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创造愉悦的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从而树立了自信心。教师与学生间的融洽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转变策略,在互动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育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2-01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降低,甚至发展为害怕上体育课。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创造愉悦的气氛,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从而树立了自信心。
1.多方激励,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升入高中后,都有一种新鲜感,在各方面都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高中的体育课是怎么样的,苦不苦,有趣不有趣,这些都是他们关注的。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怕学生不听话,第一堂课总是扳着脸讲体育课的规矩,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学生听了高中的体育课不过就是多年来“领教”过的东西,心理上就有了抵触情绪,这样要想培养体育兴趣是困难的。针对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在高中体育教育起始中,想方设法使学生对体育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意义是深远的。
1.1名人激励。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明星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绩以及轶闻趣事,如篮球名星美国的乔丹、奥尼尔,足球名星巴西的罗纳尔多、英格兰的欧文、贝克汉姆。特别向学生介绍我国奥运会冠军的辉煌成绩和他们为国争光的奋斗足迹,如乒乓球名将邓亚萍,跳水名将伏明霞、田亮、熊倪,举重冠军运动员占旭刚,以及我国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得主许海峰等等。
1.2健身佳话。利用自已学校身边经常参加锻炼的生动事例鼓励学生,如我校的一位体育教师,年近退休,坚持长年体育锻炼,每天早上打太极拳,身体很结实,上课示范动作清楚利索,精神饱满。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反方面的事例,如一些大学教授,科学家英年早逝的现象,树立炼好身体为社会作出自己更多贡献的理想。只有自己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身心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把体育锻炼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能长时间的保持这种兴趣。
2.多维改革,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
2.1精心备课,改变教师形象。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有严格要求但平易近人,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觉得体育老师有学问,懂技术、会指导。对体育的接受往往从对教师的接受开始。所以要求体育教师一开始就要以亲切自然的表情、认真而谦逊的态度,体态端正、衣着整洁、落落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用热情洋溢的语调向学生问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中教师讲解要简洁,语言精炼,吐字清楚,声音宏亮;根据教材情况可编一些通俗、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口诀等;教师的指导语,一要准确,说中要害;二要用积极性语言,挖掘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赞许、肯定。同时还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善待包容每一位学生,尊重、理解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多一点沟通与交往,少一点架子与对立;多一点肯定与鼓励,少一点轻视与批评;多一点疏导与宽容,少一点禁令与责罚。在学生练习中发现错误,耐心指导,拉近与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之间关系是改变教师形象的基础。
2.2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参与能力。有了能力,会有成功的享受,就会乐意参与,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我们在高一新生中发现有的农村初中考上来的同学,由于他们初中时一般只练中考项目,没学过篮球不会打篮球,到高中后,课外活动只好在球场边看其他同学打球。根据学生这种篮球运动能力缺乏,而不能参与篮球运动的情况,我们按篮球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对未学过篮球的学生从最基本的动作开始,首先让他们学会“打球”,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机会,逐步在参与中提高。在其它项目教学中也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如在上“后滚翻”时,有的同学由于身体较胖或其它原因翻不过去,那么先让她们在斜坡上从上向下滚翻,并给予一定帮助;翻过后,降低坡度,再进行练习,让学生再努力,再次体验成功。在足球教学比赛中,让为了学生体验进球时的成功喜悦,可以不设守门员或将球门放大,降低进球难度。在跳箱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可先采用“山羊”代替,并逐步拉开踏跳板距离,或降低箱的高度,先练四节,再到五节,最后加到六节。这样学生觉得自己能做,能在活动中得到快乐,即使下了体育课,即使出了校门,也会自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3.多方合作,确保兴趣培养的顺利进行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靠体育教师“独家经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效果不好,能依靠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那么肯定事半功倍。
3.1与学校有关方面的配合与合作。体育兴趣培养,需要有一个体育文化氛围,在创设校园体育氛围过程中,有些工作不是体育教师力所能及,要争取学校其它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如得到政教处配合,在校园广播中每天播放体育新闻,定期播放体育专题节目。每年开展文化体育艺术周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各类体育比赛,体育辩论赛,开设体育讲座,安排体育欣赏,扩大学生参与范围。每年与各年级组配合,开展各种小型体育竞赛,如班际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和年级球类联赛等。与校卫生室合作开设体育、健康、卫生知识展。与教务处配合组织运动队和兄弟学校开展校际比赛。与学校工会、团委合作开展师生友谊赛。与图书馆合作,多购置有关体育的图书、期刊供学生借阅。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体育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活动。
3.2与班主任和其他文化课教师的配合与合作。班主任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一般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对学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班主任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也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体育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利用班队活动组织一些体育内容的主题班会,如有的班级在申奥过程中组织了《2008――北京》、《北京,我为你加油!》等主题班会;还协助班主任开展一些班内小竞赛,如班级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一些小型活动。在重大体育活动时可与语文教师合作组织征文等活动,如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时的“相约北京”征文活动。多关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多与文化课老师交流,也可使他们积极支持体育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活动后被文化课老师“骂”的情况发生。
总之,体育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个体的差异性,在现行教学条件下,许多工作难以到位,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松懈的借口。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为了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国家的发展前途,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能为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多做点什么,我们当努力为之。
论文作者:丰子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 体育课论文; 高中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