模型4个部分。首先,设计方根据设计理念进行BIM三维建模,同时将BIM模型按专业分为建筑模型、结构模型和机电模型;施工方收到设计方交付的BIM模型后,依据现场施工需求继续对模型进行深化形成施工模型;同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不断整合钢结构、外幕墙、外总体、装饰、医疗设施等其他专业模型,在工程竣工时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实际工程情况相一致的竣工模型。最后根据运维系统开发的要求,在竣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运维模型的创建,经评估符合要求后交付运维系统开发。
1.2施工阶段基于BIM模型的应用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价值正是基于BIM模型的应用,该项目进行了碰撞检测、模拟施工及施工进度展示等方面的BIM模型应用。
1.3BIM协同平台
项目施工过程中参与方众多,人员构成也较为复杂,项目过程中各方的协同作业极为重要,可以大大减少因为项目各方沟通不畅带来的问题。该项目在施工阶段开发使用了BIM协同平台,旨在让业主、施工、监理各方很好地协同参与,以快速有效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协同平台主要包括模型视图、进度视图、质安检查三个主要模块。施工方将整合好的BIM模型通过数据转换上传至BIM协同平台,并根据工程进度不断更新模型内容,以便各参与方依据模型把控现场施工情况。
在模型视图模块中可看到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幕墙等各个专业的BIM模型。每个专业模型可按楼层进行查看,每一层的模型又可按建筑的结构分类进行查看,各参与方能较方便、细致地查看整个三维建筑的各个细节。因此模型视图模块给各参与方了解整个建筑及其细节情况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是对平面图纸不直观的有效互补。进度视图模块中导入了整个项目总进度计划,各参与方可看到每一项任务具体开始和结束时间,在项目关键进度节点上可展示该进度节点需完成内容的三维展示。各方可以通过进度视图中的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并分析项目进度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而有效掌控整个项目的进度。
质安检查模块主要用于现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工作,检查人员可将问题以图钉的方式标注在模型当中,并做相应的文字和图片描述,同时发送给相关责任人。责任方及其他相关人员会收到消息提醒,并根据在平台中看到的问题及时进行问题消项。此质安检查模块的使用是建设监理的重点,将在下文监理实施应用BIM协同平台的部分详细介绍。
1.4基于BIM的运维管理系统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能解决传统模式下建筑信息继承性差的问题,且大大提升建筑运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建筑的运维更高效、便捷。因此如何改变传统的建筑运维模式,并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运维管理系统是目前业界研究的热点。该项目对医院运维管理的重点进行了分析,以BIM技术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及智能化系统的结合为主要切入点,进行了医院运维管理系统的开发。
二、工程监理BIM应用研究
2.1应用BIM模型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在建筑方案与结构设计阶段.结构尺寸对功能或美观效果的影响使用,一般在CAD的2D图纸中难以发现。监理方在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的同时.应具备提早发现图纸中的摯砺┡鋈?并协调进行修改的预控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某项目梯段净高不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在CAD平面图中,楼层梁与楼梯梯段在不同的图纸中.无法直观地判断楼层梁至梯段的垂直距离是否满足要求。因此,一旦存在图纸失误极易造成后期的返工。监理方为业主做好增值服务工作,建立监理方的BIM模型.通过浏览模型事先发现问题,通过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核定,并最终进行了相应修改。
2.2应用BlM有效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
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质量通病的发生,对监理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是一种考验。钢筋分项工程中多条梁交叉部位钢筋安装完成后标高很难控制.控制不力将造成面筋割除、保护层厚度不足漏筋等棘手的质量问题。监理通过应用BIM技术对多条交叉梁节点进行预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及图集要求对每条梁筋进行排布,重点对安装完成面标高进行模拟分析,向各参建方提出相应的技术咨询建议,如部分梁筋需要提前进行预弯等。虽然目前基于Revit的BIM技术对构件级的建模尚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不失为提高监理服务质量的一项突破。
2.3应用BIM对特殊节点进行质量控制
利用BIM的3D模型,监理方可对复杂节点和关键技术进行模拟,对施工方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检查。根据BIM提供的可视化的思路,将以往平面构件形成一种3D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技术工人面前,并且实现按步骤组装的讲解提出质量控制关键点和技术要求.可大大减轻监理事中控制的工作量帮助施工方一起保质保量地完成特殊节点的质量控制工作。如某项目屋顶的天窗由日本设计师设计.数量多达27处,大小不一、节点连接复杂,为非标构件。监理方利用BIM建模过程熟悉图纸,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并在过程中对照模型进行检查督促,有效地促进了该复杂节点及相应关键技术的按图实施,得到了外方设计师的好评。
2.4应用BlM辅助监理的现场验收
施工过程中监理方对关键控制工序的过程及最终验收,在质量控制工作中所占比例较大。专业监理工程师辅助采用BIM技术.在建模过程中熟悉设计图纸明确控制要点:在图纸会审与监理交底过程中,通过与施工技术人员沟通,更加直观地明确了验收要求:现场验收过程中,借助相应的平行检测仪器对照经过审查的BIM模型,可以有效地辅助验收工作,存在较严重问题则开具包含BIM内容的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督促整改,提高了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效减少了后期的沟通工作。如幕墙施工托板安装验收,通过平面图纸难以正确地理解其结构构造;加之监理行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图纸的把握能力尚有待提高。利用BIM360导入iPad,则能通过BIM模型进行对照验收节点是否安装正确。监理人员利用导入的模型.配合使用激光测距仪对风管安装楼层净高进行监理独立复核。
2.5应用BlM技术对机电管线进行优化
笔者在监理的某项目的楼层内喷淋管线的BIM建模过程中发现,支管走向与框架梁垂直,喷淋管线需要不断地在梁下设置上翻下翻,建模及实际施工时工作量非常大。结合类似项目的经验,监理建议改变喷淋管线走向为纵向布置,重新建模提交各方进行论证并最终被业主和设计采用。这一改变调整了相应的施工蓝图,在实际施工中节省了施工周期与成本,为工程按时验收和投入使用提供了重要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语
在上述工程监理工作中基于BIM技术的阶段性应用的探索,主要侧重于质量控制及协同管理。可以肯定的是,监理方通过将BIM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理的工作质量,进而整体提高项目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对进度和投资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BIM为监理工作能做的事情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开发,真正把B1M技术融入当前的监理工作当中,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推广,也需要监理从业人员不断开拓创新,真正愿意接受新技术带来的自我革命。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监理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过俊.BIM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J].建筑技艺,201l(1).
[2]程建华,王辉.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施工技术,2013(8).
[3]王婷,肖莉萍.国内外BIM标准综述与探讨[J].建筑经济.2014(5).
论文作者:周建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节点论文; 进度论文; 图纸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