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凸显问题意识论文_李发珍

基于核心素养,凸显问题意识论文_李发珍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小学 737200

摘 要:问题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动力,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渐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因此,在课堂中,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数学素质。

一、改变课堂气氛,营造轻松环境

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改革,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也进行了改革创新。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共同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学生要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与教学安排进行学习。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同时,传统课堂对学生要求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只能认真听,不能讲,教师是一直讲,却没有学会倾听,而且在课堂中气氛十分沉闷。加之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和枯燥性质的学科,致使数学课堂气氛更为沉闷。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要改变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性格上贪玩好动,思维上极其发散,对事情有着不同看法,沉闷气氛的数学课堂只会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在良好的气氛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散自身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思考,而且能勇敢提出问题,在带着疑问学习时,学习效率可以充分提高。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想要改变课堂气氛,就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发展亦师亦友的良好导向,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问、勇于提问。

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想问”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在课堂上十分被动,与教师进行的问题互动,也多半为教师主导。这种问题互动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辅助效果,但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并没有益处。问题意识作为一种主观形成的观念,其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其形成一种习惯,才能够培养出来。所以想要实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就必须要改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落实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足够的课堂主动权、参与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树立起自己的学习主体观念,帮助学生在完成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为他们创造提问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做到“想问就能问”,由此来实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敢问”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在课堂上“敢问”,是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措施。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许多学生因为与教师的课堂地位不对等,而出现了有问题不敢问的情况,这使得学生的学习问题会日益积累,形成学困。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与自己进行互动,由此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和体验,真正地成为课堂主人。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是因为他们怕错。基于对学生学习状态在这一方面的掌握,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同时,弱化对与错在课堂发言中的作用,转而将重点放在“勇于举手、敢于发言”这一教学互动环节上,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善于与教师进行语言、思维互动的学习者,由此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他们的问题意识培养带来支持。

四、设计课堂认知冲突,让学生“要问”

设计课堂认知冲突,让学生“要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予以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就必须要先给学生提问的契机,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问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实现对教师的学习互动。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故意设计一些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冲突的内容,或者是在课堂教学中故意“出错”,给予学生找到问题的机会,从而实现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与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以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养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新课程(小学),2018,(27)。

[2]屈艳萍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26)。

[3]刘海云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J].好家长,2015,(46)。

论文作者:李发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凸显问题意识论文_李发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