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念教学与探究教学
◆ 段盼盼 山东省平原五中 253100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并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首先谈一谈自己对概念教学的含义的理解。说到概念教学,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概念,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和形式;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而且它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我们知道了概念的含义,那么,对于理解概念教学就有帮助了。既然概念是抽象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我们一线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而且尽量是学生曾经或者是能够亲身经历的,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进而能应用概念。例如“神经”这一概念抽象、学生感知不到,很难理解,运用比喻法,可实现概念教学形象化。可将“神经”比喻成一条电线,电线外层的胶相当于神经外层的结缔组织,电线内的铜丝相当于神经纤维。
另外,从哲学的观念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我们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到一些生活中鲜明、生动的事实,让学生从建立的形象事实中,利用自己的思维抽象、概括出概念,从而达到了思维的锻炼也建立了自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还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例如讲“蒸腾作用”一节,从生活实例中引入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炎热的夏天里,人们坐在大树下与坐在广场中的太阳伞下相比较,哪种感觉好呢?学生回答“在大树下”,接着问“为什么”,这时学生不知所措。我借助疑问解释说:“因为大树具有蒸腾作用,植物本身蒸腾出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热量,也就是带走了大树周围的热量,所以大树下乘凉感觉舒服些。那么,什么是蒸腾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导入,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容易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进行概念教学,首先要正确理解概念教学的含义,才能正确地表述概念,最终落实概念教学。
那么,概念教学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教学模式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矛不矛盾呢?
首先,概念教学的实施需要探究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教学理念之一,也是近年来我们广大一线教师都在尝试的教学模式。一些科学概念、定义的获得无不是经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实现的,因此学习科学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能动的探究过程,而非被告知的学习。而概念学习又需要学生对概念达到深层理解和掌握并能获得迁移能力的结果,实现这一点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探究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最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能力的培养。所以不能将概念学习与探究学习对立起来。例如,在学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知识:家里养花时总是要给花浇水,把水浇到土里去,那花的根吸收水分后如何运输到茎和叶子呢?这就要学习茎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茎的结构后,由学生回答茎里有导管专门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接着教师举出生产实例:果园的果农每年在果树结果后要对果树的树干进行环割,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植物的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如何运输;同时,让学生再想一想,植物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何排出体外,通过哪些途径排出。学生联系已学的旧知识,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努力思考问题,分小组讨论之后,每组请一个学生介绍他们讨论的观点,并解释为什么支持这样的观点。
其次,探究式教学是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实施手段。
探究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重要概念,而不是我们老师直接将概念告诉学生,它可以很好地促进概念教学。因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是抽象的,课堂设计的探究教学恰恰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学生便于理解的事物,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概念教学的顺利完成,最终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中,通过探究活动——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使学生体会到: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消化的概念。
总之,概念教学与探究教学不是对立的,不矛盾,二者联系紧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掌握概念教学和探究教学的精髓,不能死板、教条,必须准确把握概念教学,将探究教学灵活运用于概念教学中。
论文作者:段盼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概念论文; 学生论文; 抽象论文; 思维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论文; 作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2月总第17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