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的培养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培养目标论文,图书论文,CI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图书情报学教育改革是近年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界人士讨论、研究的热点之一。观点基本趋于两种:一是保持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原有特色,即为各图书情报机构培养合格的以采、分、编、典、流等传统方式管理以文献信息为特征的图书馆、情报机构工作人员;二是拓宽培养口径,培养从对文献信息的手工、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管理上升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人才。将图书情报学教育定位于信息资源管理教育,不仅为图书情报单位,而且更多地为社会各部门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
我国图书情报事业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最初的挑战之后出现了整体滑坡,在许多人惊呼图书情报事业怎么了的同时,新的信息环境的出现则加剧了这种挑战的力度。所谓新的信息环境主要是指全世界正面临着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由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的重大转变,信息和材料、能源一起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谋求信息的产业化。在这种新信息环境下,信息作为一种必须加以全面管理的有价值的共享性战略资源必将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而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则使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主要研究文献管理的图书情报学是与信息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学科,从文献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其学科发展的必然性,因此,新的信息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则是机遇。高校图书情报学系的更名虽然不是一种彻底的改革,且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至少是一种标志,标志着图书情报学界培养目标意识的觉醒,或者说是培养目标的改变和重新设置。过去,图书馆学教育阶段有其培养目标,后来的图书情报学教育阶段也有其培养目标,现在,新信息环境下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国内译为首席信息官或首席信息经理、总信息师)应该作为我国未来信息资源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
1 CIO与IRM
IRM(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为信息资源管理,自本世纪80年代始日益成为当代管理领域的新热点之一。据王槐《信息资源管理呼唤中国的CIO》一文指出, 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及管理开发利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致经历了由50~70年代初的信息(I), 到70~80年代初的信息管理(IM),再到80年代至今的信息资源管理(IRM)3个阶段。在信息阶段,人们意识到信息的作用,为了方便对信息的处理及利用,通过数据处理的电子化使信息做到初步的有序化,从事这一工作的管理人员被称为数据处理部门经理(Manager of EDP),属于基层管理人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仅靠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使其电子化,难以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人们对信息的认识进入到信息管理阶段,着重于从技术上加强对信息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远程通信、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等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这时的管理人员被称为管理信息系统主任(Director of MIS ),他们通常都是信息技术专家,在管理层次中处于中层专业管理干部的地位。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再次发现,仅从技术上来努力是不够的,MIS似乎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信息资源管理应运而生。 据美国信息系统专家R.synnott和H.Gruber在《信息资源:80’s 的机遇与挑战》一书中指出,信息是一种必须加以全面管理的有价值的共享性资源,为了将这一共享性资源加以集中管理使其发挥更大效益,负责此项工作的信息资源管理者必须由CIO来担任。也就是说,IRM不仅限于对加工处理有序化后的信息自身的管理,由于信息渗透于社会一切活动之中,因此,就必须对涉及、影响信息活动的各种相关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显然,信息资源管理者正在成为企业与社会的主角,CIO 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而是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的结合体,要在战略决策和规划的高层次上强化信息资源管理,着力开发信息的经济效益。
2 CIO——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与社会现实是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提出将CIO作为信息资源管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设想, 至于这一设想是否具有可行性,我们不妨作如下剖析。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目前全球的社会状况是信息技术迅速普及应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人类正在融入新的信息环境中。“金”字号工程的建设、ChinaInfo(中国信息)工程的实施、 信息产业部的成立等事实都说明了我们国家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在这一进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将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快速、便捷、准确地向国内外信息市场和用户提供其所需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货低质”的现象则普遍存在,正处于从信息管理阶段向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转型时期,对大批高质量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就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而言,图书情报学系的毕业生以往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即便是图书情报单位,用人时优先考虑的也是其它专业的毕业生,而不是本学科培养的毕业生。他们认为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缺乏其他专业知识,对有一定学科专业的人才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的教育要比对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一定学科专业知识再培训显然要容易。而且,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情报机构已经向电子化、数字化、虚拟化方向发展,将成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部门,是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机构,相应地,对其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现实情况使得图书情报系统的对口单位,也不再愿意接收高校图书情报系目前所培养的人才,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跳出图书情报机构来看图书情报学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是整个社会的需要,社会的信息化使得社会中的每个部门都需要信息资源管理人才,而目前高等教育输送的人才并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
由以上的简单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培养传统文献信息管理人才的图书情报系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抓住时机进行自身的深刻变革,打破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界限。不仅要继续为图书情报部门培养需要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来拓宽专业教育的内涵,培养面向社会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近年来,高校各图书情报系纷纷更名,虽然从文献管理向信息资源管理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搞好图书情报教育事业并不是仅靠改一下系名就能做到的。首要的一点是培养目标的重新设置,只有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确定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结构等等,重视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则是当今之使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来培养中国的CIO人才。
3 培养造就中国的CIO人才
在中国,并非所有的人都了解CIO的作用及其应处的社会地位, 要让更多的人了解CIO,使我们培养出的CIO人才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树立起CIO的良好形象。这一形象的树立,其根本在于对CIO人才的素质培养上。况且高等教育不仅要传输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方法、能力,也就是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楚CIO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Ron Ponder是AT&T公司(解体前)的高级副总裁和十几个首席信息官(CIO)的负责人, 他曾经告诉记者:随着我们转变到一个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公司正变得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策略来满足客户,这种新的竞争形势很快成为公司基础结构的一部分,由于CIO所处的位置, 他们的洞察力会成为晋升到高级领导层的主要因素,关键决定因素是CIO 如何利用业务洞察力技巧和信息技术知识及专长制定出业务策略使公司走向成功。
显然,国外对CIO人才的要求至少是:较强的洞察力、懂业务、 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有专长、能制定业务策略、能领导公司走向成功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中国的CIO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1)基本素质。包括:①出色的领导才能。在企业中,CIO通常为副总经理级别,直接对最高经营决策者CEO(Chief Execution Officer)即总经理负责,作为企业的高层决策管理者,CIO 应是出色的管理专家,有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②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好的文案写作能力。作为高级信息资源管理者的CIO应善于捕捉信息,开发利用信息, 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并以独到的见解提出可行性方案,尽量减少失误,这是对CIO最基本的素质要求。③竞争意识,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我国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是工商企业信息管理资源管理人才。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要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投入到竞争中去,有竞争才能有生存。④高尚的职业道德,即敬业精神。一方面要严守机密,具有职业节操;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经验,能充分显示CIO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⑤广博的知识面。 信息是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涉及各方面。因此,宽广的知识面、多维的视野对提高CIO的综合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2)工具素质。这里的工具我们特指外语、数学和计算机。 有了外语这个工具就能够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以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经营及管理经验。 正如Bill Gates (比尔·盖茨)所说, “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信息就在你指尖),计算机已经成为信息社会里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工具,CIO 也必须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就其培养而言,则必须经过必修课的正规训练。
3)专业素质。是CIO人才特色素质的核心。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系主要应通过开设专业必修、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这是目前图书情报系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工作。图书馆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曾讨论确定了12门图书馆学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的设置对当时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现在看来其内容却过于陈旧。 培养CIO人才专业素质的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至少应包括:信息资源管理概论、信息资源管理学方法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应用软件、信息用户研究、知识产权、公共关系学、办公自动化、应用文写作、大众传播学、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学、信息政策研究、企划与策划等。其中,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课程的结合将为新的课程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4)第二专业素质。我们提倡CIO要具有第二专业素质,在实际工作中,对自己经常涉及到的某一类信息资源,如果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就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第二专业的学习态度上,不能只满足于大概了解,而是要熟悉学科前沿的发展情况。第二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辅修、双修外系的课程。第二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CIO人才在信息产业各部门中的适应性。
4 几点建议
新信息环境下的图书情报学高等教育必须改革,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培养合格的CIO人才有一定的难度, 现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讨论:
1)教育者观念的变更。目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将成为主流,教育者应该有目标意识。
2)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 原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起到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作用,应再次召开系主任联席会议重新确定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核心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各院、系已设置经济、管理、 信息技术及相关课程,但往往是由本系教师仓促研读之后,再现炒现卖给学生,而且教师也缺乏实践经验,这样得来的知识常常比较浅显。建议适当聘请外系教师或实践经验丰富之士,并尽快培训本系教师。
4)注意能力的培养。依照CIO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避免培养出一群只会记笔记、背笔记、考高分的书呆子,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例如到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尽量作出规范化训练。
5)招生文、理兼收。 目前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最多的主要是工业企业和政府部门。我们培养的CIO 人才除具有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某一专业知识,这样才能针对企业和政府的实际情况提出高质量的可行性方案。考虑到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实际情况,建议文、理兼收。
6)加大国家宏观管理的力度。 在借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在我国设立总信息师职位,与“三总师”并行,国家实施总信息师的考核认证制度。
在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带来的新的财富、新的生产力越来越受到众人的瞩目,CIO 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全方位信息化的产物。中国的经济要发展,必须培养造就一批中国的CIO人才, 时代呼唤中国的CIO人才。在此之际,我们应该抓住契机,不断变革, 拓宽专业口径, 设置新的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中国的CIO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