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郭敏

关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郭敏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710068

摘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各施工技术的日益完善,混凝土就作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主要原材料,以质量轻、保温性能好的优势受到各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广泛应用重视。因此,本文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能对其在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发展有所作用。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 ;应用

前言: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建筑施工材料,早在三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广泛使用于高低层建筑中。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并且具有环保等优点。

1加气混凝土砌块原理及其优势

1.1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理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水泥、石灰、石膏、粉煤灰或者河沙为主要的原材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经过发泡、成型、蒸压养护等工艺制程的微孔块状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承重和非承重结构材料,其具有轻质量,保温隔热隔声性能好,有一定机械化强度和可加工性优点的施工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原理是利用硅质材料,钙质材料,另外掺入适量调节材料和少量的发气材料这些原材料经过处理,配料搅拌,浇注到模具进行发气初凝;然后对其切割并放入蒸压釜养护直到出釜堆垛装车。作为围护结构的填充和保温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发展的优选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1.2加气混凝土砌块优势

1.2.1重量轻

加气混凝土砌块一般重量为500-700千克/立方米,只相当于粘土砖和灰砂砖的1/4-1/3,普通混凝土的1/5,是混凝土中较轻的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和低层建筑的承重墙。使用这种材料,可以使整个建筑的自重比普通砖混结构建筑的自重降低40%以上。由于建筑自重减轻,地震破坏力小,所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1.2.2保温隔热性能好

20厘米厚的加气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就相当于49厘米厚的粘土砖墙体的保温效果,其传热系统为K=0.97W/m2.K,隔热性能也大大优于24厘米砖墙体。这样就大大减薄了墙体的厚度,相应的便扩大了建筑物的有效使用面积,节约了建筑材料厚度,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减轻了建筑物自重。

1.2.3抗震性能好

在震级为7.8级的唐山丰南等地的地震中,据震后考察,加气混凝土建筑只新出现了几条裂缝,而砖混结构建筑全几乎全部倒塌,使这两栋相距不远,结构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分析认为,这就是因为加气混凝土容重轻,整体性能好,地震时惯性力小,所以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这对于我们这个多地震国家来讲将是有很大益处的。

1.2.4适应性强

可根据当地不同原材料,不同条件来量身定造。原材料可选择河砂、粉煤灰、矿砂等多种,因地制宜。并且可以废物利用,有利环保,真正的变废为宝。加气混凝土设备所做出来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强度取值是相对于一定的含水状态而言的,称为基准含水率,而强度的基准含水率范围各国不尽一致,例如:德国、欧共体及英国的标准中对基准含水率要求为((6±2)%,其出发点是认为制品上墙后最终是以2%-8%的含水率存在;在瑞典等国则以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干状态为基准,即含水率为(10±2)%;而在我国,对抗压弓到变等级评定时,依据的是弓引度稳定阶段的含水率,即25%-45%,这与实际墙体中含水状况相差甚大,因此会影响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质量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5隔音性好

从加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可知,由于加气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象面包一样,均匀地分布着大量的封闭气孔,因此具有一般建筑材料所不具有的吸音性能。

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技术应用

2.1材料控制要点

裂缝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质量通病,这和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本身的收缩不无关系。因此,选择砌块时应优选干燥收缩值小的砌块。一般来说,材料密度越高,干燥收缩值就会减小,但是同时要满足砌块热导率的要求。由于原料和工艺条件的不同,各厂家的砌块干缩性差异较大,为保证质量,应选取生产工艺成熟、养护条件好、产品质量稳定的厂家产品。

砌块进场后,要分类堆放并明示标志。砌块堆放,尽量堆在室内。如条件所限只能在露天堆放时,要堆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四周做好排水处理,并要采取遮盖措施,避免雨水淋湿。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堆放时,宜保持适当的通风间距,使堆置在中间部位的砌块也能较快干燥,以降低砌块的上墙含水率,保证其砌筑时含水率小于15%。

2.2砌筑过程控制要点

(1)砌块排列图绘制

施工前不做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排列图设计,致使上下砌块的搭接长度在某些部位偏短,而填充墙使用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施工时如未按要求加设钢筋网补强,会使墙体收缩产生轴心受拉,沿齿缝出现垂直裂缝。因此,墙体砌筑前,根据施工图的具体要求,结合砌块的模数、几何尺寸,绘制砌块排列图。砌块出厂后应置放40~60天,体积变化稳定后方可上墙。同时要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1/3,并且不小于150mm。当在同一位置3皮的搭接长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缝内每道设置不少于2Φ6钢筋,钢筋两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350mm长。

(2)混凝土导墙

宜在墙体底部设置素混凝土(C15或C20)导墙。底层(无地下室)所有墙体底部都应设置混凝土导墙,这样可以增强底层墙脚的强度和墙体的抗渗性以及增加房屋的耐久性。对于2层以上建筑的墙脚是否设置混凝土导墙,多层建筑最好设置,至少可以统一标高,对施工期间的防水也有好处;高层建筑不宜设置,因为200mm高的混凝土导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将会增加不少墙体自重,对建筑物结构不利。

(3)砌体顶部处理

由于砌体将有一定收缩变形,所以砌筑到顶部时应预留一定的空隙,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7天后才能进行顶部斜砌(角度60°~75°)顶紧,并用砂浆填实。

2.3墙体抹灰控制要点

为了有效防止空鼓和裂缝的产生,必须细化、强化抹灰工艺措施,制定每道工序的质量验收标准。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容易产生空鼓、裂缝,因此,按高级抹灰工艺进行控制,底灰、中灰、面灰层进行粉刷。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各抹灰层厚度,局部偏差较大的,先进行找补,禁止不分层粉刷。墙体抹灰前,对墙面舌头灰、砂浆头、浮尘进行清理,对缺棱掉角处进行修补。根据面基层的平整度情况,进行冲筋贴饼找方:控制整体墙面抹灰层的厚度及平整度,总抹灰厚度控制在25mm以下。抹底灰前刷10%~12%的107胶水泥素浆一道,宜采用M3的混合砂浆打底,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采用粗砂、水洗,含泥量不大于2%,严格控制抹灰层厚度。罩面层宜采用M5砂浆面层,砂用中砂,水洗,含泥量不大于2%量胶粘剂,压实抹光,无抹痕,使其粘接牢固,不空不裂。

结束语:

总之,随着墙材革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加气混凝土砌块已逐渐广泛地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工艺逐步完善,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重点,其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综合控制,是保证其施工管理措施和控制方式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杜艳君.关于加气混凝土墙体开裂问题的探讨[J]. 科技与企业. 2014(11)

[2]傅旗康.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粉刷空鼓与开裂控制技术[J]. 住宅科技. 2010(11)

论文作者:郭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关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郭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