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问题的结构(Ⅰ)_符号计算论文

立体问题的构造(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件一:左手定则

一、界面简介

二、制作过程

1.新建一个画扳

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画板”选顶,建立一个默认名称为“绘图01.gsp”的新文件,窗口中出现的界面就是一个可供创作的空白画板。

2.参数的设定

(1)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 在空白画板的任意位置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O”,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O”。

(2)选中“O”,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的“数量”一栏中输入“1”。 将上述点向右平移1cm得到另一点。

(3)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直线工具”, 用该“直线工具”在“O”点按下,拖至被平移的另一点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直线。 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直线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P”,按“确定”, 将该直线的符号改为“P”。

(4)选中上述被平移的点,打开“显示”菜单, 选中“隐藏点”选项,将该点隐藏。

(5)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圆工具”,在“O”点按下,拖至直线P上的任一位置松手,建立一个圆。

(6)选中直线P与圆的交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整体缩放点”,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整体缩放点”。

(7)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射线工具”。在“O”点按下,在圆上的任意位置松手,建立一条射线。

(8)选中(7)中射线与圆的交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观察角度调节点1”,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观察角度调节点1”。

(9)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7)中射线的任意位置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导线长度调节点”,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导线长度调节点”。

(10)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7 )中射线的任意位置再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磁铁大小调节点4 ”,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磁铁大小调节点4”。

(11)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射线工具”,在“O”点按下, 在圆上的任意位置松手,再建立一条射线。

(12)选中(11)中射线与圆的交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观察角度调节点2”。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观察角度调节点2”。

(13)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11)中射线的任意位置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磁铁大小调节点1”, 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磁铁大小调节点1”。

(14)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11)中射线的任意位置再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磁铁大小调节点3 ”,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磁铁大小调节点3”。

(15)同时选中“O”点及直线P,打开“作图”菜单,选中“垂线”选项,可作出一条过“O”点与直线P垂直的另一条直线。

(16)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15)中垂线的任意位置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磁铁大小调节点5”, 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磁铁大小调节点5”。

(17)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15)中垂线的任意位置再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磁铁大小调节点2 ”,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为“磁铁大小调节点2”。

(18)左键点按工具柜中的“点工具”,在画板的任意空白处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B”,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B”。

(19)同时选中“B”点及直线P,打开“作图”菜单,选中“垂线”选项,可作出一条过“B”点与直线P垂直的另一条直线。

(20)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19)中的垂线上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B的调节点”,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B的调节点”。

(21)选中(19)中的垂直线,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隐藏直线”选项,将该直线隐藏。

(22)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B”点按下, 拖至“B的调节点”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23)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画板的任意空白处再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I”,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I”。

(24)同时选中“I”点及直线P,打开“作图”菜单,选中“垂线”选项,可作出一条过“I”点与直线P垂直的另一条直线。

(25)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在(23)中的垂线上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栏中输入“I的调节点”,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I的调节点”。

(26)选中(23)中的垂线,打开“显示”菜单,选择“隐藏直线”选项,将该直线隐藏。

(27)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I”点按下, 拖至“I的调节点”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3.立体磁铁的制作

(1)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 在画板的任意空白处作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N极”,按“确定”, 将该点的符号改为“N极”。

(2)同时选中“O”及“磁铁大小调节点4”两个点, 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3)选中“N极”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选中点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而得到另一点,再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1”,按“确定”,将该点符号改为“1”。

(4)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N极”点按下,拖至“1”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5)同时选中“O”及“磁铁大小调节点2”两个点, 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6)选中“N极”点、“1”点及两点间的线段, 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选中的点及两点间的线段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而得到另两个点和另外一条线段。将两个被平移点的符号分别改为“2”、“3”。

(7)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N极”点按下,拖至“3”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8)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1”点按下,拖至“2”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9)同时选中“O”及“磁铁大小调节点1”两个点, 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10)将点“N极”、“1”及两点间的线段同时选中,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对象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将两个被平移点的符号分别改为“4”、“5”。

(11)同时选中“O”及“磁铁大小调节点5”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12)将点“4”、“5”及两点间的线段同时选中,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对象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将两个被平移点的符号分别改为“6”、“7”。

(13)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4”点按下, 拖至“6”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竖直线段。

(14)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5”点按下, 拖至“7”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竖直线段。

(15)同时选中“4”及“1”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16)将点“6”、“7”及两点间的线段同时选中,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对象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将平移得到的点的符号分别改为“8”、“9”。

(17)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6”点按下, 拖至“8”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18)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7”点按下, 拖至“9”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19)同时选中“O”及“磁铁大小调节点3”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20)将点“2”、“3”及两点间的线段同时选中,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对象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将两个点的符号分别改为“10”、“11”。

(21)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2”点按下, 拖至“11”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22)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3”点按下, 拖至“10”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23)同时选中“2”及“1”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24)将点“8”、“9”及两点间的线段同时选中,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对象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将两个点的符号分别改为“12”、“13”。

(25)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8”点按下, 拖至“12”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26)左键点按上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9”点按下, 拖至“13”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27)同时选中“O”及“磁铁大小调节点3”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28)将点“12”、“13”及两点间的线段同时选中,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对象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将两个点的符号分别改为“14”、“15”。

(29)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12”点按下,拖至“14”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30)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13”点按下,拖至“15”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31)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11”点按下,拖至“14”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32)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10”点按下,拖至“15”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4.导线的制作

(1)选中“2”、“3”两点间的线段,打开“作图”菜单, 选中“中点”选项,可作出“2”、“3”两点间的线段的中点。

(2)选中“8”、“9”两点间的线段,打开“作图”菜单, 选中“中点”选项,可作出“8”、“9”两点间的线段的中点。

(3)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一个中点按下, 拖至另一中点松手,在这两中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4)选中两中点上建立起的线段,打开“作图”菜单, 选中“中点”选项,可作出该线段的中点。再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导线L”,按“确定”,将该点符号改为“导线L”。

(5)同时选中“O”及“导线长度调节点”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6)选中“导线L”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点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16”,按“确定”,将该点符号改为“16”。

(7)同时选中“导线长度调节点”及“O”两个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向量”选项,可看到两点间划过一道亮线,表示两点间向量被标记。

(8)选中“导线L”点,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按标记坐标向量”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点平移一个被“标记向量”的距离。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17”,按“确定”,将该点符号改为“17”。

(9)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16”点按下, 拖至“17”点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10)选中“2”、“3”两点间线段的中点、“8”、“9”两点间线段的中点及这两个中点间的线段,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隐藏对象”选项,将这些对象隐藏。

5.安培力的制作

(1)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 在空白画板的任意位置作一个点。

(2)选中上述的点,打开“变换”菜单, 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的“数量”一栏中输入“1”, 将上述点向右平移1cm得到另一点。

(3)同时选中这两个点,打开“量度”菜单, 选择“长度”选项,可测量出一个1cm的测量值。

(4)选中“B”、“B的调节点”间的线段,打开“量度”菜单, 选择“长度”选项。可测量出B到B的调节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5)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计算器”选项, 可调出“计算器”界面,从屏幕上点选“长度(B到B的调节点)”的测量值后,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再从屏幕上点选“1cm”的测量值, 最后点“确定”即可。

(6)按住键盘上的“Tab”键,从屏幕上双击上述计算值,调出“度量值格式”对话框,选择“文本格式”后,左侧方框内输入“B =”,右侧方框内输入“T”,最后按“确定”按钮。

(7)选中“长度(B到B的调节点)”的测量值, 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隐藏度量值”选项,将该度量值隐藏。

(8)选中“I、I的调节点”间的线段,打开“量度”菜单, 选择“长度”选项,可测量出I到I的调节点间线段的长度。

(9)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计算器”选项, 可调出“计算器”界面,从屏幕上点选“长度I、I的调节点之间”的测量值后,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再从屏幕上点选“1cm”的测量值, 最后点“确定”即可。

(10)按住键盘上的“Tab”键,从屏幕上双击上述计算值, 调出“度量值格式”对话框,选择“文本格式”后,左侧方框内输入“I =”,右侧方框内输入“A”,最后按“确定”按钮。

(11)选中“长度(I到I的调节点)”的测量值,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隐藏度量值”选项,将该度量值隐藏。

(12)同时选中“16”、“17”这两个点,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距离”选项,可测量出“距离”(16到17的值)。

(13)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计算器”选项,可调出“计算器”界面,从屏幕上点选“距离(16到17)”的测量值后,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再从屏幕上点选“1cm”的测量值,最后点“确定”即可。

(14)按住键盘上的“Tab”键,从屏幕上双击上述计算值, 调出“度量值格式”对话框,选择“文本格式”后,左侧方框内输入“L=”,右侧方框内输入“m”,最后按“确定”按钮。

(15)选中“距离(16到17)”的测量值,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隐藏度量值”选项,将该度量值隐藏。

(16)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计算器”选项,可调出“计算器”界面,从屏幕上点选“B”的测量值后,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从屏幕上点选“I”的测量值,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从屏幕上点选“L”的测量值后,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最后点“确定”即可。

(17)按住键盘上的“Tab”键,从屏幕上双击上述计算值, 调出“度量值格式”对话框,选择“文本格式”后,左侧方框内输入“F=B*I*L=”,右侧方框内输入“N”,最后按“确定”按钮。

(18)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计算器”选项,可调出“计算器”界面,从屏幕上点选“F”的计算值后,点“计算器”面板中的“*”号,再从屏幕上点选“1cm”的测量值,最后点“确定”即可。

(19)选中上述计算值,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距离”选项。

(20)选中“观察角度调节点2”所在的射线, 打开“量度”菜单,选择“斜率”选项,测出“斜率(射线O观察角度调节点2)”。

(21)打开“量度”菜单,选择“计算器”选项,可调出“计算器”界面,点开“计算器”面板中的“函数”,选择“arctan[”,再从屏幕上点选“斜率(射线O观察角度调节点2)”的测量值,最后点“]”,按确定即可。

(22)选中“arctan[斜率(射线O观察角度调节点2)]”,打开“变换”菜单,选择其中的“标记角的度量值”选项。

(23)选中“导线L”点,打开“变换”菜单, 选择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对话框中选择方向中“按标记的角”选项,数量中“按标记的距离”选项,可将上述选中的点平移得到另一个点。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安培力”,按“确定”,将该点符号改为“安培力”。

(24)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线段工具”,在“导线L”点按下, 拖至“安培力”松手,在这两点上建立起一条线段。

(25)选中屏幕上多余的测量值,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隐藏度量值”选项,将这些测量值隐藏。

(26)选择“12”、“13”两点间的线段,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线段标签”选项,调出“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栏中输入“S极”,按“确定”,将该线段符号改为“S极”。

标签:;  

立体问题的结构(Ⅰ)_符号计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