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超声科 239000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76例,均经病理证实,进行B超检查,通过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增生24例,乳腺纤维瘤20例,乳腺囊肿12例,乳腺硬癌8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5例,乳腺髓样癌2例。本组76例经B超检查后71例,病理诊断76例,诊断准确性93.42%。良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3.57%,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100.00%,良性肿瘤淋巴结转移率低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血流分级低于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是乳腺占位性病变常用的诊断方法,诊断较为准确,是一种优秀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乳腺占位性病变;B超;诊断价值
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示,乳腺肿瘤己成为我国诸多地区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但目前确诊依然依靠病理的检查,因地区的差异难以普及,以此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缺陷[1]。目前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逐步发展,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己有大幅提高,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标准也获得了一致认可。本组研究对本院己经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实施B超进行检查,观察其与病理诊断的诊断率以及良恶性肿瘤的超声区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为占位性病变,其年龄为38-61岁,平均年龄为(43.5±4.7)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41例、右侧35例;良性56例、恶性15例;外上象限38例,外下象限12例,内上象限16例,内下象限10例;患者入院前主要症状为经前期乳房胀痛65例、自摸发现无痛性包块20例、肿物表而呈橘皮样改变2例。所有患者进入此研究均同意再次接受B超的检测。
1.2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患者双臂上举稍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扫查。采用仪器型号GE-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型号为LA523,频率为3-14 MHz,对双侧乳房按一定顺序分别行纵、横和扇形切而的连续扫查。观察其肿块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有无钙化。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应用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血流检测包括肿瘤彩色血流信号分级及频谱血流参数,肿块血流分级采用Adler标准。同时检测患者腋下有无淋巴结肿大。
1.3观察指标
Adler标准:按Adler的半定量方法进行血流分级:III级:血流丰富,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互连通,交织呈网;II级:血流中量,可见一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见几条血管或3-4个点状血管;I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B超诊断乳腺疾病构成
乳腺增生24例,乳腺纤维瘤20例,乳腺囊肿12例,乳腺硬癌8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5例,乳腺髓样癌2例。
2.2 B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结果
本组76例经B超检查后71例,病理诊断76例,诊断准确性93.42%。详见表1
表1 B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结果对比[例]
3讨论
随着妇女逐渐步入社会,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目前乳腺肿瘤己成为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其中乳腺癌己成为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3]。乳腺占位性病变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且随着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变化,目前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4]。
由于良恶性肿瘤的治疗不同,故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5]。目前多半需要进行穿刺或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因其创伤性较大,很难普及。故寻找一种操作方法简便、可重复性强、效果可靠、价格相对较低且诊断准确率较高的方法,对于乳腺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体现出较好的优势。本组研究采用B超检查乳腺占位性病变,并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结果发现,76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71例患有占位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相比,其阳性率为93.42%。
本组研究76例患者中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有71例,其中乳腺增生24例、乳腺纤维瘤20例、乳腺囊肿12例、乳腺硬癌8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5例、乳腺髓样癌2例。其超声检查显示不同的征象:良性占位性病变超声所见,肿瘤单发光滑整齐,肿物为圆形或椭圆形,内部有均匀的弱光点肿物,后方回声明显增强。恶性占位性病变超声所见,肿瘤边界较为杂乱癌细胞排列方式为细小条索状或不规则巢样,部分癌细胞可向乳腺附近脂肪组织中侵袭,肿瘤内部有密集性强回声后部回声明显减弱或表现出衰减暗区的部分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淑丽.B超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106.
[2]吕晓丽.论B超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143.
[3]徐莹.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的病理分析与B超检查的临床对比[J].心理医生,2016,22(3):120-121.
[4]李霞.乳腺占位性病变的B超与病理结果研究[J].饮食保健,2015,(13):137-137.
[5]王蓓艳.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的病理分析与B超检查的临床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43-44.
论文作者:陆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乳腺论文; 病理论文; 性病变论文; 患者论文; 多普勒论文; 超声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