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分析——以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以人论文,新教材论文,高中语文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贵州省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开始全面铺开,迄今已经进行两年有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感到教材的编排和目前教师的教学都存在一些不足。
一、新课标对小说教学的要求
文学作品教学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而小说是文学作品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新课程实施以后,“新课标”[1]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全面把握,要求加强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我们可以把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整合为小说的教学目标,归结为以下几点:
1.在阅读与鉴赏的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二、新教材的改变
看起来“新课标”对小说教学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但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会很容易觉察到,这种教学目标高标准的背后却是令人尴尬的教材对小说的“轻视”。
新课程实施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基本是四分天下有其一,虽然那时对小说的“生理解剖”式的分析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人们对不少传统篇目仍能记忆犹新,而且也滋养了几代人。新课程实施以后,新课标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全面把握,对经典文学作品教学力度的要求有所加强,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但纵观近年新课标实施后的新教材和各省高考试卷,小说教学实在不能承受教考之“轻”。
先说教学,小说教学在“必修”阶段有被弱化的倾向,在“选修”阶段更有可能被彻底边缘化。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必修阶段五个模块96篇(首)文章,只选了《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等6篇小说。
课标和考试说明规定,要教考鲁迅的《呐喊》,而五册书中没有一篇选自《呐喊》的小说。课标和高考说明还要求,要教考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而五册书中只选了《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而《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没有选进只言片语。课标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茅盾的《子夜》、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契诃夫的短片小说、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等,更是在“名著导读”中难觅踪影。
选修阶段,本来有两门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由于难教和高考不考的关系,在实行课改较早的地区也鲜有真正开设这两门选修课的。
再来说说高考,在2005年全国各省命题的16套语文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材料没有一篇是小说;2006年全国17套试卷依然如故,高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成了散文一统天下。2007年全国18套试卷也只有宁夏海南一家考查了小说的阅读(《林冲见差拨》);2008年全国18套试卷对小说阅读的考查有所改观,但也只有江苏、广东、浙江、海南(宁夏)四省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选用了小说,另14份试卷依然坚守着散文的领地而岿然不动。
三、小说教学的现状
在高中阅读范文中,小说以故事性强,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深刻性赢得大家的普遍喜爱。小说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丰富其情感体验,完善其人格修养,升华其人生境界,深化其对民族、国家等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小说教学的意义不可谓不深远。以上两点看似已经为教师教好小说做好了可能性的铺垫,可惜,高中小说的教学现状确是不容乐观。小说教学看似热闹的背后是学生阅读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容作“一望全知”状,老师在讲台上对要讲的内容作“石破天惊”状,但其实学生与老师都在轻视或者无视文本,犯着“人知我不知”和“人云亦云”的错误。这早就是高中小说教学的普遍问题。高中小说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
首先是教材系统中关于小说的知识陈旧的问题。教材对小说文体知识的归纳还是非常的传统。小说知识的教学应介绍与小说的文体知识和与小说鉴赏相关的知识,但是教材中选用的这些小说知识或停留在对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的组成部分的关注上,或者依然以作家研究为中心,不能及时反映文学作品研究、读者和接受研究的理论成果。陈旧的小说知识不利于学生学习、鉴赏小说。
●教材对小说形象的鉴赏常常提出的是侧重于技术分析层面上的要求。所谓技术分析就是运用情节图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描写的知识图式(人物描写就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就是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对小说进行从抽象的语言到抽象的意义的分析。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种技术分析式的要求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考,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小说形象进行再创造的兴趣,学生仅仅只能把鉴赏活动当做一种语言解释的游戏。也有教师注重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就是运用诵读和感悟的方式从整体角度全面理解文本内容,但是又缺乏必要引导,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只停留在感受体验的层面,无法批文入理、深度阅读。
●小说主题的提炼仍然在某种精神专制的钳制下,表面上看起来这种钳制是松动了,但是只要深入思考一下,其实“孙悟空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原先是揭露封建大家族的奢华腐朽的生活,叛逆青年对封建统治阶层的反抗,现在是欣赏宝黛爱情故事,但是我们忘了鲁迅曾说过,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哲学等其他文化角度进行阐释,起码我们应该要教会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迷信教参,这样,我们才会有其他的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社会的文本解读。另外,含蓄和含混本身就是文学话语的特点,小说文本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小说的主题也应有多种理解方式。
●精神专制的主题诠释痼疾尚未治愈,我们的教育学权威又在鼓吹西方的读者中心论,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读者主体绝对化,完全漠视庸俗主体性自留。于是我们就常常从全国各地的课堂上听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违背文本主题的奇谈怪论,什么《愚公移山》中老翁的行为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啊,《林黛玉进贾府》庸俗说来就是看贾宝玉如何“泡妞”,《祝福》中的祥林嫂悲剧告诉我们,在职场中一定要有抗打击的能力等等。
其次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文本意识。文本解读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前提,其对教学的重要价值早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文本解读在现阶段仍是许多教师的软肋。原因一方面是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参依赖和对通行解释的迷信,另一方面是教师语文素养的欠缺以及潜心钻研的不足。反映在课堂教学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1.视听娱乐式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运用,教学再不是“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走天下的局面”。然而,许多语文教学也就渐渐迷失了自己,蜕变成了视听的娱乐课。语文课上投影如诗如画,宛如仙境;音乐婉转悠扬,美妙动听;动画惟妙惟肖,精美绝伦。课堂上,教者指挥若定,行云流水;听者赏心悦目,如痴如醉。这样的教学既无朗读感悟,也无咀嚼鉴赏;学生享受的是“视听”的快感,淡漠的是“读悟”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视流光溢彩的画面,听心旷神怡的乐曲,课文的美妙尽入眼耳;然而,语文课的“悟”在何处,“文”在何方?
2.散点辐射式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把阅读的文本当做教学的话题,凡是与文本相关的知识、内容都尽量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课堂的容量和所谓拓展的知识面是增加了,而文本却沦为引出其他知识的媒介。因而,在教学时,师生关注的不是文本,而是文本之外的内容;教师基本上忽略了对文本的教学引导,学生也放弃了对文本的感悟与鉴赏。有位教师在执教小说《祝福》时,是这样设计的:①学生阅读课文后谈谈自己对小说中人物的看法(约10分钟);②续写小说(补充另一个情节)并展示、评价(约15分钟);③学生对教师所发的一篇删掉了结尾的小说添加结尾(约10分钟);④学生又欣赏一篇同为表现群众麻木不仁的鲁迅小说(约10分钟)。整节课的教学,对文本的解读仅仅用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进行所谓的拓展训练。在这里,文本的价值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3.蜻蜓点水式
在教学中,阅读仅仅是走过场,只求“读过”,不求“读懂”,更不求“读透”。就如同在团体旅游时的游客一样,只求到此一游,拍个照留个影而已。他所看到的只是景物(文章)的外形,至于景物(文章)的神韵自然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心”赏与内化了。有位教师在进行《阿Q正传》的教学时,居然只让学生预习一遍然后就开始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价及提炼作品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文章内蕴丰赡,倘若没有反复的品读,那么所有的分析、理解都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4.廉价人文式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核心性质定位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定位使得语文教学的改革顿起波澜。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走过近乎纯“工具”的道路,当“人文性”被定位于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时,语文教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文性”泛滥。“人文精神”顷刻间成了语文这道菜必不可少的食盐,一节语文课如果不能体现一点或相关或不相关的人文精神,那么,这节语文课是绝不可能得到好评的。语文教学自然就产生了《斑羚飞渡》中斑羚舍生取义的“超人文”,就创新出《宋定伯捉鬼》中的“鬼”比宋定伯更诚实的“反人文”,就滋生了《大自然的语言》中我们要热爱环境的“空人文”,以及形形色色的“伪人文”。
课改还将继续深入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改的一名实践者和见证者,我觉得我们都应该负责任地时时对我们的行为进行自我监控,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减少我们的教学失误,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人和塑造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