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与前沿演变论文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与前沿演变

张 琪,王东波*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摘要: 文章首先通过对学科与关键词的定量统计对比了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各学科参与度、研究热点的差异,发现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非遗研究中计算机学科参与度非常高。其次,利用CiteSpace中的共被引聚类功能探究了国外非遗研究的知识结构,发现并呈现了国外非遗研究中的10个子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以基于突现探测的重要进展性文献探测、基于中心性的关键文献探测、文献计量学中的研究前沿理论为线索重点追溯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以期为国内计算机等更多领域的学者在非遗研究中的进一步参与提供落脚点。最后,通过初始文献集合与扩检文献集合之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探究了国外非遗研究的影响范围。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计量学;CiteSpace

0 引言

1972年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随后每年的《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领域最成功的活动[1],然而有学者指出其存在的不平衡——超过一半的遗址来自欧洲,该体系遵循西方的美学和科学标准,强调制造材料的真实性、突出“普遍价值”,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和韩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提出活着的国家宝藏(Living National Treasure)这一概念并为其赋予法律地位[2]。最终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组织《世界非物质遗产保护公约》。自此,对非遗的保护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出于实践和理论需求,各学科也逐渐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经济开发的研究中。

数据计算对比显示,实验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有效率85.71%对比参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中国于2004年加入非遗公约,截至2018年12月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计40项,总数位居世界首位,非遗研究及成果转化也更为迫切。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了解国内外各学科在非遗研究中参与度的差异、研究热点的差异,并分析相关领域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前沿,以期国内更多学科的学者从多种角度深入参与非遗研究。

(a)I borrowed the book from the library.I can keep the book for a week.

本文首先通过整体视角上的国内外非遗研究学科参与对比与研究热点对比,发现国内外研究关注点的主要差异;然后,基于共被引网络探测国外非遗研究的整体知识结构,并以领域突现词、关键文献、研究前沿的探测作为切入点重点梳理国外关注度高而国内关注度较低的研究领域,为国内在相应领域的参与提供经验与落脚点;最后通过初始检索集合与扩展检索集合之间的关系探究国外非遗研究的影响范围,倡导更多的学科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

1 数据采集

通过CiteSpace内置的共被引图谱与引文聚类功能揭示国外非遗领域的知识结构,通过Burst Detection功能跟踪国外研究中的重大进展,通过识别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较高的节点发现关键文献或转折性文献。在此基础上导出各研究领域的重要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探究主要研究领域内部的主题与演变,从整体到局部重点对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进行回顾。

在2019年9月18日同时获取两种数据,CNKI中的检索式为:SU=(‘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无形文化遗产’)OR KY=(‘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无形文化遗产’)OR TI=(‘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无形文化遗产’),期刊范围选择CSSCI与核心期刊,获得文献6 129篇。WOS中的检索式为TI=(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R intangible heritage OR(ICH AND heritage) OR no-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R T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R intangible heritage OR(ICH AND heritage)OR no-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检索范围选择WOS核心,获得文献1 255篇。

2 国内外非遗研究学科分布差异

从国内外各学科参与度的差异来看,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学科中,环境研究和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占据了重要地位,其中计算机科学中参与非遗研究的研究方向有计算机科学理论方法、计算机跨学科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控制论等,总参与度高达22.87。而国内计算机学科在非遗领域仅发表了35篇文献,参与度为0.57,与国外计算机在非遗领域的活跃表现对比强烈,未来国内计算机学者有待更多地参与非遗研究。同时国内相关研究有50%集中在文化领域,另外美术、音乐、体育、民族及舞蹈相关学科参与度相对较高,体现了较强的民族特色。

经过多次试验,本文选用两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选择每个时间切片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50个节点生成该切片的被引网络,CiteSpace将6个切片合成为最终的共被引网络。采用Cosine计算不同节点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去掉包含节点数过少的类别后共得到10个聚类结果,选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LLR)为聚类结果添加标签,如图1所示。

CiteSpace给出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用于评判聚类的结构和类别清晰度,经过多次对参数的调整最终获得的共被引图谱Q=0.869,S=0.481 9,参考相关论文可知这一聚类结果社团结构显著且合理。

兰德关于劳工补偿的工作为工人福利和工资损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解,并导致加州劳工补偿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类群6主要呈现了以最新的AR技术为代表的虚拟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3D,VR和AR技术中3D技术出现最早,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项技术,其通过计算机建模技术呈现物体立体效果。VR强调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以人机交互呈现出的沉浸式体验,而AR则将VR的基础上将虚拟数字信息与现实环境融为一体,三者在技术初步成熟后最初均被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景点提升游客体验,近几年在非遗领域也逐渐引发关注。根据Persson[8]对研究前沿和研究基础的定义,该领域的“研究基础”主要由上述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应用及相关理论研究组成。研究前沿中的代表文献则包括,Lombardo设计并实现了3D游戏系统Labyrinth 3D,该系统使用户沉浸在一个虚拟的三维迷宫中展开对包括事件、表演等具体实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以3D游戏的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Xu[9]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提出了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模块,探讨了具体的技术。Kim等[10]构建了一个基于语义网的AR移动系统,智能地提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遗产地相关信息,并通过用户研究证明该系统对使用者的非遗学习有显著帮助。Amakawa等[11]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新费城重建”,在现实背景中通过电子信号呈现曾经发生在费城的场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系统主要面向新费城中授权遗产论述体系范围之外的文化遗产,即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综合来看,目前AR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仍处于初级应用阶段,有待更成熟的技术和更深入的非遗内涵呈现。

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国内外各学科在非遗研究中的参与度,结果如表1所示。同时将同一学科在国内(国外)TOP13中出现,而未在国外(国内)TOP13中出现的,用深色标出。

作为一种因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而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4],对非遗的研究涉及多种学科或研究领域。中外相关研究在学科分布上的对比可以展现出国内外不同学科对非遗研究的参与度差异,展现领域知识结构的不同。

3 国外非遗研究的整体知识结构与最新研究热点

数据是后续科学知识图谱绘制与解析的关键,检索式的确定非常关键。基于优先保证查全率的采集标准[3],本文采取字符串模糊匹配策略,结合两种数据源的特点,分别制定检索式分别如下:

表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参与度对比

3.1 整体知识结构

本项研究的数据表明,理工科的大学生在词典使用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和误区,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了不好的词典使用习惯,并进而影响了学习效率和效果及在英语考试中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WOS和CNKI两种数据库均为每篇文献分配了一个学科或研究方向类别。其中WOS共包含252个学科类别,根据WOS对检索结果的统计,非遗研究涉及其中的124个学科类别;CNKI共包含168种学科类别,非遗研究主要涉及其中的40个学科类别。尽管两种文献数据库对文献研究领域类别的划分略有不同,但不难发现国内外非遗均涵盖众多学科类别,这表明非遗研究已经引起了各学科专家的关注。

聚类获得主要类群10个,其轮廓值均在0.8以上,每个类群中文献的平均年份可以说明类群形成的先后顺序。提供了各类群的详细信息,并按类群形成的先后排序,规模最大的研究方向是类群0全球话语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研究(Multinational Intangible Heritage),除2003年非物质遗产公约文件之外,其他三篇重要进展性文献均集中在此类群中。AR与非遗保护的结合(类群2)是最“年轻”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与类群3,6,9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研究,是近几年非遗数字化的研究热点。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确立、全球各国的积极参与和数字化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作为对非遗保护的一种具体形式引发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从数字化的意义与影响、实施主体的协作机制、具体的技术手段均进行了丰富的探索。非遗数字化的具体技术手段主要有非遗的数字化语义存储框架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PS、遥感、3D重现技术、VR和AR技术等。观察聚类结果发现,类群2,3,6,9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数字化研究,其中类群3主要围绕非遗数字化的主体、影响及语义化组织,而类群2,6,9则主要涉及具体的技术,其中最晚出现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是以AR为代表的虚拟化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类群2),下面分别介绍两个类群的相关研究。

类群3中的重要被引文献与施引文献的呈现如表7所示,受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计算机本体理论等相关研究的启发,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开理论研究并进行了早期实践。Srinivasan等[5]发现不同专家团体对博物馆中同一物品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多元本体的框架可以较好地消解这种矛盾,并指出博物馆目前严重缺少本地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而通过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描述视角。Tan等[6]提出根据本体框架对传统节日进行合理组织。为了将非遗领域知识更好地与其他文化遗产数据进行融合以便互操作需求,Lombardo等[7]遵循CIDOC-CRM概念框架模型,提出戏剧概念模型对该领域的术语、实体进行语义表示。在具体实践上,韩国目前已经为异构文化遗产数据(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整合提供了标准框架KCHDM,大英博物馆则通过语义化的数据库补充了在线馆藏的搜索功能。

4.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中心事件。《听潮》开头:“一年夏天……”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乡》开头:“我冒了严寒……”时间、地点、人物和中心事件均有所交代。记叙类的文章多以这样的方式开头。

图1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聚类结果

将各学科在非遗领域的发表文献数量视为该学科在非遗领域参与度的体现,从而定义学科参与度计算公式如下:

4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文献中虽然不包含“非遗”等关键词,却引用了非遗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可抽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向其他研究领域的“知识流动”,是非遗研究影响力及研究价值的体现。通过WOS中的引文报告功能进行扩检,获取了引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WOS初次检索结果)的文献共2 276篇,统计该文献集合的高频术语,去除领域特点比较模糊的词之后,将高频词分为以下3组。

试验结果表明:在永靖县三塬镇的黄绵土条件下,多宝、小宝2个品种在株型、紧实度、产量、结球率、净菜率方面表现均优于大绿黄迷,可以在三塬镇进一步示范推广种植。大绿黄迷你虽然风味比较好,但综合性状较差,不适宜种植。试验只进行了一年,其他数据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食品、医学领域:其中mediterranean diet,health等多个术语与世界非物质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类别——食物类有关,地中海饮食是首个食物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之相关的非遗研究也引发了医学健康、膳食结构等研究领域的关注与广泛引用,目前已经共有102篇属于食物工程与科学学科的文献引用了非遗相关文献。

文化生态服务系统领域、文化景观领域:“(cultural)ecosystem service”“(cultural)landscape”等是文化生态服务系统和文化景观领域的重要术语,进一步调研相关文献发现目前该领域学者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文化生态服务系统和文化景观的评估体系中[12]

文化遗产和旅游学领域:相关学者不仅参与、影响乃至推动了非遗研究,非遗的相关研究也影响了文化遗产和旅游学领域其他类型的研究。以旅游学来讲,从大量非遗旅游研究的涌现到遗产旅游的重新定义,以及其他类型旅游研究领域从侧重静态性的、有形的、有意义的元素到无形的、动态的元素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理念的影响可见一斑。

5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具有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强化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传承的迫切性和其涉及群体、主题的广阔性,都意味着非遗研究需要诸多学科的参与和创新大胆的多视角探索。通过定量统计,笔者发现国内外各学科在非遗研究中的贡献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比最为明显的是,相比于国外计算机学科在非遗研究中的参与度,国内计算机学科的参与明显不足。借助CiteSpace中的共被引聚类功能,本文从整体上展现了国外非遗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发现其主要包含10个子领域;在此基础上,以文献计量学中的研究前沿理论、基于突现的重要进展性文献探测、基于中心性的关键文献探测为线索,重点对全球话语下的非遗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两个研究领域进行介绍,以期为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在非遗研究中的参与提供较为具体的落脚点。同时发现国外非遗的重要进展性文献多出现在类群0,且出版时间较早,未来非遗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仍待各界学者的不懈努力。最后,通过初始文献集合与扩检文献集合之间的知识流动关系,探究了国外非遗研究的影响范围。学科之间的交叉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1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各学科集思广益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非常重要,未来有待更多领域的学者深入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

参考文献

[1]UNESCO.Conférencegénérale.Session.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Adopted by the General Conference at Its Twenty-fifth Session[M].Paris,Unesco,1989.

[2]KIRSHENBLATT-GIMBLETT B.Intangible heritage as metacultural production[J].Museum International,2004(1-2):52-65.

[3]CHEN C.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7(2):3-42.

[4]倪彩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艺术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文化遗产,2019(2):139-144.

[5]SRINIVASAN R,BECVAR K M,BOAST R,et al.Diverse knowledges and contact zones within the digital museum[J].Science,Technology&Human Values,2010(5):735-768.

[6]TAN G,HAO T,ZHONG Z.A knowledge modeling framework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ontology: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C].IEEE,2009(1):304-307.

[7]LOMBARDOV,PIZZOA,DAMIANOR.Safeguarding and accessing drama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JOCCH),2016(1):5.

[8]PERSSONO.Theintellectualbaseandresearch fronts of JASIS 1986-1990[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1994(1):31-38.

[9]XU 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velopment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s&Intelligent System(ICRIS)[C].IEEE,2018:352-355.

[10]KIM H,MATUSZKA T,KIM J I,et al.Ontologybased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in cultural heritage sites: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user study[J].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17(24):26001-26029.

[11]AMAKAWA J,WESTIN J.New Philadelphia: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o interpret slavery and reconstruction era historical si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8(3):315-331.

[12]DANIEL T C,MUHAR A,ARNBERGER A,et al.Contributionsofculturalservicestotheecosystem services agenda[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2(23):8812-8819.

[13]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1):58-60.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nd research frontier of inter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ies

Zhang Qi,Wang Dongbo*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Abstract: Firstly,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of disciplines and keywords,the author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nd research focus in the stud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It is found that the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computer discipline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ICH is very high.Next,using the co-citation clustering function in CiteSpace5,we explored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ICH,and we found and pictured 10 sub-studies fields.On this basis,we focus on the research fields that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concern far greater than in domestic research fields.Based on the research frontier theory in bibliometrics,the key literature detection based on the burst detection algorithm and the detection of turning point literature detection based on high betweenness centrality values,we focus on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CH.Finally,through the knowledge flow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itial document collection and the expanded document collection,the scope of influence of ICH researches is explored.

Key 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ibliometrics;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琪(1995—),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信息计量。

*通信作者: 王东波(1981—),男,山东菏泽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信息计量。

(责任编辑 傅金睿)

标签:;  ;  ;  ;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与前沿演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