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中军人荣誉制度研究论文_王文君

社会变迁中军人荣誉制度研究论文_王文君

江苏省统计局人事教育处 江苏南京 210013

摘要: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加强我军荣誉制度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军荣誉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我军荣誉制度执行的实效性。当前,社会变迁背景下军人荣誉制度面临着军人荣誉设置制度不尽合理、军人荣誉评审制度不够规范、军人荣誉褒扬制度不够协调、军人荣誉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层面加强军人荣誉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军人荣誉激励制度,激发官兵军心士气,完善军人保障制度,构建有利于军人荣誉生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社会变迁 军人荣誉 制度

军人荣誉制度,是国家和军队围绕军人荣誉的设置、实施、培育、管理和保障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令、章程的规范体系。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以更好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贯彻落实这一指示要求,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军人荣誉制度,既是深化改革强军的应有之义,也是服务改革强军的切实之举。

一、加强我军荣誉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军来说,在军人荣誉制度建设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许多成功的经验。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我军荣誉制度方面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加强军人荣誉制度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军荣誉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一项好的制度,不仅要充分尊重制度设计的一般规律,还要密切结合客观实际。这些都要求制度必须是经过科学设计的,要充分地考虑哪些因素会对军人荣誉感和荣誉观形成产生影响,通过对荣誉制度的研究,有利于启示我军增强荣誉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力求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提高制度设计整体科学性。

加强军人荣誉制度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军荣誉制度执行的实效性。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力不足,也必然会被“虚化”,失去意义。随着我军使命任务的拓展,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随着当代军人自主意识的增强,我军关于荣誉建设的有些传统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合时宜,致使广大官兵对待荣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个别官兵荣誉感不强,荣誉观不够正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军人荣誉制度的深入研究并寻找出切实可靠的对策。

二、社会变迁中军人荣誉制度面临的问题

我军的荣誉制度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发展,是培养和塑造广大官兵革命英雄主义品格的有效法宝,是激发广大官兵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强有力武器,是革命军队优良传统之一,有着许多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的经验和作法。与些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我军使命任务的调整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我军荣誉制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军人荣誉设置制度不尽合理。目前,我军依据《纪律条令》和《军队奖励和表彰管理规定》等设置的军人荣誉设置制度还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地方。如,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军地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关系更加密切,军队的表彰奖励项目与地方难以接轨。军队参与地方建设和涉外任务的表彰奖励项目尚无法可依。对于为军队建设和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地方和国外人员的表彰奖励项目也无明确的规定。另外,在军人奖励项目的设置上,标准和条件比较笼统和原则性,操作性和精确度不足。如“较大贡献”“重要贡献”“重大贡献”如何衡量?最后,我军目前军装上只有资历章,不能显示所取得的荣誉。

军人荣誉评审制度不够规范。我军的荣誉评审制度总体上实现了公平和公正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情况:如对团级以下领导干部实施三等功以上奖励时,没有征求纪检、审计部门意见的内容。存在重奖励轻表彰的情况。对表彰奖励对象进行审核的具体原则和程序、公示的范围都未作明确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缺少国家层面的对军人表彰奖励的权威的评审机构。

军人荣誉褒扬制度不够协调。从当前我军荣誉实施的情况看,军人荣誉褒扬制度有些方面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如,由于军地双方缺少刚性法规制度作保障,人武部在协调民政部门举行仪式向受奖个人家庭送喜报,协调媒体做好事迹宣扬工作时,作用发挥有限。与外军相比,我军荣誉实施的仪式还不够隆重热烈。此外,只规定军人在重要仪式和场合可佩戴勋章、奖章,也不利于使军人荣誉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彰显。

军人荣誉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目前,我军荣誉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的是归口管理。,这样的作法既有符合我军历史传统,又与依法从严治军的要求相符合,但仍有个别环节存在不够的情况。如团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表彰奖励信息数据库还没有完全建立。在荣誉实物和奖金发放及表彰奖励材料归档管理上,个别单位还存在纰漏。对于战时表彰奖励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军人荣誉证章的佩戴使用还缺少明确具体规范。对于诋毁丑化军队形象、侵犯军人权益的行为,还缺少国家法制层面的惩戒措施等。

三、新时期加强我军荣誉制度建设的几点对策

从国家层面加强军人荣誉法规体系建设。随着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出台,应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家层面的军人荣誉法规体系,将军队的荣誉奖励法规纳入国家奖励法规之中。如研究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荣誉法》,从国家立法层面确立军人荣誉的崇高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明确军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进一步规范军人参加各种活动的着装、礼仪和程序,进一步对军人立功受奖、转业、喜报送达和烈士祭奠、光荣军(烈)属挂匾等重要仪式加强统一规范和协调管理等。些外,还要继续细化军人荣誉奖励法规内容,规范军人荣誉奖励实施程序,增强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完善军人荣誉激励制度,激发官兵军心士气。进一步完善荣誉符号佩戴制度,实施军人勋表制度。可以考虑出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勋章奖章徽章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符号佩戴制度》,并设计制作具有我军特色的勋章、荣誉章、军功章、优秀服役证章、重大行动纪念章等配套的奖章体系,并在全军实行统一的奖章佩戴制度。完善荣誉评比机制,科学规范争优评先程序,严格荣誉评定标准和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增强先进典型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完善军人保障制度,构建有利于军人荣誉生成的社会环境。完善军人职业保障制度,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充分体现军事劳动特点的军人薪酬待遇机制。同时还应制定包括军人家庭住房、医疗、休假、社会保险和养老等方面的较为完备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军人享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出台军人家庭救助制度,对困难军人家庭予以政府或社会救助,以提高军人家庭地位。妥善安置复转退役军人,以立法的形式确保军转干部能够享受地方公务员相应职级的行政待遇及生活保障,切实从根本上消除军人的后顾之忧。加大军(烈)属优抚力度,高标准地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坚决维护军人家庭和亲属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社会变迁中我军军人荣誉制度面临着新挑战,我们必须从国家层面着力构建和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细化军人荣誉制度体系,在改革强军中有所作为,为改革强军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兵,《西点军校的荣誉观教育》,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王学军,《改革完完善我军荣誉制度》,人民日报,2016年4月13日

3..叶振华,《军人荣誉感激励方式当议》,军队政治工作,2010年第11期

4..李雪,《对完善军校学员荣誉制度的思考》,政工学刊,2014年第6期

作者简介:王文君,1977年9月出生,男,湖南衡阳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

论文作者:王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社会变迁中军人荣誉制度研究论文_王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