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英语向ESP教学转移的现实问题论文_洪文静

试析大学英语向ESP教学转移的现实问题论文_洪文静

广东科技学院应用英语系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近年来高校英语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话题。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通用英语教学模式,本文试图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向ESP教学转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教师学历结构、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是影响ESP教学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对ESP教学开展研究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参与和尝试。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 ESP教学 问题

中国的英语教学大体上可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教学和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教学,前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后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交际能力。两者之间有关联,又有区别。

文秋芳(2014)将两者做了详尽的区分:“通用英语的学习内容不指向某个专业、某个学科、某个职业,而是涵盖一个合格世界公民应该涉及的知识范畴;其使用也没有清晰的专业和职业目标,服务的是人的普遍交际需要。相比通用英语,专用英语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专业英语能够增加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和人的学术素养。而通用英语能够拓宽人的国际视野、增加百科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的综合素养。”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通用英语教学模式,即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综合英语,教材的内容侧重于文史方面的题材,强调趣味性和情节性,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

刘润清(1996)指出:“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

大学英语向ESP教学转移的现实问题:

一、认识存在误区

尽管ESP教学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但要在我国开展还是面临着一些阻碍。有人认为ESP教学并不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蔡基刚(2012)将他们的反对意见归纲为以下几点:

1.ESP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背景,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这样的学历结构。

2.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低,并不具备学习专用英语的条件,即使要开设专用英语课程也要等到完成两年基础英语后。

3.ESP并非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4.鉴于我国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多半不对口,只需要有较强的普通英语能力就能帮助他们胜任任何工作环境。

5.ESP教学并不能和EGP一样同时起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他认为这些观点是对ESP的误解甚至是偏见,是导致我国的ESP教学一直驻足不前,不断受到挤压,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这种偏见与误解得不到解除,ESP教学的未来令人担忧。

ESP教学起步时,虽然教师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都还不够,但无论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充分证明了专用英语课程的有效性。专用英语课程能够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更加明确,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也得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此外,根据Lave和Wenger(1991)的理论,学习是一项社会活动,需要学习者参与到实践共同体当中。专用英语课程能够为学习者搭建通往实践共同体的桥梁,使他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体验,掌握该职业所需要的技能,并运用所学习的语言进行实践。这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了实践共同体的一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ESP教师面临挑战

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老师拥有英语专业硕士,但他们大多数都是英美文学,翻译或是理论语言学方向,较少人学二语习得。即使是应用语言学,也很少研究ESP教学。由于没有ESP研究的背景,在开设后续选修课时,绝大多数教师选择听力、口语等技能课程或是他们熟悉的英美文学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说,现在大多数学校设的后续选修课并不是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结果,而是教师学历知识制约的结果。除此之外,有些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对ESP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为只有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才能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从而使一些有志于从事ESP教学的大学英语老师望而却步。

Robinson (1991)认为,从事ESP教学的教师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对ESP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内容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第二,对专业的内容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三,对自己要有信心,因为教授ESP也是一个学习专业内容的过程。

ESP教学在本质上是英语语言教学,因此,它不仅要求ESP教师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学知识和较为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语言教师,ESP教师还要求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教学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理论和教学法知识及教学实践经验等。

除此之外,专用英语教学还面临着其它挑战:

(1)如何能够清晰地描述这一行业/学术领域所需要的技能。

(2)如何应对专用英语课程的不确定性。

三、四六级考试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基础英语之所以能牢牢占据着大学英语的主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很多学校的大学英语主要还是围绕着四、六级考试来组织和开展的。原因有以几点:

第一,无论是教育部还是四、六级考委都坚持四、六考试是一种教学考试,是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要求》的最具权威的全国性终结性考试。因此,只要四、六级考试的目的还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的教学目标,那么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就只能放在四、六级考试上,大学英语教学就只能围绕四、六级进行。很多学校都是以“保持或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作为大学教学“重要”或“较重要”的目标。

第二,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依然是学校表明政绩的项目。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是否高,一个老师的教学质量是否好,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和优秀率是唯一能够量化的重要指标。所以,学校和老师只能拼命抓四级通过率和优秀率。可以这样说,只要四、六级考试还是和教学挂钩,还是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标杆,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真正投入到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上来。实际上,很多学者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有学者曾批评道:“绝大部分院校都是四、六级一通过,英语教学算完成了。专业阅读不落实,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就只是一种奢望。”

制约大学英语向ESP教学转移的因素有很多:有传统的学生基础不牢的观念,有对ESP的误解和偏见,有强调学生听说需求的,有表示教师学历背景短板的,也有四、六级考试存在因素的,更有强调其它客观因素的。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利益的考虑。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理念问题。大学英语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文化视野的开拓,但这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言学习只有通过结合专业内容学习才更有效。我们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这一领域上有所作为,ESP教学才能得到开展与推广。

参考文献

[1]Lave J.& E. Wenger 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2]Robinson P.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Hemel Hempsead,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3]文秋芳 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7),1-8。

[4]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5]蔡基刚 廖雷朝 学术英语还是专用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2010,(6),47-50。

[6]刘润清 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21-27。

作者简介

洪文静(1983- )女,湖南岳阳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教师发展,二语习得。

论文作者:洪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试析大学英语向ESP教学转移的现实问题论文_洪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