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唐泽棠“情景作文”价值的再探_儿童语言训练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邓泽棠“情境作文”的价值再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新课程论文,价值论文,背景下论文,邓泽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邓泽棠的“情境作文”实践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邓泽棠老师发现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是从升学、应试的“急功近利”之图出发出现了“四分离”现象:1.写作文与学做人相分离;2.书面训练与口头训练相分离;3.作文技能的训练与思想、心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相分离;4.作文训练与科学系统的序化训练原则相分离。于是,他便开始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情境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系统地对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的体系构建,进行了一系列基本建设。我以为,他在习作教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形成了“情境作文”的理论基础

从事任何科学化研究,都只能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升发出新的创造。邓泽棠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他指出:情境作文教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原理;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学说的精华,正确处理“情、物、辞”三者之间的关系;汲取传统作文教学的文质理论,正确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汲取当代语感学的语言发展理论,把握语言的感悟与训练之间的关系;汲取了活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遵循活动与意识相统一的原理,把语言能力培养的训练活动同发展学生对创设情境的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邓泽棠老师的探索还在上述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上,着意汲取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的核心部分的内容。诸如:暗示倾向原理、情感驱动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和心理场整合原理。此外,又汲取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发展、新成果,借鉴了主体需要与发展学说、全脑思维创造活动学说以及情感愉悦调节学说。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探求理论基础的过程,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创造,拓展了研究空间,充实并完善了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二)确定了“情境作文”的实践原则

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开展探索研究,还必须坚持理论的正确指导作用,为此,邓泽棠又提出了情境作文教学的五大原则。

1.创设情境的新颖性;

2.启迪认知、激发情趣的审美性;

3.丰富、交流、升华情感的情感性;

4.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发展性;

5.向生活学习语言的实践性。

(三)设计了“情境作文”的操作框架

为了保证理性思考转化为现实,邓泽棠老师加强了对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与设计。首先,他提出小学情境作文创设的情境有生活、实物、艺术和语言描述等四种情境。各类情境作文训练又有各具特色的训练重点和教学目标。例如在艺术情境创设过程中,突出审美性,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比如,图画情境突出形象性,音乐情境突出渲染性,表演情境则突出创造性等。而表演情境创设中的角色模拟的表演情境又细化分类为:模拟人物动作的角色表演、语言表演、神态表演,进行语言片断练习;模拟人物的活动、行为过程的角色表演则进行叙事写人的写段训练。此外,模拟童话人物、寓言人物、生活中的人物以及文艺作品中人物角色等,分别提出不同特色要求的训练方式和内容、策略,从而使情境作文教学训练有理、有序地进行。同时,他还指出要引导儿童充满童心、爱心去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和具体的艺术作品,具体感受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进入美的世界。

在情境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中,邓泽棠充分认识到写作教学的系统综合性,建立了“读、抄、导、写、评、改”(即:学生阅读——学生摘抄——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师生赏析——互动提高)的动态有机系统。以结构完整的作文训练小循环构建作文能力提高的大系统。以“动作描写”单元作文教学为例:

步骤1(学生读和抄):要求学生摘抄五官、四肢等躯体语言表达的动词,或者是人体运动状态的优秀文段,并附上个人的赏析评价。摘抄本的边角点缀精美的插图、绘画,从而成为图文并茂的课外阅读摘抄手册。督促学生对“动作描写”单元积累感性知识和语言积累。

步骤2(教师指导):专题作文指导课: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步骤3(学生写作):结合校秋季运动会的召开,学生写作“精彩的瞬间”。

步骤4(师生赏析):课堂再现“校运会”录相片段,师生共赏优秀文段。

步骤5(互动提高):学生互相批改。要求补漏更错,眉批总批,学生之间评分定级。不合格者教师进行面批面改。

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动态的有机循环。而且每一循环都有鲜明的训练主题,目标明确,步调一致,将作文教学中“读、抄、导、写、评、改”诸环节统一在专题单元作文训练中(如:观察单元,肖像描写单元等)。如此有的放矢,师生双边信息及时反馈,对调动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减少作文盲区有着非常明显的功效。

(四)构建了“情境作文”的训练序列

1.低年级:“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主要通过观察和想象来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根据这一点,邓泽棠老师确立了低年级情境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即要努力创设让儿童感到兴趣、引起好奇、触发想象的生动迷人的情境,把儿童带进具体可感的实物情境、图画情境,有浓烈生活气息的游戏情境、角色表演情境、童话情境,使儿童的生活充满欢乐,充满爱。展现出生活的广阔场景,为儿童的语言发展创造优越的条件。

邓泽棠老师不但制定了低年级情境作文教学的原则,还确定了低年级情境作文的语言训练程序。首先是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并在训练中创设形式多样的说话情境,有效地发展口头说话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开展课外口头语言的活动,组织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小司仪比赛、节目主持人比赛……使口头语言的实践与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在说话写话课中,发展先说后写的能力,加快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邓泽棠老师还积极倡导在低年级情境作文中应进行再现型书面作文的训练:首先是积累常用词语和一定数量的句式,然后联词成句,联句成段,写好再现描述情境的一段话。在此基础上,邓泽棠老师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创造型书面作文训练。依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处于萌芽阶段,在他们的感知中,客观世界是人化的世界,人与物是心灵沟通的,万物具有人的语言、智慧、情感。他认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应与发展语言相结合,引导儿童创造的新形象与发展词语结合,发展积极常用词语,把创造的新情境与句式结合,发展儿童的审美能力与发展儿童的独白言语和内部语言相结合,引导儿童在创造新形象和描述新形象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相结合中,促进儿童内部言语和独白言语发展。总之,低年级的创造型作文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但总离不开“新”、“奇”、“活”的特点,以吸引儿童兴趣,开拓思维,激发想象。

2.中年级:“素描作文”向“放胆作文”过渡。

邓泽棠老师根据小学中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趋向平衡这一特点,提出了情境作文的目标,即:要体现发展性。提出了中年级情境作文的三个原则:激发儿童的情感内驱力是情境作文教学突破口;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扩展观察视野是优化作文训练的途径。对于如何优化作文训练的途径,他认为:要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模拟情境、表演情境、实物情境;要课内外结合,把学生带进自然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在逐步扩展学生的观察视野的同时,逐步展开审美活动,陶冶审美情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求知欲望,提高思想觉悟,在儿童素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现以邓泽棠老师设计的中年级情境作文中的放胆文教学序列为例:

第一单元:人际关系的放胆文,《××,请听我说》《请你相信我》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的放胆文,《假如我是……》《请不要……》《请关心……》

第三单元:深究问题的放胆文,《我要对××说》《真理越辩越明》

第四单元:表白自我的放胆文,《长大了,我要做……》《有一天,我会……》

3.高年级:“讴美文”与“自白文”结合。

邓泽棠老师根据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素质教育目标,结合高年级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语言功能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的讲求实效的突出重点的教学目标。他强调教学设计不仅要重视在语言训练中发展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功能,也要重视发展儿童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才华,要重视提高审美能力的“讴美文”的教学,要重视发展创造性的想象文教学,还要重视发展自我教育能力的“自白文”的教学,从而使作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学高年级情境作文教学中的讴美文是从作文内容的角度提出的。小学高年级儿童的主导活动是人际联系的活动。他们不仅逐渐扩大生活天地,而且逐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正确引导高年级的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美、讴歌美、向往美,树立正面的崇拜偶像,在健康的精神生活中发展健全的人格,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素质教育的任务。邓泽棠老师在设计“讴美文”的训练时,注意充分发挥优化的情境、教师的导语、范例的引导作用。如以下几篇作文题目选取的角度新,内容广泛:(1)《敬老院里的欢笑声》——记叙敬老院的老人欢乐、幸福的生活,赞美社会主义好;(2)《高高的英雄树》——描写红棉树昂然挺立,花红叶茂的雄姿,赞美红棉树战寒冬,迎早春,耐干旱,生命力强的品格等等。邓泽棠老师提出了进行讴美文教学的有效途径:(1)创设优化的审美情境,焕发讴美的热情;(2)感受与理解并重,提高审美能力;(3)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础上,激发讴歌美的动机;(4)感受无处不在的美,提供讴美无尽之源;(5)创设审美教学程式,提高讴美作文水平。

小学高年级自白文的教学。邓泽棠老师提出了小学高年级自白文教学的必要性。他认为:小学高年级儿童进入少年期,人际联系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也在发展,并以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道德观念来约束自己,影响别人。他们常常通过自白文的形式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需求、对人际联系的理解和实践、对自我情感生活的宣泄和调节。邓泽棠老师认为:学生“表白自我”和“鸣发感兴”是产生表达欲望的心理动因。教学中,要在激发表达动机的学习心理学的角度上,开拓语言训练的途径,使学生去掉厌恶作文的心理。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上升到“我爱写”。邓泽棠老师建立了小学高年级自白文教学的训练序列,主要有:自我形象介绍,自我推荐,自我思想志向表露,自我理想追求,自我生活描述,自我倾向表露……此外,邓泽棠老师的想象文训练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有科幻体想象文、遐想体想象文、联想体想象文、梦境体想象文等一系列训练,以此开拓儿童思维空间,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才能。

二、“情境作文”对当下习作教学的启示

(一)基于儿童生活是习作教学的基础

写作,就是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从字顺地表达出来。这本是一件再也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实际中却变得异常不简单。当今社会,虽说推行“素质教育”已10年有余,但实践证明,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已。社会、家庭、教师依旧过分强调成绩;不少教育行政部门仍旧以分数、升学率等来评价学校、教师的优秀与否。崔峦老师就曾指出:“‘教育应试化’、‘质量分数化’的问题,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教师或出于无奈,或出于麻木,在进行习作教学时,不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不教学生说真话、吐真情,而是教学生如何揣摩评卷老师心理,如何谎话连篇,更有甚者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以应付考试。甚至有些教师说:“作文是绝不能说真话的,只能说命题者与评卷教师爱听的话。”这样一来,本来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启迪智慧、熏陶情感”的写作,便与生活完全隔绝,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习作教学,也因此异化为培育高分机械人的车间工厂;而孩子们,也由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异化为考试机器,在追逐分数和考试名次的名利场中摸爬滚打。

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情境作文在上世纪90年代便响亮地提出:“情境作文是一门素质教育的课程”,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将此作为自己总的核心和目标,贯穿整个课题实验研究。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时,我们不难在里面阅读到熟悉的字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教学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两者前后虽相隔10余年,但不难看出,就其本质内涵而言,两者显然是相融相通的:习作教学,就是要基于儿童生活,从精神层面塑造孩子求真求实的人格品性,并最终成为一个崇尚真知、真我言说的“人”。

(二)建构科学的训练序列是提高习作教学效益的关键

情境作文认为: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交往活动,写作训练序列实质就是顺应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交往活动的需要,即要以学生的主导活动作为写作序列的原点和起点。因此,情境作文以“儿童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系统”为主系统,以“思维能力训练系统”、“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训练系统”、“语言形式训练系统”为子系统,构建了小学情境作文的训练序列。(见表1)

在情境作文训练序列的指导下,情境作文从容地推出了各学段、各年级、各学期、各单元乃至各节课的习作内容。习作内容与习作序列环环相扣,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态势,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情境作文五年级上册要训练的能力和习作题目如表2所示。

情境作文之所以能享誉珠三角,经久不衰,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它以儿童语言交际功能为主线,构建了科学的作文训练序列。并以此序列为纲,以各学段习作内容为目,纲举目张,有效地解决了作文教学中“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三)创设情境是唤醒儿童言语生命欲求的重要途径

情境作文根据“儿童语言交际能力发展系统”这一主导理论,在课堂上构建了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多种情境,使其在生活和符号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孩子们从符号的世界回到了真实的世界,从而激活了学生固有的言语冲动,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言语生命欲求”。但情境作文并未止步于此,它还进一步划分出四种具体情境:生活情境、实物情境、艺术情境和语言描述情境。在具体的情境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孩子掌握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语言形式,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孩子“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最终促使孩子成为一个乐于言说、善于言说和真于言说的“人”。

标签:;  ;  ;  ;  

新课程背景下唐泽棠“情景作文”价值的再探_儿童语言训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