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古庸路192号 427000
【摘 要】目的:探析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受到不同镇痛与麻醉方法的影响效果,为临床选择可减轻应激反应及术后免疫抑制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8月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静吸全麻组(A组,n = 20)及静吸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组(B组,n = 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皮后(T3)、术后 24 h(T4),术后72h(T5)抽取中心静脉血样,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补体C4水平和生命体征都没有明显变化(P>0.05),随着麻醉和手术的进行,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含量在T2时间点时明显上升,并且高峰出现在T3、T4时间点(P<0.05);T2时间段时,两组的C3明显下降(P<0.05);A组CRP含量在T4时段比B组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镇痛技术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及术后应激反应,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可进一步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等术后康复相关研究。
【关键词】结肠癌;麻醉方式;镇痛;应激;免疫功能
通常情况下,手术和麻醉诱发的应激反应会损害机体,尤其是合并重要脏器病变的患者,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容易使手术和麻醉的风险增加。有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合并免疫功能异常,并且外科手术诱发的应激反应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导致肿瘤细胞转移和生长,恰当的麻醉方式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况。手术创伤可造成病人免疫功能抑制,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增加,严重时可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通过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此类手术时围术期C反应蛋白,补体C3及C4浓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择张家界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Ⅱ级,其中男27例,女13例;体重43.5-78kg,年龄29-80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静吸全麻,B组为静吸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入选标准: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术前未服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③无心肺功能疾病及内分泌疾病。两组的手术时间、体重以及年龄等资料对比无区别(P>0.05),如表1。
2.2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运用0.5mg+0.1g苯巴比妥钠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A组: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心电图(ECG)进行动态监测,给予患者中心静脉穿刺后,对中心静脉压(CVP)进行监测,并输注复方氯化钠;麻醉方法:A组全麻诱导运用2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22μg/kg芬太尼、0.1mg/kg咪达唑仑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设置参数,其中呼吸为12次/min,潮气量为8ml/kg,呼吸比为1:2。B组: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方巾,对L3/4、L2/3进行硬膜外穿刺后置管,将2%利多卡因3ml注入,待存在平面后,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方法与A组一致,然后每6min最佳7-8ml甲磺酸罗哌卡因。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滴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吸入异氟烷,吸人浓度为2.0%-2.5%。但是与A组用量相比,B组的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用量为1/3。结束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静脉自控镇痛,配方为100ml生理盐水+4mg昂丹司琼+100μg舒芬太尼,负荷剂量2ml,维持量2ml/h,PCA0.5ml,Lock15分钟。
2.3采集与检测标本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记录,于麻醉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皮后(T3)、术后24h(T4)以及术后72h(T5)分别抽取两组静脉血液标本,运用免疫比浊法对补体C4、C3以及CRP水平进行测定。
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和X2分别检验组间计量与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3.结果
3.1术前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尿量、液体总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比较无区别(P>0.05),如表1。
4讨论
CRP作为一种急性相反应物质,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中含量不高,细微创伤也会升高血浆中的CRP浓度,但是与手术时间、出血量、年龄以及性别等因素无关。有研究发现,组织损伤部位与损伤大小与CRP浓度变化有关,并且应激状态程度与其含量呈正比关系,是反映手术应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1],所以其含量测定在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早期诊断中得到广泛运用[2-3]。补体作为免疫反应中的一种效应因子,也是存在于动物或者正常人血清中含有酶活性的一种球蛋白,在急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补体在术后疼痛和手术创伤中存在激活现象,补体激活产物出现,降低了血清中的补体含量,并且创伤程度与其降低幅度呈现出正比关系[4]。通过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对结肠癌根治术两组患者血清CRP、C3和C4的含量,可见静吸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各指标的水平均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动物实验的直接证据和人类研究的间接证据都证实,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改善围术期免疫功能,降低远期肿瘤复发转移,而不同的镇痛药物及镇痛技术本身会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同影响。说明不同麻醉方法对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不同,从应激反应角度看,静吸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能够发挥神经阻滞水平,而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在中枢被全麻抑制,其局部镇痛作用完善,肌松作用好,能够使手术对患者的刺激减轻,避免发生麻醉知觉,并且这种外周和中枢的双重抑制能够对手术诱发的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抑制[5]。同时,在术后镇痛中,静脉持续镇痛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措施,能够使围术期营养状态得到改善,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从而提高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6]。
因此,静吸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和术后镇痛技术可有效地抑制了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改善围术期营养状态,能够使术后肠梗阻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可进一步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等术后康复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Tejani NR,Chonmaitree T,Rassin DK,et al. Use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acute bacterial and viral otitis media [J].Pediat Rics,2007,95(8):664-669.
[2] Duclos TW. Func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J]. Ann Med,2007,32(11):274-278.
[3] Volanakis J E. Human C-reactive protein:expression,structure,and function[J]. Molecular immunology,2001,38(2):189-197.
[4] 关开华,卢寒冬,梁安伟,等. 不同麻醉方法及术后镇痛对妇科手术患者 C 反应蛋白及补体变化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89-91.
[5] 徐建国. 成人术后疼痛治疗进展[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3):299-301.
[6] 朱剑宇,荚卫东. 围术期镇痛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国际外科学杂志 ISTIC,2014,41(12).
[基金项目] 2013年湖南省科技厅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10324)。
作者简介:符磊(1975-),男,汉族,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论文作者:符磊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补体论文; 全麻论文; 手术论文; 免疫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