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韩永强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韩永强

浙江省武林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更好的增强建筑企业竞争力,必须在施工质量上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是土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与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建筑的重要材料,其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水泥种类、混凝土搅拌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混凝土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应当加强施工设计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优化混凝土搅拌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以及混凝土养护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提高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和混凝土的概述

1.1土木工程的概述

土木工程既指应用一些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进行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型活动,也指建筑的对象。而从其基本属性上来看,土木工程建筑还包括三个属性,有实践性属性、综合性属性以及社会性属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土木工程的种类也开始逐渐增多了,而土木工程的也开始变的多样化了,变成一个既要勘测,又要设计建造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学科。

1.2混凝土的基本概述

混凝土就是将一些材料胶结成的一种混合型材料,一般都是将砂石和水进行不同比例的结合,组成一种混合型的建筑材料。现如今,混凝土已经是建筑产业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之所以运用的广泛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的性价比较高,不仅便宜而且来源也很广泛,在使用寿命和抗压上也很不错。

2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因素分析

2.1水泥种类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水泥是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泥的种类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当前土木工程中较为常用的水泥主要为早强水泥和铝酸盐水泥,与其它水泥相比,这两种水泥的收缩相对较大,中热水泥的收缩则相对较小。此外,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过分重视经济利益,为了节约施工成本而选择存放时间过长的水泥或质量较差的水泥,或检测工作不合格,检测方法与检测技术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2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搅拌技术方面,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投料时间、投料量以及投料的顺序都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产生影响,且实际搅拌过程中存在不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重复核算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质量较差;在混凝土浇筑技术方面,当前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浇筑温度与面积过大,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在混凝土养护技术方面,当前许多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不重视养护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能够依据养护标准与要求开展养护工作,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3混凝土质量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混凝土质量也是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因素,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则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而导致混凝土不均匀,在荷载以及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问题;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部分材料由于储藏时间过长或储藏条件较差,导致水泥等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减少,混凝土的强度减弱,在施工时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各种原材料所占比例不科学,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温控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温度的变化就能够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质量。目前出现了很多的温控技术,比如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材料根据一定的比例不断尝试,要保证缩减水泥的用量,或在配比的过程中拌进一定的粉煤灰,粉煤灰能够改变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搅拌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还要加入一些水,水对缩减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也非常有效;在较热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时,要相应地缩减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如果在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温度比较低,就要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在进行模具拆除时,要根据规范和顺序进行,以免混凝土结构温度差异产生过激变化等,在建筑施工时要根据相应的状态来进行相应的选择。

3.2浇筑技术

①在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实践中,这种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比较大,因此施工时必须注重对该结构进行散热处理,散热不及时就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变大,就极有可能导致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要先调整其水灰配比,在浇筑时要选择一定的浇筑模板设备,浇筑效果的连续性才能得到保证。

②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中,浇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想得到保,就要注重墙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浇筑之前,先在浇筑底部浇筑出与墙体相同的砂浆,浇筑的厚度应保持在0.4cm左右,每个浇筑层浇筑间的距离要保持在0.5小时到2小时之间。

3.3模板拆除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混凝土模板的拆除顺序:不同的拆支顺序对于其结构质量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经常产生变形和裂缝的问题,为了应对这种问题,应该先拆除不承重的模板,而拆除的时间也要严格控制,具体时间要根据现场而定,所以要认真记录下不承重的模板,并且标记出相应的位置。一般条件下,当混凝土的强度超过2.5MPa时,就可以拆除不承重的模板。

3.4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就是为了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问题,一般在混凝土浇筑、振捣结束后不超过12h的时间内,这个时候就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覆盖、喷水等养护操作;拆除模板之后,还要对模板进行喷水,喷水时间要超过一星期,具体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效果来调整。在喷水养护时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一般使用覆盖浇水、浸水养护、塑料薄膜等方法,方法的选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除上述养护措施外,在混凝土施工时,如果温度持续一星期以上都在5℃之下,那么就得采取防冻养护措施,比如蓄热法等。蓄热法就是先加热凝土的原材料,保证搅拌后的混凝土在运输、入模、振捣后还有相应的热量,再实施一定的保温措施,就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综合蓄热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混凝土中拌进有效成份的外加剂,外加剂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冻害能力。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所以被大量的运用。

4小结

我国在快速的建设发展中,建筑行业就是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建筑方法,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对于混凝土结构和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期望。但是在实际建造土木工程建筑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秦伟光.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12:193.

[2]聂伯川.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中的应用施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104.

[3]李朔.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关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5,03:134-135.

[4]郎锡娇.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101.

[5]赵鹤.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2:116.

论文作者:韩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韩永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