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

房玉林[1]2003年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是地处金沙江中游,涵盖四川省攀枝花、西昌以及云南省楚雄州部分地区的生态亚区。其主要生态特征是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一年中分为明显的旱季(11月—莅年4月)和雨季(5—10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近年来,在葡萄酒市场持续扩大的影响下,该地区已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之一。 为提高葡萄酒质量,该地区引种了广适性优良欧亚种(V.vinifera L.)酿酒葡萄品种以改变目前品种单一的现状。但在常规栽培方式下,该地区的葡萄成熟期正处于雨季,真菌病害发生严重,使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难以达到潜在的成熟度。 如何使葡萄浆果避开雨季成熟,是该地区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该地区气象因子的分析,认为不适宜的降水分布是该地区葡萄生产的最大限制性因子,但其旱季中具有生产优质葡萄和葡萄酒的基本生态条件。因此,探索葡萄产期调节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栽培方式,对葡萄的生长发育进行人为的控制,使其果实在干旱季节成熟,不仅能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调节葡萄酒,特别是新鲜葡萄酒的上市季节。这对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大规模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至关重要,具有深远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酿酒葡萄品种的常规引种栽培、延迟栽培和促进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初步认为延迟栽培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适宜发展的葡萄栽培方式。在该方式下,葡萄可推迟到11月中旬采收。由于避开了雨季成熟,浆果的质量有较大提高,同时病虫害发生显着减少,为实现生态型葡萄栽培,生产有机葡萄和葡萄酒奠定了基础。 同时,对葡萄产期调节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如芽体的休眠规律、冬芽休眠与冷温的关系、化学破眠物质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1999年在西昌葡萄试验园进行了以美引酿酒葡萄品种梅尔诺(Merlot)、真芳德(Zinfandel)、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优系8804为试材的常规引种栽培研究。8804具较强的抗真菌病害能力,其它品种较差。赤霞珠果实成熟度一般(可溶性固形物达17.5%,成熟系数M为15.9),真芳德较差(可溶性固形物达14.5%,成熟系数M为8.7)。均不能用于生产优质葡萄酒。在常规栽培条件下,广适性欧亚种酿酒葡萄品种不能在该地区获得良好的成熟度。 以叁年生真芳德和梅尔诺为试材,2000年在西昌葡萄试验园进行了延迟栽培方式的研究。摘除一次花序,对新梢分别在花后20、40、60、80d进行(留3一4芽)修剪,逼迫冬芽萌发,形成新的树冠并开花结果,完成植株的年生长周期。结果表明:在延迟栽培条件下,真芳德具有较强的冬芽副梢结果能力。两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可推迟到11月上中旬。在各处理中,延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最大值(梅尔诺和真芳德分别达到21.2%和20.5%,对照为17.6%和17.4%)和总糖最大值(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6叭和35叭)均出现在花后60d的处理中。各处理滴定酸比对照增高;出汁率随处理时间延迟而降低。延迟栽培最大单株产量出现在花后60d的处理中,真芳德(2 080留株)和梅尔诺(1210留株)分别达到对照的50.7%和45.7%(理论最高产量分别为534.6kg/667扩和3lx/667澎)。两品种花后40、60和sod处理的果实黑痘病和白腐病的发生均低于对照。冬芽副梢成熟度良好。结果表明,延迟栽培能够有效调节葡萄成熟期并改善原料质量,但同时也造成产量的下降和生产周期的加长。 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梅尔诺、黑虎香(Fox)、霞多丽(C hardormay)和佳美(Gamay)四个品种分别在10月初、10月中旬、11月初和11月中旬进入生理性内休眠;约在12月初、12月中旬、1月初和12月中旬进入生态休眠阶段(萌芽率>5O%)。休眠期中葡萄新梢的淀粉和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淀粉含量上升,总糖含量下降;随着内休眠解除,总糖上升,淀粉下降,二者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霞多丽枝条在冷温处理(3oC下0,480h,960h,144oh,z92oh)和药剂处理(12%CaCNZ,4%Dormex,3%硫脉)下,萌芽率随冷温处理时间延长而增长,但随着处理时间的持续加长,冷温效果减弱,Dormex和CaCNZ催芽效果下降,硫脉不敏感。对照萌芽率<50%。霞多丽的冷量(夕℃)需求在144Oh和96Oh之间。 在室内条件下,以CaCNZ(0,12%,16%,20%)、Dormex(0,1%,2%,3%,4%)、硫脉(0,1%,2%,3%,4%)处理黑虎香和霞多丽葡萄的双芽枝条的结果为,在萌芽整齐度的指标上,CaCN:优于Dormex和硫脉,但其最大萌芽率之间差别较小。对单一药剂,促进萌发效果随药品浓度而增加,但最大萌芽率没有差异。 田间促进栽培研究于2001年10月一2002年8月在攀枝花进行。处理药剂及其浓度为16.7%CaCNZ、0.5一2.0%HZCNZ、0.5一2.0%HZCNZ+l%吐温80、KN03+0.5一2.0%HZCNZ+l%吐温80。,处理时期为12月25日、l月10日、l月25日(KNO3在10月15日、30日处理)。最佳处理时间是1月10日:最佳处理组合是1.0%HZCNZ+1.0%吐温80,霞多丽、佳美、梅尔诺、黑虎香分别提前萌芽16d、13d、lld、4d:提前成熟17d、13d、14d、6d;提高萌芽率4%、12%、17%、9%:芽眼成枝率提高40%、29%、37%、12%;提高果枝率为9%

房玉林, 陈书霞, 李华[2]2005年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休眠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4个酿酒葡萄品种梅尔诺 Merlot 、黑虎香 Fox 、霞多丽Chardonnay 和佳美 Gamay 分别在10月初、10月中旬、11月初和11月中旬进入生理性内休眠;约在12月初、12月中旬、1月初和12月中旬进入生态休眠阶段 萌芽率>5 0 % .休眠期葡萄新梢淀粉和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随着休眠程度的加深,淀粉含量上升,总糖含量下降;随着内休眠解除,总糖上升,淀粉下降,二者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在该地区打破葡萄休眠,实现葡萄避雨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D]. 房玉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休眠规律的研究[J]. 房玉林, 陈书霞, 李华.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标签:;  ;  ;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方式及休眠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