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企业通过一定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能够科学的调动,合理的使用材料,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充分的分析影响建筑施工的因素,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质量的管理意识。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积累到经验,不断得提髙自身管理的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的素质。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充分的做好风险的预防及控制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预防及控制风险,实现工程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风险;风险防范;控制管理
1 关于建筑施工风险的认识
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发生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在其定义里面强调的是随机性,不确定性。有定义我们得知风险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一定存在的;
(2)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使人防不胜防;
(3)风险具有损害性,风险发生后往往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4)风险具有发展性,即风险是发展的,风险随着不同的时间而不同。
在建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发生的风险进行一定的识别,风险的识别要应用有关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等。风险的识别主要是收集发生风险事故的原因,风险的发生带来的损害的大小等。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是风险评估的前提,是进行风险处理的前提和基础。
2 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风险
2.1 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
①地质地基条件:在建筑工程过程中,需要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技术的要求,但有的时候和实际的资料布相符合,差别比较大,有时候造成一定的风险;②水文气象条件:自然天气情况会影响建筑施工的风险,比如异常天气的出现,暴风雨,洪水等会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和施工工期;③施工准备:由于业主所提供的施工现场存在的周边环境等方面人为与自然的障碍或“三通一平”等的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施工的准备工作无法做好,给施工的正常运行所带来麻烦;④设计变更或图纸供应不及时:设计图纸的变更会影响施工的安排,从而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⑤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之外的特殊工艺尤为重要,因为发包人无能够明确采用的规范、标准,在工序的过程中又没能较好地完成统一和协调,影响到工程的结算及验收。
2.2 经济方面的风险
①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设计图纸以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以及工程量的清单都存在潜在的经济风险,必须详细的分解;②要素市场价格:要素市场的价格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也具有影响,其主要包含劳动力的市场、材料、设备,上述市场价格的变化,特别是价格方面的增加,将会直接的影响工程承包的价格;③资金、材料、设备供应: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材料、设备及质量问题或资金的供应不及时都会影响施工企业经济的效益。
2.3 合同风险
在建筑施工的管理中,合同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在合同方面所存在的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的效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合同存在缺陷:建筑施工中所涉及合同条款的不全面、文字的不精炼及语言表达的不严密等,都会导致合同的内容存在着漏洞。例如,合同中存在不具备索赔、保险、风险担保等相应的款项,缺少由第三方的影响导致工期的拖延或经济损失等款项。②发包人资信的情况:发包人经济实力的减弱会导致其交付工程款及履约的能力降低。如果发包人信誉的程度低,则会经常的出现工程款的结算不遵守合约的时间来进行支付的情况。③分包:如果在工程中不能合理的进行分包商的选择或由于分包商违约而无法按时的完成该工程等,导致工程整体的效益受到影响。④履约方面:在施工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如果监理师工作的效率不高,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无法及时的得到解决,或者错发工程的指令都将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及整体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安全方面的风险
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员工的安全责任心不强;②建筑工人的安全意思不强,忽视安全技术的操作规范,不按照规范来操作,以至于引发事故;③建筑施工的时候管理混乱,现场用火管理混乱,引发事故。
3 建筑施工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工程自身的技术难度大,施工的规模大,有时候会在管理上出现风险,对这类的风险的处理方法是风险转移。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一旦工程的质量不合格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给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一般建筑工程中风险的防范措施有:
3.1 建立有效完善的管理体系
从管理层开始建立科学及有效的管理体制,不断的制定及落实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层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企业中的每个部门,每一名的管理人员都能承担起工作责任,可行有效的管理体制是确保建筑工程的有效进行和企业是否能获取最大利益最有效的保证。同时,还应对下属的阶层加强管理与监督,工程当中的某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应将相应的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找出来,以利于有效、及时的使问题得到解决。另外,还要不断的进行对管理理念的优化和学习,及时的采用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将科学民主管理的方式融入到其中。积极的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主观人员作用,确保科学民主的管理化充分实现。
3.2 劳务分包风险的防范控制
承包商用传统的风险控制方法控制的时候,首先把控制的构成分成若干个部分,逐个分析风险的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但是用传统的风险预测的方法使得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不能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面对风险的时候,承包商要求企业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对施工的各个阶段的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在经济学上来说,将单一的问题多阶段化,加以回避,提高决策的效率,将整个过程按照空间,或者时间划分为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将每一个阶段做出决策,将整个问题的目标做好。由于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决策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以后过程的发展,而且依赖于当前发展的状态。所以,各阶段选取不同的决策,整个过程的活动策略和效果随着选取的阶段不同而不同。
3.3 做好施工人员之间的组织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的组织要根据一定的职称组成,员工之间不仅要相处的和谐,而且要稳重。在企业的管理中,人才的管理是第一位的,领导在管人的过程中注重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不可盲目,以免给工程质量带来问题。
3.4 做好施工过程的防范风险
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施工阶段过程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①整个过程的合格决定了工程的最后的合格;②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过程的控制需要项目经理部全部的员工共同努力,齐心协力;③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不得马马虎虎;④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要妥善处理,保证施工的安全。
3.5 防范工程预、决算风险
在工程建设中,防范工程的预决算风险主要体现在:①预算的报表要切实体现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客观的防范市场当中的诡异的变化,将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②收集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所有的变更,包括图表,文件,材料等等。
结语:建筑施工是因素众多、结构复杂、规模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同时又是高风险的工程,因而对风险预防及控制的成或败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效益,建筑企业的生存及可持续的发展。进行风险的管理就要求管理者熟悉与建筑相关的规范,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并且在施工以前对所施工的项目要全面的了解。在实行风险管理的时候,应该进行相对应的细化,在多个方案中反复的比较和推敲,选择一个可实施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春玉,任志香.浅谈工程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J].吉林水利,2015.
[2]张永刚.建筑施工企业常见风险及防范[J].城乡建设,2015.
[3]简化普.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论文作者:何训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风险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包人论文; 阶段论文; 过程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