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创新,我们的工业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机电设备信息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机电设备的管理也在其基础上有了更大的作用。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整个机电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并且对于设备信息的可视化水平和集成化效果进行了更好地推进,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这对于提高机电管理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本文就对于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当前,机电设备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诸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等均有了较为广泛的尝试。在当前的尝试中,主要包括:有的从通讯调度方面着手,使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和通讯基础问题得以解决;综合来讲,在所有已应用的信息化项目中,失败的案例还是很多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对机电设备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有客观的认知,最终造成了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1、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1.1机电设备管理在技术方面的保障
在机电设备管理中,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进行学习生产当中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和管理的成本费用,还可以在我们高中的日常学习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的角度上来说是将一台计算机切分成多台计算机,是将每台计算机在利用时能够充分的优化设备工作的技术。作为一种云端的底层技术,与其它的数码设备一样,在进行使用过程中设备硬件的功率也会有所消耗。而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关闭一些不用的组件之外,就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服务器的使用功率。
1.2机电设备管理在组织上的保障
就目前而言,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中绝大部分都认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尽理想,原因就是管理的费用不够得当或者是人员组织的管理不够到位。人类是作为从事设备管理的主导力量,所以说人力的组织和分配管理在机电管理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加强对企业人力组织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的将现代科学管理的工具运用好,更好的进行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2、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功能实现分析
2.1前期功能的设计
在前期开发的过程中,要结合机电管理工作的相关需求,与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沟通,采取科学、统一的管理模式,并且对于管理工作要做好统筹调度。结合管理需求进行管理模型的制定,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前期管理、查询、设备备件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多方面模块进行确定,并结合具体需求,设置相应的维修、普查等多个子功能的设定。在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中,通过前期对于相关的功能和需求进行了解和设定,可以更好地确保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在网络功能方面的实现上,要结合机电设备的管理部门的具体情况,对于网络家狗进行设定,并且确保网络系统中可以满足不同管理需求的实现,通过远程的访问和服务,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信息的监管和运行行为的控制[(3]。在软件功能的确定,要对于管理部门的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对不同层级管理部门中的各类需求进行明确,对于信息的更新、录人、查询以及维护等相关功能进行相应的权限设定和分配。对于管理数据来说,信息数据的传播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应该具备相应的管理信息和数据的自动统计和汇总功能,并且结合不同的权限层级,对于各类信息进行共享,提高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2.2加强档案管理成效,提高信息数据管理的规范性
对于机电设备管理来说,相关的信息数据的获取和管理控制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过程。,并且需要多个流程进行共同配合。针对于这方面的需求,要积极落实好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且提高管理过程的规范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更好地对于信息化管理控制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解决,从而实现对设备管理的实用性的保障。
2.3做好机电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
现阶段的机电设备在进行账目等方面的管理上,主要通过网络系统来进行实现。为了更好地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信息化系统应该实现全过程的管理覆盖,并且结合生产需求,对于机电设备的账目进行及时更新。在出现变动时,第一时间录人相关信息,并且更好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账目核对。提高账目管理效率和及时性,可以更好地为采购、维护的账目制定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管理凭证,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2.4做好数据的共享管理,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结合当前的数据信息的管理需求,要采取统一化的模式,对于机电设备的名称和格式进行确定,并且对于各个部门的信息录人过程进行严格管控,确保系统内部的数据具备较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在管理系统中构建相应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进行共享,实现多点和多层级的访问控制。在数据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也要结合不同的权限,对于机电设备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控制,并严格控制不同层级,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2.5设备制造和安装信息化管理
现阶段很多机电工程的体量日趋增大,机电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持续提升,业主需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创新监管模式和手段,提高机电设备完好率,降低事故率,减少维修成本,实现安全平稳运行成为重要课题。依托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制造安装阶段,采取科学的信息化系统进行管控,并且对于决策和设计进行更好地调整,结合虚拟现场等技术,对于问题进行发现和调整。在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场,为实际施工提出精准、易读的操作指南。例如,在某综合性机电工程设备安装施工中,需要安装通风、消防、排烟、给排水、电缆桥架等众多机电设备,如何在尽可能减少管线间碰撞点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成为一大难题。针对于这方面需求,可以提前进行机电设备三维建模,对管线碰撞点确定,并进行深化设计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为设备贴上二维码识别标签,制造安装施工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持装置进行扫码,对于该设备参数及将要安装的位置进行确定。安装结束后再次扫码,即可将设备当前状态传输到后台系统中进行比对校验,从而大幅降低施工难度,提升机电安装的准确性,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整体成本。
2.6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的实用性
信息化管理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对于人工管理成本进行降低,尤其是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更是实现了对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全面覆盖。在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对于编程工具进行适当的选择,并引人更加科学、人性化的可视化界面的设计。在数据录人的过程中,也要对于数据共享方式和交换方式进行完善,并做好对历史书的全面优化,让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和质量得到更好地保障。
结束语
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以为生产和管理服务为最终发展目标的。而要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通过对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规划控制,并且对于整个资产、台账、设备实物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并且配合各类监督管理工作,实现统筹管理,减少了管理成本。
参考文献
[1]杨勇.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8).
[2]苏海香.关于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
[3]张卫.煤矿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4]张宝华,赵林丽,郭大权.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广场.2015(09).
论文作者:殷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机电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需求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