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设备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论文_王丽梅

试论电力设备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论文_王丽梅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九龙坡 400039)

摘要:在新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化,如今高频率的用电需求给电力的正常供应带来了新的挑战,现阶段在部分地区还会出现限电的情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带来了不便。但是随着人们对用电需求的不断加大,对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电能的服务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目前的需求,为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急需对配电的各种开关设备内的触头温度进行在线监测,尤其是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可全天候实时有效的监测电力设备、特别是高压电力设备如高压开关柜插接触头、室内户外隔离刀闸触头、电缆出线接头、主变引线连接头等。基于目前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电网的运行实现自动化的监控,提升电网的运行的稳定及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设备;无线技术;温度

引言: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电网的供电负荷日益增加,在安全生产方面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有些频发性事故至今仍时有发生,并且有的变得越来越突出。仔细分析近年来电网引发的火灾原因,不难发现,大部分都是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因此,在火灾发生之前及时、准确地监测电缆、高压触点、开关柜的温度变化并发出预警,使用户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事故或引起火灾就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提前预警,早期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除隐患,电力设备温度的远程无线监测及预警技术无疑是一个既安全又可靠的技术手段,通过对设备温度的实时数据分析和监测,防止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一、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被设定成三个子系统,分别是采集系统、汇总系统、监测系统。三个子系统通力协调工作,实现了电力设备温度的实时、准确、便捷的智能无线监测。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间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是应用于采集系统和汇总系统之间,而通信线缆则是使用在汇总系统与监测系统之间,即一个无形,另一个有形。对应部位的热感应元件将其所监测到的温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传输到汇总系统的总站,总站将会对收集到的所有温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并处理,再将处理完毕的数据信息传输到监测系统的监测计算机上。同时,调节端监测计算机也将收到同样的数据信息。监测计算机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二次处理分析,当处理所得数据结果超高设定的极限值时,监测计算机就会发出警示信号。每个总站可以管理数百个子站,信息量的采集将是非常巨大的。

二、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组成

2.1 采集系统

此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传感器等热感应元件安装在工作中散热不是很好的部分,这就能够时刻地对这部分元件进行温度采集,并能够及时地把消息发送出去。保证采集系统正常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就是交流电,为了保证能够持续的采集信息,我们应该准备太阳能板作为后备电源。

2.2 汇总系统

汇总系统一般是由无线装置组成的,用于收集采集系统传递过来的数据,然后通过该系统传递给总站,再由总站把温度数据传递给当地的监视系统,这样就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的目的,一旦发现温度数据异常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保证了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监测系统

随着监测系统的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系统形式,一种是调节端监测系统,另一种是站级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中的计算机会把传递过来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发出去的同时也存储在了特定的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也方便解决以后类似问题。计算机不仅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存储,还会自动生成报表,能够准确地记录下来温度情况的时间、地点、原因。通过对计算机进行系统设定,当设备某部分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就会自动报警。此外,监测计算机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可以根据单位的需要可以设定任何一个时间段的任何一个部位的温度查询,方便监测人员对设备部件的温度控制和掌握,有利于及时的调整。

三、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特点

3.1 免于布置排线

因为采用了无线传输设备,所以不用布置排线,热感应元件的安装更方便。

3.2 免于经常的维护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都是整体化设计,所以免于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节能

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各个部分均采用节能、低功率消耗设置,同时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更是绿色节能。

3.4 警示系统更完善

当温度过高时,总站智能终端电源,后台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四、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与传统监测的对比

4.1 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

在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中,正因为在需要监测的设备部件上安装了热感应元件,这就有助于事先系统对设备部件实时的准确的连续的监测,并根据每一时刻的温度数据变化来总结出电力设备上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帮助监测人员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了因温度问题导致的设备停止工作的问题,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传统的监测技术主要是靠人力来获取数据信息的,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因为人类自身的生理原因,不可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难免会出现误差,这就会导致电力设备存在潜在的危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4.2 具有较好的预见性

当前这种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其预见性也是当前人类不可比拟的,而且计算机存储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系统存储的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传统的监测技术则需要单独的建立一个存储空间,而且随着存储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查阅起来也不是十分方便的,已经不适应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五、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后台监控功能

(1)热感应元器件所监测的部位的温度能够实时的传递给监控计算机并于显示屏上呈现出来,出现警示温度时的时间及故障位置都会以数据的形式保存起来,保存期限可长达数年。

(2)可设置警示音的类型,如可以以真人语音的形式播报出来或者以文字警示的方式显示到屏幕上。

(3)监测计算机所监测到数据信息可以以年、月、日等为单位用线性图或者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的展现出来,也可以直接抽查或打印出来。

六、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国内外现状

在国外,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自从开始使用以来已经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此种技术不仅仅被应用到电力方面,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人们从传统的监测方式过渡到智能无限温度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种新型监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逐步的在医疗、农业、生产等方面发展。

在我国,真正在电力企业使用这种技术的时间比较晚,随着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从实验到实践的过程。当前,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应用之广自然不必阐述,这种监测设备能够被广泛应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布置线,节省了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起来也十分的简便。目前,我们正在努力使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朝着滴能耗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目前的技术难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智能无线温度监测技术会实现更好层次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围绕基于电力设备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展开研究,给出了总体方案,限于篇幅有限,本研究课题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

[1]高人伯.数据仓库和数据开采相结合的决策支持新技术[J].计算机世界.

[2]任玉珑,王建,牟刚.基于CA模型的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5):56-70.

[3]赵新民.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4]刘克东. 浅议电力设备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1):00216-00216.

[5]张志军. DWJ-2000H(T)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D]. 合肥工业大学, 2008.

论文作者:王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试论电力设备智能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论文_王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