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

陈德明[1]2000年在《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成功地模拟了汇流角分别为90°,60°和30°的交汇及河床响应过程。通过实验发现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相互作用的四种模式,水流对泥石流堆积体冲刷的三种模式以及一种相似的冲刷平衡模式;分析得到了泥石流的堵河判别式;不同主支流流量比对交汇时泥石流沉积地形的影响,不同汇流角对交汇的影响参数以及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机理。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泥石流单一沉积以及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相互作用的前三种模式的动力学方程组,进而分析得到了它们各自的理论解。最后,对理论解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的主要内容有:1.不同性质的泥石流在汇流角分别为90°,60°和30°时的单一沉积实验;2.汇流角分别为90°,60°和30°时不同主支流流量比的交汇实验;3.汇流角分别为90°,60°和30°时主河水流对泥石流堆积体的非恒定冲刷过程及平衡 地形;4.在主河铺沙的条件下,不同主支流流量比交汇时的河床响应过程;5.汇流角为60°时主河流量相同水深不同的交汇地形;6.非恒定流所塑造的阶梯系统(Step-Pool System)。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的四种模式是:1.“顶冲对岸模式”;2.“部分—完全堵河模式”;3.“潜入模式”;4.“掺混并潜入模式”。 考虑不同主支流流量比对交汇时泥石流沉积地形的影响时,提出了“轴线”,“脊线”和 “冲刷角”概念,研究了主支流流量比与冲刷角的关系;提出了研究不同汇流角对交汇影响应考虑的参数——扩散角与“轴线”。 关于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机理,提出了泥石流是一种“流动的固体”,泥石流汇入主河就是一个“活动的丁坝”或者“活动的潜坝”。当发生堵河现象时就形成人们常说的“天然坝”。进而提出了“泥头损失”和“泥头损失系数”概念,给出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过程中“泥头损失系数”与水头损失系数的求解方法。 根据泥石流沉积时呈扇形展开的实验现象,用一维方程组建立起适用于泥石流单一沉积过程中的二维问题,并求出了不考虑与考虑主河对岸影响两种情形下的理论分析解,此两种理论解均得到实验的验证。 在泥石流单一沉积的理论方程和泥石流与主河交汇机理的基础上,建立起“部分堵河模式”,“潜入模式”和“掺混并潜入模式”的水流与泥石流动力学方程组,并求出了三种模式的理论解,进而对泥石流的三种模式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最后,用实验资料对前两种模式进行了验证。

陈德明, 王兆印, 何耘[2]2002年在《泥石流入汇对河流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 ,模拟了汇流角分别为 90°、6 0°和30°时在各种汇流比条件下泥石流与主河交汇及河床响应过程 ;归纳出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的二种模式 ,提出了堵河判别式。考虑不同汇流比对交汇时泥石流沉积地形的影响 ,定义了“脊线”、“轴线”和“冲刷角”三个概念 ,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冲刷角与汇流比的关系式

陈泽硕[3]2016年在《泥石流入汇主河后水—泥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泥石流是山区最常见几种地质灾害之一,泥石流入汇河流,将大量沙石巨砾带入河流,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泥石流入汇主河成灾主要体现在汇流区,轻则淤积河道形成急流或险滩,对河流通航、泄洪等造成影响;重则完全堵断河流形成堰塞坝,造成淹没及洪水灾难。本文以泥石流入汇主河后,汇流区的泥石流运动、输移以及沉积特性为研究内容,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泥石流入汇主河的特点、形式、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然后开展不同条件下的泥石流入汇主河模型试验,获得各参数对汇流区堆积体形态参数和汇流区水位变化的影响趋势,分析泥石流堵河的不同模式及其汇流机理;最后利用动量守恒定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汇流区形成的堰塞体宽度。磨西河泥石流堵塞大渡河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容重对汇流区堆积体的形态参数影响较大,当泥石流容重大于1.7g/cm3时,汇流区才会形成稳定堆积体,随着容重的增加,堆积体尺寸呈线性增加;高流速泥石流能够横穿河床,撞击对岸后折返,溯源堆积;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泥石流的总量越大,堵河程度越严重。根据相似条件,若磨西河再度爆发的泥石流容重大于1.9g/cm3,当泥石流总量达到47.5×104m3时,磨西河泥石流将半堵大渡河;当泥石流总量达到85.5×104m3时,将完全堵断大渡河,试验结果与雨洪法计算结果有较好的适应性。磨西河泥石流为其流域群发泥石流汇合而成,具备再次堵塞大渡河的能力,应注意防范。交汇角被普遍认为是影响泥石流与主河汇流结果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交汇角a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探索泥石流与主河汇流的一般性规律,开展了泥石流入汇主河的概化模型试验。试验表明:直角交汇为泥石流堵河的最有害交汇角,钝角交汇形成的堆积体范围较其他情况小但厚度大;当堵塞程度系数大于0.4时,汇流区上游才出现水位壅高的现象,不同堵塞程度和堵河模式,水位壅高值不同;泥石流容重和总量同样是影响汇流区堆积体形成的重要参数;从实验现象和试验结果分析出泥石流堵河的四种不同模式:①顶冲堰塞全堵、②单向推进局部堵塞、③双向束窄局部堵塞、④潜坝壅堵,各模式出现的几率和存在的时间长度与天然条件下相符。泥石流入汇主河是从较陡沟道进入较平缓的河床,依据Takahashi的泥石流在变坡度沟道内的运动方程,考虑河床阻力以及水流阻力的影响,推导泥石流在河床上的运动距离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汇流区堆积体的宽度。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结果有较好的适应性,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能够为泥石流堵河的前期识别分析提供参考。

陈春光, 姚令侃, 杨庆华[4]2004年在《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泥石流与主河交汇试验的模型相似律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探索了泥石流与主河水流的交汇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交汇口支槽与主槽槽底之间的关系不同,泥石流入汇主槽后的运动形式也不同,大体可分为潜入式交汇和分层交汇2种形式.潜入式交汇中,泥石流龙头速度近似按线性关系衰减,龙头几何特征与异重流不同,它的高度与长度变化较小,横向宽度与长度可用线性关系表达;当支槽有回水时,泥石流头部受到水流的破坏,发生沙、石沉降,形成分层运动.

郭志学[5]2003年在《泥石流入汇交汇区水沙运动特性》文中认为以大容重、高流速、大流量和强摧毁力为特征的泥石流骤然间将大量包含各种粒径(尤其是大尺寸颗粒)的泥沙输入主河,在短时间内改变主河水沙组成及局部边界条件,对主河水沙运动特性及演变规律等都带来重要的影响。在泥石流与主河交汇区,主河水位被壅高,泥石流中固体物质在该区段发生淤积,给交汇区及其上、下游河段一定范围内的河床地形和水流条件带来重大改变,严重时还可能形成堵江坝和堰塞湖,淹没上游农田、铁路、公路等沿江建筑物,造成大范围灾害。当洪水漫过堵江坝时,又可能发生溯原冲刷,而当堵江坝溃决时,会产生大规模的溃决洪水,造成下游长距离超常冲刷,冲毁下游农田和沿江建筑物,形成二次灾害。泥石流入汇问题与山区人民生产生活、经济建设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从学科范畴来说,泥石流入汇主河属于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相互作用问题,对在交汇区复杂水沙及边界条件下主河水流和泥石流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交汇区的水沙运动特性等的研究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泥石流入汇主河后交汇区的水沙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归纳,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诸如水位壅高、交汇区淤积变化规律、堵江临界判别条件以及宽级配非均匀沙再起动等一系列交汇区水沙运动特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六章,现分别简要介绍如下: 论文第一章对泥石流及支流入汇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泥石流入汇主河属于复杂的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相互作用问题,迄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极需结合试验对泥石流入汇后交汇区的水沙运动特性开展探索性的研究。摘要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为探讨泥石流入汇机理所进行的系列水槽试验,包括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试验,西南交通大学试验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试验以及前两家所进行的泥石流堵江试验。本章对各家试验布置、设备、试验内容及观测手段做了说明,文中还对试验现象作了详细的描述,并对试验资料所显示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通过对不同容重的泥石流入汇主河后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的差异的分析发现,泥石流容重是影响交汇区紊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泥石流容重越低,进入主河的流速越高,在交汇区引起的紊动就越强烈,反之亦然。对不同流量比的泥石流入汇试验现象的分析发现,流量比是影响主支流对比关系的主要因素,流量比越大,支流加于主流的作用越强,表现为,在泥石流容重较小时交汇区紊动加强,泥石流容重较高时结构性保持完好,容易形成堵江,主支流量相当时则对不同容重的泥石流都表现为较强烈的交汇区紊动掺混。其次,结合不同交汇角的泥石流入汇试验现象分析认为,交汇角是影响泥石流对主河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交汇角越大,泥石流入汇后对主河的奎水作用越明显,.在交汇区越容易形成堵江现象。此外,通过对不同流速的泥石流入汇后如「区运动变化特性的分析还发现,流速是影响交汇区掺混强度和紊动强弱的主要因素之一,支流流速越高,进入主河时对主河的侧向冲击越强,交汇区紊动掺混越强烈。 论文第三章对各家试验成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泥石流入汇后交汇区上游水位变化的分析认为,受泥石流入汇的影响,交汇区上游水位奎高,其奎高幅度随交汇角的增大而增加,在交汇角一定时则随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对交汇区淤积特性的分析指出,随流量比的增大,交汇区淤积量总体上呈增大的趋势。平均淤积深度具有随流量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表现出与主河流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主河流量越大,淤积物越分散(出现堵江情况例外),淤积深度越小。最大淤积深度出现在主支流量相当时,最大淤积深度点多分布于支槽对岸主河下游侧,当泥石流容重较高时,则多集中分布在支槽出口附近。 论文第四章应用动量原理对交汇区水沙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引入输运率和淤积率等概念,研究了泥石流入汇后流量比和容重比等因子变化对交汇区水沙特性影响的规律,并推导得出可以综合反映泥石流入汇后水位奎高和交汇区泥沙淤积的关系式。此外,对泥石流入汇引起堵江的各种因素所进行的分析指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出,随泥石流入汇角、泥石流与主河的流量比、泥石流入汇总量、泥石流浆体屈服应力等的增大有利于堵江现象的发生,而主河宽度和主河比降的增大则不利于泥石流堵江,泥石流容重和泥石流与主河流速比的影响呈现一种抛物线型关系,即随参数的增大对堵江先有利而后朝不利方向发展。最后建立了泥石流堵江的临界判别式。 论文第五章探讨了交汇区淤积体在主河水流作用下的再起动问题。文中引入泥沙颗粒切点公切线与水平面的交角作为表征泥沙颗粒在床面位置的参量,根据床沙处于不同位置时受力情况,确定颗粒起动的判别条件。结合指数流速公式,推导了与泥沙粒径和位置参量(公切角)相关的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此外,从泥沙与水流相互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可以反映泥沙颗粒对近底处水流结构影响的

龚成勇[6]2009年在《粘性泥石流运动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泥石流运动属于非定常的复杂多相流流动,其运动机理研究是研究泥石流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泥石流学科的前沿性基础理论问题,其研究内容属于流体力学、水土流失、地质学、灾害学、水文学、计算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复合,泥石流运动机理的研究可以为防治泥石流灾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粘性泥石流运动数值分析是泥石流研究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计算方法、软件科学等学科的再次复合交叉,是目前计算机科学在泥石流研究中的新领域,对泥石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泥石流的成果基础上,依托室内试验现象及结果,从粘性泥石流的发生、起动、磨蚀、堆积等相关机理入手,分析粘性泥石流的运动特征,揭示粘性泥石流的运动机理,并以此分析结果建立粘性泥石流的运动基本特征模型的基础框架。为了更好解释粘性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以水力学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推演出了粘性泥石流的运动控制方程,并对其进行简化,给出有限元离散格式和有限元方程的整体方程格式;同样,考虑粘性泥石流浆体与河谷岸坡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粘性泥石流与河谷岸坡之间的耦合控制方程和离散方程格式;最后在利用计算机对粘性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可视化的角度分析粘性泥石流的运动特征,通过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现象和试验数据、理论分析相结合,综合总结出粘性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及其表征这些宏观特征的运动机理。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提出泥石流的运动特征是泥石流运动机理的宏观表征,所以研究泥石流运动特征就是对泥石流运动机理的揭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构建了粘性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基本模型框架;2).通过粘性泥石流室内试验的现象观测初步建立了泥石流浆体的平衡和起动条件;3).在水力学流体力学的基础上,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演出一维、二维的粘性泥石流运动控制方程的有限元离散格式和有限元整体方程格式;并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演出了考虑泥石流与河谷岸坡的相互作用的粘性泥石流与岸坡的耦合方程的有限元离散格式和整体方程;4).在autoCAD2009测试版的平台下,采用实测河谷数据建立河谷三维等高线图,在UG NX6.0测试版下建立三维的河谷模型,并通过ANSYS Workbench V11测试版为网格划分平台建立网格,最后在ANSYS Workbench/CFX V11测试版中模拟泥石流的三维流动以及泥石流浆体与河谷之间的耦合作用。这是泥石流理论研究与计算科学的有机结合的成功尝试,为泥石流研究拓展了思路。

何其多[7]2014年在《大型泥石流汇江诱发灾害链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红椿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以诱发灾害链为主线,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分析了汶川县红椿沟泥石流特征、汇江机理、汇江影响因素;以室外试验为基础,研究了泥石流堵江影响的主控因素,并开展了较为详细的堰塞坝溃坝计算。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红椿沟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通过对“8.14”红椿沟泥石流主沟以及另外三条支沟(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的野外调查发现,研究区泥石流多以碎石、漂石为主,属于夹杂大量石块的粘性泥石流。当研究区的物源条件、水源条件、地形条件充分满足时是极易触发汇江型泥石流。(2)泥石流汇江机制及汇江因素分析。从泥石流汇流运动方式、河流冲刷方式、堆积体等多个方面对泥石流汇流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得出“8.14”红椿沟泥石流堆积体从剖面上看属于推进型,进而堵断河流,同时受水流强烈侧向冲刷,形成局部堵塞;从平面上看看属于堵河型,受水流沿河流方向的冲刷,逐步形成平衡状态局部堵塞。此外,分析了“8.14”红椿沟泥石流堵江影响主控因素。(3)泥石流汇江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分别对堵江影响的主控因素交汇角、流速比与流量比、含水率、一次入汇固体物质总量以及堵江模式分别进行了5组17次物理模拟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泥石流交汇角、一次汇入固体物源物质总量的增大有利于堵江现象的发生,而主河与泥石流的流量比、流速比的增大则不利于泥石流堵江;含水率的影响呈现一种抛物线型关系,即随参数的增大对堵江先有利而后朝不利方向发展;结合多次实验结果,得出堵河基本模式:潜坝堵塞、局部堵塞、完全堵塞。试验推算的流速、重度及堆积体面积等参数与泥石流沟的实际特征数据基本相符,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及可靠性。(4)泥石流灾害链模拟计算与分析。以研究区泥石流为例,对泥石流诱发灾害链(包括泥石流冲击力、泥石流堰塞坝溃坝洪峰流量、泥石流堰塞坝溃坝洪水演进过程)进行详细计算与分析。得出研究区泥石流沟口处冲击力非常大,足以瞬间破坏主河周边环境(如公路,桥梁、房屋等);逐步溃决模型较好反映溃口扩展基本特征,也是与实际溃坝洪峰流量拟合的很好,且在逐步溃决模型计算中取流量系数为0.32、计算时段(△T=600s)比较合理;溃坝洪峰向下游推进过程中,各断面的最大流量、最大水深与距离呈现抛物线型关系,即随着距离增加,先是以快速衰减然后以慢速衰减,而到达各断面的时间与距离基本呈线性关系。

夏远志[8]2012年在《川藏公路南线然乌至培龙段冰湖溃决泥石流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川藏公路南线然乌至培龙段冰湖溃决泥石流和泥石流坝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冰川、冰湖的分布特点。简要阐述了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危害程度。通过对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区域基本概况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对冰湖溃决泥石流坝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重点和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冰湖溃决、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发育环境、活动特点、分布规律、地质地貌状况、水文气候等诸多引发因素的介绍,展示了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查明了然乌至培龙段公路两侧分布有大小不同冰湖131个,大小不同类型的具有冰川分布的泥石流沟67条,有潜在溃决危险的冰湖7个;通过对泥石流影响因素的分析,把然乌至培龙段67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分类计算;通过对泥石流的划分界定,得出了泥石流规模判别公式,并把然乌至培龙段的67条泥石流沟做了规模分类计算;通过对然乌至培龙段几条典型的泥石流沟的简要介绍,分析了冰湖溃决泥石流坝的形成机理及其演变过程,得出了冰湖溃决泥石流堵塞坝的判定条件,建立了泥石流形成的临界判别式、泥石流最大表面流速、冰湖溃决泥石流峰值流量、泥石流最大体积比、泥石流最大输砂率、泥石流输沙总量、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洪水洪峰流量等系列判别条件;探讨了从冰湖溃决、冰湖溃决泥石流形成、泥石流坝形成、泥石流坝溃决、溃决洪水演进的5个系列过程。最后,结合然乌至培龙段冰湖溃决泥石流的特点,探讨了冰湖泥石流坝溃决的综合防治技术,形成了前期系列防治技术和后期系列应急防治技术;结合依托工程实际,提出了冰湖泥石流坝溃决防治的主要原则,并具体介绍了几种综合防治措施。

赵琰鑫[9]2012年在《沟道泥石流运动—淤塞—堵溃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沟道广泛分布。泥石流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制约山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泥石流动力模型的数值模拟已成为研究泥石流的重要手段。泥石流动力学数值模型研究不但可以深入认识泥石流的动力学机理,发展数值模型理论和方法,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反演泥石流灾害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预测预报,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云南蒋家沟泥石流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等典型泥石流灾害过程的实地野外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调研,凝练了泥石流的运动特征和对不同粒径固体物质的挟沙模式,提出了泥石流连续性宾汉体与大颗粒离散体耦合的泥石流数值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典型流域的山区沟道泥石流过程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山区泥石流灾害过程的考察和分析,凝练泥石流的运动和输沙特征,通过深入讨论大颗粒物质与泥石流运动的耦合响应关系,提出将泥石流运动体分成连续性的混合流体和米级大颗粒离散体分别进行动力学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天然山区沟道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思路。(2)以水动力学理论、水沙两相混合流理论和宾汉体模型理论为基础,采用混合流沙量动态变化模式,建立了适于模拟沟道泥石流的二维非恒定泥石流混合流模型。(3)深入分析了泥石流流体特征、地形条件、泥石流组成等因素对泥石流运动特征的影响规律,对各因子对泥石流糙率的影响进行定量的讨论分析,归纳提出泥石流糙率关系式,发展了泥石流数值模型理论。(4)将大颗粒运动视为在泥石流介质中的稀疏颗粒流,通过系统的讨论泥石流中大颗粒受力情况,根据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原理,基于B.B.O.方程,建立了泥石流中大颗粒运动的基本方程,从本质上揭示固液两相流中颗粒的受力特性与大颗粒物质的运动过程间的关系,并依此分析了泥石流影响下大颗粒堆积体形成和垮塌的动力学机理。(5)提出泥石流浆体动力学模型和大颗粒离散体运动模型的耦合方法,建立了泥石流混合流-大颗粒混合双流体模型。(6)采用有限体积法在非正交非交错网格上进行数值离散,采用改进的SIMPLE算法求解建立的平面二维泥石流混合流数值模型,采用适用于大颗粒离散元数值求解的同步动态松弛法求解大颗粒运动模型。模型求解的数值格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适用于山区沟道复杂地形运动过程中缓急流交错的阵性流特征,是稳定和有效的。(7)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对舟曲三眼峪泥石流和云南蒋家沟泥石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泥石流随时间的动态演进成灾过程,泥石流影响下沟道上下游不同区域的冲淤规律,以及大颗粒搬运、堆积和垮塌等复杂动力学过程。

郭志学, 曹叔尤, 刘兴年, 方铎[10]2004年在《泥石流堵江影响因素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对影响泥石流堵江的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石流入汇角、泥石流与主河的流量比、泥石流入汇总量等的增大有利于堵江现象的发生,而主河宽度和主河比降的增大则不利于泥石流堵江,泥石流密度与主河临界堵江流量呈现一种抛物线性关系。

参考文献:

[1].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D]. 陈德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0

[2]. 泥石流入汇对河流影响的实验研究[J]. 陈德明, 王兆印, 何耘. 泥沙研究. 2002

[3]. 泥石流入汇主河后水—泥流特征研究[D]. 陈泽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4].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的试验研究[J]. 陈春光, 姚令侃, 杨庆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

[5]. 泥石流入汇交汇区水沙运动特性[D]. 郭志学. 四川大学. 2003

[6]. 粘性泥石流运动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 龚成勇. 兰州理工大学. 2009

[7]. 大型泥石流汇江诱发灾害链的初步研究[D]. 何其多. 西南石油大学. 2014

[8]. 川藏公路南线然乌至培龙段冰湖溃决泥石流分布规律及形成机制研究[D]. 夏远志. 重庆交通大学. 2012

[9]. 沟道泥石流运动—淤塞—堵溃数值模拟研究[D]. 赵琰鑫. 武汉大学. 2012

[10]. 泥石流堵江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 郭志学, 曹叔尤, 刘兴年, 方铎. 水利学报. 2004

标签:;  ;  ;  ;  ;  

泥石流与主河水流交汇机理及其河床响应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