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资源下构建中学法治教育新格局论文_郭贤梅

基于网络资源下构建中学法治教育新格局论文_郭贤梅

广东省兴宁市坭陂中学 514500

摘 要:网络优质资源在提升法治教育质量与效率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为现阶段中学法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途径,为法治教育的改革构建了新的模式。本文就基于网络资源提出构建中学法治教育新格局,并对法治教育内容、途径、方式方法、校本资源建立四个网络体系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法治教育的资源共享,通过新的模式多途径地开展中学法治教育。

关键词:网络资源 中学 法治教育 网络体系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把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司法部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通了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专业网站,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线上资源中心和支撑平台。学校作为实施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学法治教育面临着变革和创新,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从法治教育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建立和完善四个网络体系来构建中学法治教育新格局。

一、建立法治教育内容网络体系

1.行为规范教育

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切入口,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法律常识教育

普及宪法常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常识的教育,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未成年人的禁毒教育、安全上网教育等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初步建立宪法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加强法治教育的延伸度

以往的法治教育只是安排在初一、初二这两学年,这样就可能因为法治教育延伸度不够而造成对学生法治教育达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把法治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即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

4.加强教师的学法工作

把教师的学法工作纳入学校法治内容建设体系中是一项新举措。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的引路人,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首先必须要求老师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常态化地开展教师学法活动,使广大教师熟知法律法规要求,做到依法执教,学校依法治校。

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协同网络体系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要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种途径的法治教育,拓宽法治教育的途径。因此,要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起法治教育协同网络,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法治教育资源,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社会为辅的法治教育合力。

1.强抓学校教育主阵地

学校作为实施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起着引领法治教育开展和实施的导向作用。在学校内部,要认真开展依法治校,通过制定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要加强学校治安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切实保证师生有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推进青少年学生网络文明行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要深入开展“学生带法回家”等活动,学校印发法治宣传教育材料,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另外,可通过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要加强警校联系,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起法治教育协同网络,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法治教育资源,才能让法治精神的种子从小在学生的心灵生根发芽,并滋养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

三、创新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网络体系

1.坚持用好课堂主渠道

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来传授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思维,发挥课堂教育在中学法治教育中主渠道的作用。同时,要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如: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件,向学生进行公平正义、违法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历史教学要关注法治发展史的教育,要重点讲述依法治国的历史范例;生物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

2.充分利用主题教育

可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防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消费者权益日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教育与法治教育内容相整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

3.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面落实依法治校要求下,要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学校章程、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以及权利救济制度。在校园建设中要主动融入法治元素,利用宣传栏、招贴画、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宣传法律知识、法治精神,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

4.“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要加强学校与司法机关的联系,邀请专业的司法人员上台讲课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电影、图片等,即为“请进来”。“走出去”是将学生带出课堂,在课外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和参加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以案说法、参观少管所等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拓展教育渠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把法治教育落到实处。

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校本资源网络体系

1.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专业网站为法治教育提供了形式生动多样、内容鲜活丰富的法治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质法治教育资源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并且整合形成校本资源体系,建立了校园法治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以专门的门户网站的形式,为学校法治教育提供支持,方便教师获得最新的咨询和授课策略。另外,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教师、班主任个人社交平台进行法治宣传,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教育合力。

2.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学校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对法治教育教学成果的支持和奖励制度;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教育能力,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法治内涵,提升教师群体的法治意识;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学校法治教育提供支持。

3.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法治教育评价机制

基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要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反映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综合性的学生法治素养评价机制。

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学校要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特别是对一些“问题生”,了解这位学生过去犯错误的根源,专门实施个别化的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多“问题生”都已转化,消除了“违法乱纪”的隐患。

实践证明,法治教育基本模式的构建将成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明显特色,能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法治基础。

论文作者:郭贤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  ;  ;  ;  ;  ;  ;  ;  

基于网络资源下构建中学法治教育新格局论文_郭贤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