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裁判“失控”现象研究论文

田径裁判“失控”现象研究论文

田径裁判“失控”现象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周 鑫

本文研究田径比赛中的裁判工作失控现象,研究认为现代国际国内田径竞赛裁判工作屡有失控现象,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竞赛赛场环境失控;判罚公平性失控;竞赛信息失控;竞赛安全性失控、比赛进度失控等,探索和解决竞赛组织中的失控问题是田径裁判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的发展,电视直播的介入,涉及国家荣誉和运动员经济利益,现代高水平的田径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难度增大,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大量资料调查,多年来,在竞赛中失控现象频频发生,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他们主要是赛场环境问题—涉及影响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公平性的问题—这是竞技体育的核心问题;竞赛的安全性问题—是涉及赛事能否成功的关键;比赛进度失控问题—高水平竞赛组织的特征之一;竞赛信息问题—他是比赛顺利圆满完成的基础性条件。探讨这几方面赛事失控的原因,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

2 田径比赛中的失控现象

2.1 判罚公平性失控

判罚公平性失控是指裁判员在对竞赛中的违反规则的行为,依据规则予以裁决时不作为或错作为而显失公平的情形。客观上的错判、误判、漏判和主观上的判断偏差、判罚标准双重性或多重性是判罚公平性失控的主要原因。客观上裁判员不能把握比赛客观事实而漏判或错判。比如,国际田联大奖赛上出现的一幕裁判员漏判显失公平的情形。男子110米跨拦比赛,由于跨栏运动员通常都是长手长脚的高大运动员,他们双手外展很轻松的伸出1.22米宽的跑道,真实的场面出现在电视画面,一名运动员在跨栏瞬间将自己的手伸向邻道运动员,抓住邻道运动员的上臂,借力顺势快速向前跑进,而这样的犯规动作因裁判的工作位置和运动员的犯规动作很快而逃脱了裁判员的视线。这是径赛检查裁判员由于其裁判经验不足,观察视角不对,造成判罚盲区,给被犯规运动员不公平待遇。这是裁判判罚公平性失控现象的典型事例;这种类型的犯规并不鲜见,主观上的判断偏差、判罚标准双重性或多重性都是这种裁判判罚失控的主要原因。又如田径项目中的竞走比赛,竞走的场地通常是在环形2公里的赛道上进行,而执法裁判一般为8~10人左右,裁判按距离平均分布在赛道上,每个裁判的判罚区域都在150米左右,而且运动员是散点分布在赛道上,裁判员客观是没有能力完全用自己的眼睛覆盖完所有运动员的竞赛动作,观察盲区是非常大的,这为裁判员的漏判提供了体检和可能。同时,竞走裁判具有主观性、独立性和裁决不受审查性特点,因而他拥有判罚自由裁量权[1],在执行规则时,由于规则的模糊性以及项目比赛本身的特殊性,裁判员判断偏差、过当判罚误差也极易造成判罚公平性失控。

2.2 安全性失控

衡量赛事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是否有安全性事故发生,避免伤害性事件的发生是体育赛事组织者首先需要思考的,因为安全性始终是组织体育比赛的第一目标,然而,在比赛中安全性事件失控的事件屡见不鲜。常见的竞赛安全性失控大致是投掷类器械伤人、长距离或超长距离跑伤害事件、踩踏性事件、摔伤等。投掷类器械伤人事件举不胜举:2009年1月前十项全能奥运冠军、捷克名将罗曼·塞布尔莱在南非一次比赛中,被一位选手掷出的标枪扎中右肩,伤口被缝11针;2008年9月24日的“巴西杯”全国田径冠军赛上,女裁判洛伦索眼见一支标枪飞来,却来不及躲闪,结果被刺穿了脚面;2007年7月的黄金大奖赛罗马站的比赛中,欧锦赛亚军、芬兰名将皮特卡马基在投掷标枪时竟然失去准头,结果标枪中了场边的跳远运动员萨利姆-斯迪里,后者受伤后被送往医院救治。以上几例是关于标枪伤人的,不仅伤害运动员也有裁判员,当然铁饼、链球等伤人事件也不在少数。

2.3 竞赛信息失控

竞赛信息的有效控制和传递是田径比赛顺利进行,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竞赛信息的准确性、即时性也给裁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竞赛信息失控有几方面:其一,裁判员信息失控:运动员依据裁判员提供的有效信息参加比赛,信息的准确性对运动员取的优异成绩具有直接的作用。通常裁判员通过口头或其他载体向运动员和观众传达比赛信息,比如国际马拉松比赛运动员将完成42.195公里的赛程,在赛道上每公里的标识牌应该准确摆放,他的意义在于给运动员提供路程信息和节奏分配信息。错误的识别牌摆放位置将给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提供错误信息,打乱他的节奏,影响成绩的发挥;其二,运动员信息失控:比如运动员带错号码布、运动员号码布在竞赛中丢失、运动员不按照规定正确佩带计时芯片或佩带他人计时芯片等。

土壤孔隙率:用已知容积(V)的环刀切削土壤,使土样充满环刀,再用天平称量环刀中土壤的重量(m1),在烘箱(105°C)中烘干土壤水分,称量烘干后土壤的重量(m2).再将环刀垂直全部压入土样,将土装入容器(记容器重量为m3),在烘箱(105°C)中烘干土壤水分至恒重记为m4,则

2.4 比赛进度失控,比赛时间不能精确把握

现代高水平的国际田径比赛,对于比赛的进度和比赛时间的把握有更高的要求。为了迎合电视直播,运动员赛前竞技状态的准备,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协同工作,在比赛中要求裁判组对运动员准点进行一检和二检,准时介绍运动员,准时开始比赛,大致时间结束,体现在对比赛进程的有效控制和比赛时间的精确把握。

由图10可以看出,在同一速度下,不同的作用点高度,对单株小麦茎秆的回弹力影响较明显:作用点距地高度值越小,系统测量的回弹力T越大,这与同一品种作物的单株截面直径越大,茎秆强度越强是一致的;在同一作用点处,不同速度下,对单株小麦茎秆的回弹力影响较小。分析可知,通过回弹力T可用来定量的描述同一单株小麦茎秆不同节间的机械强度变化,回弹力T作为评价小麦茎秆机械强度的综合指标是可行的,为农作物茎秆力学特性检测仪器设计及收获机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国际、国内田径比赛进度失控,没有能精确把握比赛时间的事例是较多的,揪其原因主要是赛前编排考虑不足,竞赛节奏把握不好、竞赛信息不通畅,拖延比赛或赛用器材、仪器质量不过关,耽误比赛等,比如2006年8月北京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组撑杆跳高比赛延误的事例(撑杆跳高的立柱横杆托几次被运动员的身体在空中压弯而不能正常进行比赛)。

【参考文献】

[1]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导论.法律出版社

[2] 中国田径协会审定.田径竞赛规则.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3] 童天湘.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哲学研究,1979(03)

[4] 陈程.论我国法官职业道德的制度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5] 燕玉杰,赵广志.谈谈控制论的主要方法[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995(03)

[6] 张思温,沈纯德.中国田径裁判五十年[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7] 王云峰,等.中国田径竞赛裁判工作指南[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标签:;  ;  ;  ;  ;  

田径裁判“失控”现象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