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BIM是一种三维模拟技术,近几年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化特点能够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接下来,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BIM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有助于安全指导施工、准确快速预见存在的危险信息,制定有效解决方法,保证施工安全。BIM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施工形式,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利用三维模拟技术进行技术指导、安全警示,准确掌控实时信息,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作为计算机数据运算与处理的建筑信息模型,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搜集数据信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虚拟数据成为了可见的三维建筑模型。现如今,BIM技术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能够模拟建筑施工过程、预见施工隐患、制定解决方法。其特点主要集中于:第一,可视化。建筑施工安全控制中,可视性特点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及时反映施工现场状态,便于设计师对建筑主体数据整合,实现了数据信息可视化。施工人员也可以根据设计方案与现场条件进行施工状态分析,极大的保证了施工安全,降低风险影响。第二,数据沟通。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就要做好信息沟通,一旦数据传递偏差就会导致质量受损,延长施工进度。而应用BIM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计算机中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可以看到施工状态,便于信息沟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工作交接,保证数据信息传递顺利、顺利施工以及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第三,预算控制。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划分为多个环节管理,与施工预算的资金状况连接,管理人员在各环节施工结束后BIM技术会建立相关资金链接,确定是否超过预算标准,制定有效解决方法,合理运用资金。缩减预算投入有助于现场检验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这也是安全评价的主要标准。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根据现阶段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效果看,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现场安全管理,存在安全认知薄弱、缺乏监督管理、管理方法滞后等。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的第一要素,也是顺利施工的有效方法,各单位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第一,安全管理方法滞后。以往安全管理以人工管理为主,具有消耗时间长、人力投入高,安全管理偏大,管理人员在实际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多依靠主观意识,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因此,应用BIM技术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务之急。第二,缺乏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中,施工安全成为核心,各参建单位与施工单位缺乏现场安全管理重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施工安全管理不足体现在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效果差、管理体制不足。另一方面,政府单位存在责任管理模糊,影响因素较多使得对建筑安全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给安全管理造成直接影响。缺乏监督管理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隐患较多,缺乏可行性管理方法与处理方法容易引发危险事故。第三,安全认知差。现阶段,大部分施工企业为尽快交工而缺少人员安全重视,施工人员安全认知差,未严格根据施工规程展开。同时,有关安全管理的书面指导文件较少、文件内容缺少精细化落实进而增加安全风险,给企业带来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低。
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安全管理关乎着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是企业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施工企业应将危险行为及时排除,提高现场施工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企业编制安全管理方案,利用BIM技术就可以进行现场施工编制,预见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好安全责任制度划分与执行,强化安全教育与人们安全认知。
(一)科学规划实现立体化
我国人口资源众多,尤其是城市人口数量居多,为满足人们住房需求进而在建筑工程上呈现密集化形式。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新建筑空间审批较多给各区域设计规划带来影响。而通过BIM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综合了庞大的数据信息,防止空间位置准确性偏差,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与科学布局,提高设计效果。结合虚拟项目建设与工程数据信息,对各楼层区域位置准确定位,标记处危险隐患区域。随后,对隐患区域重点分析,标记禁止活动并制定防护方案,保证人们施工安全。BIM技术可以把安全防护的建设与拆除录入模拟施工模型内,有助于后续施工规划与施工进度规划。施工时进行施工人员全过程监督控制与安全评估,做到尽早发现存在的不足。此外,BIM技术可以自动筛选对危险施工的设计与施工,完善设计方案,尽可能的处理各类数据信息,完善施工规划。
(二)科学预设施工
工程设计时,有关企业要求了解工程设计方案,而传统二维设计模式存在沟通效果差、效率低、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且二维设计也无法保证科学化的运用与调节。结合实际工程建筑要求,要求做好工程施工、准确分析,做好模型建设与应用,尽可能展现5D施工管理体系从而满足工程要求。另一方面,造价管理阶段,5D设计模型能够结合要求检查与落实,保证全方位监测,有着较大优势。
(三)紧急事故应对
BIM技术作为三维模型功能,呈现数字模拟化特点,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紧急的演练。对环境紧张感有强烈的感知,有助于提高质量检验水平实现紧急应对。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巡查,确保危险区域警示标志醒目并立即应对存在的风险,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四)云端安全监督
现阶段,已经有单位研发并运行,上传建筑空间结构模型至服务器系统中,管理人员无需亲自投入施工现场中,只要利用服务器就可以观察现场状态,对风险状态拍照上传,各区域施工人员可以看见风险状态、发生未知,制定预防方案与施工注意事项。此外,施工人员能够利用设备终端上传问题并分享至云端,将不同问题综合分析,管理层进行信息汇总制定解决方法;并且其数据也是在云端实现共享。借助云端安全监督能够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节省更多时间与现场问题。
结语
综合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应用BIM技术有助于提高现场施工安全性、促进施工进度、保护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因此,有关企业应积极应用BIM技术应对各种现场问题,科学有效的管理;结合现场状态与施工条件科学布置,尽可能的降低施工危险、排除危险隐患,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石宝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
[2]刘长江.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
[3]凌敏.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居舍,2017(19).
[4]张维胜.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建设科技,2017(08).
[5]何喜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J].建筑安全,2017(03).
论文作者:吕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