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用建筑自身的特点
第一,民用建筑中人员太多,一旦引发火灾,消防官兵能否在短时间内将大众人员疏散开是至关重要的。而大多数人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时会更恐惧和害怕,这种心理无疑为消防人员的救援增添了难度。
第二,民用建筑大多数都是高层建筑,如果火势较大发生火势蔓延时,火灾涉及的面积就会扩大,导致救火的难度加大。
第三,民用建筑附近会有许多民用设施,而这些民用设施和电线、电器更易燃,所以遇到火灾时,这样就会加剧火灾的蔓延速度。
第四,如果一些家用电器和常用设施易燃,那么民用建筑中装修材料的选择也会对火势的蔓延起到一定作用。如果装修材料易燃,就会加速火势的蔓延,不利于施救,而且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
2 防火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建材的选择
建筑材料是一项建筑工程开展的基础,同时也对建筑的防火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的建筑火灾成因不难发现,建筑材料的燃烧一直都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没有考虑到工程防火的长期打算而采用了价格低廉、防火性能差的建筑材料。這些材料的燃点普遍较低,一旦遇上明火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火灾。另一方面,有的建筑材料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有毒物质,在燃烧中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释放出有毒的气体,甚至能起到助燃的效果。因此在防火建筑设计中,施工单位通常选用不可燃的无机材料,或者燃点较高的建筑材料有效的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
2.2 结构布局
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中,对于建筑的结构和布局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针对一些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在设计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到如何防治火灾发生,也要预设在事故发生时如何进行损害的最小化。首先,根据《建筑防火规范》对建筑的要求,对于平面和布局要切实的考虑到建筑的具体用途。比如酒吧、商场、学校等建筑场所,不宜设置在高层建筑或者地下三层以下,当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方便现场人员的疏散。而在结构上要发挥好抗燃阻火的作用,通过防火墙、防火隔离的处理有效的减少火灾的发生或者控制灾情的恶化。
2.3 建筑设计中平面布局对防火的影响
平面布局对于建筑防火有一定影响,合理的布局设计,可以降低火灾的出现频率,减少造成的经济损失。高层民用建筑应遵守防火常识,应该从平面布局和布置有效进行防火。尤其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可根据相关规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方案,完善建筑施工平面设计,提高防火能力。对于不同建筑物,可根据情况制定相关方案。现代社会KTV、游戏场所大量新建,这些场所不应该设置在地下层,最好在一层、二层、三层位置。这些场所鱼龙混杂,人员比较多,设备容易出现状况,一旦发生火灾,疏散过程比较慢,很多人不服从疏散指挥,所以不能选择高层建筑,设置布局不能复杂,通道需宽广,门口没有杂物,利于疏通
2.4 防火防烟
防火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注意防火区与防烟区的设置,这方面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给防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根据相关的规定,在低于六米的的房间内应该设置挡烟垂壁,并在不跨越防火区的前提下合理的划分防烟区。长度大于二十米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排烟自然通风,长度超过四十米的疏散走道和排烟设施也应该按照相关之规定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没五百平方米就有防烟分区。
2.5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问题
民用建筑设计中需考虑疏散问题,因为民用建筑人口比较密集,出现火灾问题需考虑安全疏散,火灾发生时,要确保建筑内人员在短时间内快速疏散。安全疏散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重点,设置安全出口,有单独的疏散通道,考虑楼层人数,设置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建筑内应安装灭火设备,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降低对居民的安全隐患,每个防火区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防火区内有足够光照,在楼梯间内张贴疏散路线,居民平时可以了解疏散出口,且疏散出口应分散安置,疏散宽度要足够,最好设置双向疏散通道。
3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民用建筑自身存在的问题
民用建筑设计的本身年代久远,而且大都不符合 现代的消防标准和要求,但是不符合消防标准的设计仍旧在使用中,由于这些年久失修的民用建筑漏洞百出,加上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维修与检查,所以为广大的住户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3.2 民用建筑中消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民用建筑消防系统的完善度是火灾发生后居民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人们的消防意识薄弱,所以民用建筑中对于消防系统的管理不够重视,在使用消防系统时会存在诸多问题,无疑加大了居民的财产安全隐患。
同时,大部分民用建筑的居民根本不注重消防系统的维护,例如自动防排烟、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由于日常的管理不到位,所以这些系统在真正使用时无法进行相关联的运作,所以实用性较差。此外,消防系统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维护,导致民用建筑中的消防系统形同虚设,无法将其消防作用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民用建筑中消防池的设置问题
对于民用建筑中消防池的位置设置存在三种观点:第一,设置取水口,且位置与消防车的吸水高度相应。第二,不需要设置消防池,因为消防水池的位置没有处在消防车的吸水高度内,而且消防水池没有设置室外消防用水。第三,将取水口设置成室外的消防火栓形式。而且高度与消防水车的吸附高度相应,这样可以在火灾发生后,直接从消防水池内取水,并提供充足的水量。
3.4 设置必要的躲避室
民用建筑中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层较高,连消防云梯都够不到的高层住户,消防人员无法施救,这就需要高层居民进行自救。而且楼层越高,施救的难度越大,抢救工作的难度加倍。现在,虽然民用住宅中设有安全疏散通道,但是当火灾真正来临时,能快速、安全的车里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如果能在合适的位置上设置一间躲避室,会极大程度上减轻活在带来的生命安全损失。
3.5 防火墙的设置
在民用建筑设计里,能直接影响建筑物防火性能的唯一条件就是防火墙的设置。一般情况下,防火墙不适宜设置在转角处,特别是L型和U型拐角,而如果想要在转角附近设置防火墙就必须要达到:内转角两侧的门窗之间最近的距离不宜小于4米;如果在相邻的一侧进行乙级防火墙的固定,距离没有限制,但是紧相邻的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水平距离最好不要小于2米。
4 对民用建筑中防火设计的合理建议
4.1 规划合理、安全的消防线路
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迅速撤离失火处,他们一般会选择安全逃生通道、或防烟楼梯、楼梯间等向室外的安全地带转移,这样的疏散方式速度快、安全性高,你留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我们可以在民用建筑中设置合理的逃生路线,这样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人身、财产安全损失,也可以减少人员伤亡。但是消防线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路线简洁明了、易辨别;二、必须要避免逆流现象,并且要考虑到各种突发状况。
4.2 疏散出口的合理设置
居民在逃离火灾区时,由于惯性会朝着熟悉的方向和明亮的地方去,但是这些地方可能会有烟、火阻挡他们前进,然后他们又往回跑,如此反复会使本来就处于极度敏感中的他们,情绪极尽崩溃、恐慌,甚至导致失去理智。所以如果能在民用建筑中设计好固定的、科学的、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会更方便居民逃生且减少人员伤亡。
4.3 安全疏散楼梯的设置
民用建筑中最重要的消防设置之一就是安全疏散楼梯,它也是安全疏散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高效的帮助居民撤离火灾区。如果合理、科学的设置安全疏散楼梯,会极大地减轻人员伤亡,有利于居民撤离,所以要非常重视安全疏散楼梯的设计。需要注意疏散楼梯要设置为两个方向不一致的出口,距离也不能够太近,否则容易产生混乱、踩踏等事件,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相反,如果两个出口的设置方向不一致,而且距离适中,则能帮助居民快速、安全的撤离火灾区。
4.4 疏散门的设置
如果民用建筑中楼层较高,居民密集度较高,安全出口只有一个时,哪怕出口再宽阔,也不利于居民逃生、撤离,相反,如果多设置几个疏散门会更有利于居民的安全撤离。加入建筑防火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不仅仅是工作人员的一种失误,更会对人们造成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4.5 不同方向的走道设置
建筑物种类不同,它们所具备的结构和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消防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不同。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建筑物,它的消防设计应该符合以下要求:保持人字型走道、双向走道以及其他合理有效的走道。这几种走道會帮助居民迅速撤离,减少灾害发生后带来的惨痛损失。
4.6 民用建筑中平面布局的设置
科学合理的设计民用建筑中的平面布局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他可以尽力减少火灾后所造成的损失。为了增加民用建筑中的防火功能,极大程度的降低火灾威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要求来设计。建筑防火设计与建筑的功能需要密切结合,制定和实施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注重民用建筑的平面布局和设置。
5 结束语
在民用建筑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火灾,这需要实际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同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建筑防火的每一个步骤,因为这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如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保持认真端正的工作态度,认真将防火技术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的运用到民用建筑设计中去,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使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梅治桥.有关民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的几点思考题[J].建筑设计管理,2010.10(11)152-153
[2]郑建英.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11(34):547-548.
[3]彭连臣.建筑防火分区设计探析[J].公用工程设计,2010.
[4]吴宇丰. 论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177.
论文作者:管彤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民用建筑论文; 火灾论文; 建筑论文; 居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布局论文; 发生论文; 《红地产》2017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