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发展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矛盾论文,资本主义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资本主义总是在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这种调节既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动力的内在调节功能,也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对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社会分配关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这种调节有时通过非对抗性形式,有时则通过对抗性形式加以实现的。尤其是后者,往往成为推动变革与进步的巨大动力。因此,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机制,对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经济危机的调节作用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动力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的展开,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调节的过程。当然,资本主义通过危机来进行调节本身则以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这是认识经济危机的基本出发点。根据经济危机的特征,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一是商业周期性危机,主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总体失衡所造成的;二是长期或突发性危机,通常是经济结构总体变动所造成的。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其特殊的矛盾形式和运行方式,无论是商业周期,还是长周期,都显示出一种内在调节能力。从内在运动方式看一切运动都是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由危机前的均衡发展到危机时期的生产停滞、市场萎缩、失业增加,迫使资本主义经济各方面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新的一轮均衡。经济危机迫使现行的生产与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其作用表现在:(1)促进固定资产和技术设备的更新;(2)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3)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每一次大的危机过后,并没有像早期推断的那样,资本主义陷入无力自拔的泥潭之中,而是绝路逢生,出现生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经济增长的新高潮。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调整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把生产社会化推向新的更高水平,必然要求生产关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资本主义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但不断扩大的生产力又迫使它们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一次次的调整,不断扩大资本社会化的水平,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资本主义历史上,其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制关系发生过三次大的调整。
最早的单个资本直接采取资本家个人所有的形式,当单个资本没有力量创建和经营日益社会化的巨大的企业时,便产生了由许多单个资本联合投资的股份资本。股份资本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集合的资本所有制形式代替了单个占有,股份公司代替独资经营,从而打破了个体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约,使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与单个资本的股份资本相适应,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竞争阶段。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在股份资本发展过程中,少数处于优势的大企业为调节生产和控制市场,联合起来形成私人垄断资本。私人垄断资本是资本社会化的较高形式。与此相应,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第二世界大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引起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这样,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高度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集中,要求社会化的管理、调节和监督,要求全国统一的经济协调。于是便出现了由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广泛发展,使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大加强。国家出面制定的各种政策措施,刺激生产和消费,调节劳资矛盾,也可以集中巨资兴建时间长、风险大、获利少但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基础工业和社会必需的公用事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技研究系统和教育网点,培养科技人才、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些国家还试图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来带动其经济的复苏、繁荣。这些措施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某些局限性作了重要的补充,使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三、社会分配关系的调整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社会财富分配的基本结构是简单的初次分配。在这种分配形式下,工人阶级得到的收入仅仅限于雇主支付的极低的工资,生活极端贫困。而且,由于这种分配只在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参与者之间进行,那些不提供产品的人,如老、弱、病、残以及失业者就无法参与分配。如果这些人不能从家庭得到扶助,就得不到社会的保护,被排除在社会财富的消费者之外,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贫富悬殊的痼疾更加突出,加剧了社会矛盾。另外,资本家出于对最大利润的追求,要在生产和分配的过程中实现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的产出,因而不会主动改善劳动条件,改进劳动保护,加强职业教育,而这些是关系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因素——生产者的合理代价。当资本家尚未认识到这些代价对自身的重要性时,资本主义的国家意识到其重要性,并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立法、行政的方法,对社会财富进行第二次分配,即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再分配主要是通过税收和补贴政策实现的。首先,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税收对国民收入的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西方发达国家的所得税一般都是根据纳税人收入的多寡按照一定的累进税征收的,尽管各国对社会公平的要求不同,税率也不同,但高收入阶层往往比低收入阶层承担较重的税赋。表现调节功能最突出的税种是社会保险税,又称工薪税,这是为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提供保障的税种。此外,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实行对遗产与赠予征收高额累进税等其他一些税收政策,以便对国民收入的第一次分配进行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在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之后,利用财税手段,将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再通过行政渠道分配给需要补贴的公民。这样,社会财富发生了转移。补贴的主要形式有:就业补贴、失业津贴、医疗补贴、社会救济和教育保险等等。
资本主义社会再分配关系的调节与调整,从来源看,一方面直接取之于劳动者个人向社会交纳的有关税赋;另一方面间接取之于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这样做从本质上说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长治久安而实施的。但是它在事实上起到了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而且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较稳定的社会条件。
四、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总的趋势是在市场机制运行基础上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前,经济学上自由放任思潮占统治地位。其理论基础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其政策主张是在经济运行上鼓吹自由放任,用看不见的手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30年代爆发的大危机,宣布了自由放任的市场学派在理论和政策上的破产。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其理论集大成者以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凯恩斯主义”为代表。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要解决此矛盾,就应该扩大政府的经济职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刺激社会消费和投资需求,以实现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均衡。
在该理论的影响下,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创立了以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为内容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计划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从而出现了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长达二十余年的“经济繁荣”。
70年代中期以来,从某种程度来讲,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实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新的特征,即“滞胀”。凯恩斯主义理论在对付“滞胀”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于是,自由放任思潮重新崛起,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开始盛行。它们的政策主张主要是弱化以需求管理为手段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更强调以供给管理为手段,国家有限干预经济的模式。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进行重大调整,使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获得新的机会。90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凯恩斯主义又在抬头,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又呈加强的趋向。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再到适度国家干预,基本上是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和选择,但其结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对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大作用。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通过经济危机、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在当代获得了新的发展形式和内容,其结果也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缓解,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但是,基本矛盾的暂时协调并没有减轻其内在的对抗性关系,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化了对抗的程度。
标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凯恩斯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