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置分层给煤器的技术分析论文_樊雄伟

中国神华神朔铁路分公司综合段 陕西 神木 719300

摘要:某公司动力分厂共有2个锅炉房8台锅炉,其中有2台蒸汽炉,5台热水炉,均为链条炉。1号锅炉房有1台蒸汽锅炉及2台供暖热水锅炉,2号锅炉房有2台供暖热水锅炉。但由于长时间使用设备严重老化,设计结构落后,生产效率低,热损失大。虽然在此之中,采取了许多的管理措施与改进手段,但因设备本身设计落后,使得改造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提高热效率,减低灰渣含碳量,节能减排降耗,本文主要就锅炉设置分层给煤器的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定的改造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锅炉;分层给煤器;分层给煤技术;

1 分层给煤技术原理

锅炉分层给煤技术是采用机械筛分的方法,利用原煤在进入炉膛前是煤层形成下大上小的分层。在这里颗粒煤之间的间隙得以保留,可减少煤层通风阻力。增加单位面积的通风量,并且使煤层通风均匀,可有效避免炉排上出现火口和燃烧不均匀的现象,能显著提高,火床热强度和每层的燃尽速度。

1.1工作原理

(1)应用于采用闸板式给煤方式的正转链条炉的锅炉,是利用拨煤辊和筛分器相结合,使进入锅炉的块煤达到分层和改善煤层均匀度及通风率的目的。

(2)当煤从煤仓经溜煤管下来,煤靠自重进入到拨煤辊上,经辊转动,将煤拨到筛分器上,而直径大于10mm的煤块被筛分出来,沿着倾斜的筛分器将煤送到了炉排的最前端,铺在炉排的最底层,随着炉排的不断运行和煤的不断下落。

(3)后面经过筛分的直径小于10mm的煤直接下落在了炉排前端落下的大煤块之上,从而达到分层的目的,使煤层疏松,减少了通风阻力,增加了通风面积和通风量,并使煤层均匀,有效地避免了炉排上出现火口和燃烧不匀的现象,显著地提高了火床热强度和煤层燃尽速度。

1.2 分层给煤技术特点

(1)分层给煤器由于设置了湿煤搅动辊不仅可对湿煤进行强制搅动,还可将冻煤块有效破碎,改变燃煤靠自重下落为自重加机械疏导式下落,避免了燃煤在煤斗内的沉积和粘棚,无论煤质多么恶劣,下煤均连续流畅,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给煤装置惧怕使用湿煤和冻煤的顽症。使得给煤平稳,故障率低,功率消耗小。

(2)由于煤闸板采用的是倾斜式设计,且下部挡煤处采用的是圆弧式结构,大幅度减少了直式煤闸板经常出现的被大煤块卡住的现象。该设计可使粒径大于150mm的燃煤及异物顺利通过。

(3)两次筛分,一次将大块煤筛分到炉排中央,保证炉排两侧的煤粒度较小,改善侧密封工作环境,延长密填充块寿命;另一次筛分使炉排上的煤层颗粒度呈现下大上小分布,且疏松平整。

(4)减少漏煤量,通风性好,燃烧充分完全,使炉渣含炭量大幅度下降,降低了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通风阻力一致,防止风口的产生,减少漏风量,降低了排烟损失,从而提高锅炉效率,同时也提高锅炉的出力。

(5)由于炉排面燃烧时保持平衡,免除司炉人员捅火的繁重体力劳动,为锅炉运行自动化创造有利条件。

(6)由于分层燃烧,通风性良好,减少了通风阻力,降低了鼓风机功率消耗,节约了电能。

(7)由于燃烧完全充分,运行平稳,降低了锅炉的原始排烟浓度,又无局部高温,防止NOX大量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三辊式分层给煤装置

分层燃烧技术历史发展已有十年,因其能在正转链条炉上实现分层燃烧,使整个燃烧过程更符合链条炉的结构特点,燃烧效率更贴近燃烧理论的三个要素,从而不断的可以提高和发展。

2.1 三辊式分层给煤装置结构示意图

①下煤斗;②湿煤搅动辊;③防漏煤板;④移煤转辊;⑤炉排;⑥一次煤闸;⑦拨煤转辊;⑧筛分器;⑨二次煤闸。

2.2 三辊式分层给煤技术特点

(1)可根据煤种及粒度的变化,随时切换可变形组合式筛分器的结构及炉排上的布煤方式,将各种工况下的燃煤效率调整至最佳。

(2)当使用颗粒度差异明显的原煤(大至100毫米以上,小至3毫米以下)时,将可变形组合式筛分器切换成渐扩渐缩式,又称梳齿式。

(3)当使用洗粒、洗末和煤面较多的燃煤(小于3毫米颗粒大于60%)时,将可变形组合式筛分器切换成波峰波谷式,又称垄沟垄台式。

2.3波峰波谷式布煤特点

①其上表面的展开长度,较炉排的实际宽度增加30-40之间,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使更多的燃煤接受炉拱的辐射热。

②形成一个全炉排上都有人工在拨火的自扰动氛围,激烈燃烧之后,火床又趋于平整(一般到炉排中部即可变为平面)。

4 经济效益

(1)燃烧热效率可提高8-12%;(2)炉渣含炭量可以降至10%;(3)提高煤种适应性;(4)改造后锅炉可以满负荷运行;(5)升温升压快,点火方便;(6)故障率低,从根本上消除原来烧损挡渣器、侧密封烧煤斗的现象;(7)消除因重力作用造成的炉排进煤斗时而形成的两侧块多,中间煤粉多的不均匀给煤状态,达到均匀布煤并分层;(8)改造费用适宜,回收成本快,基本上半年之内收回成本。

5 分层给煤使用意义

(1)应用新的给煤装置后,在燃用相同煤种的情况下,炉膛温度和锅炉出来都有了明显提高,煤燃烧充分,炉渣呈白色,消除炉渣中带有黑炭现象,从而降低了炉渣中的含碳量,起到了一定的节能作用。

(2)由于给煤均匀,使得煤层疏松,为了保证煤的充分燃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达到了炉膛火焰均匀,燃烧呈半沸腾状态,炉膛温度的提供,加快了煤的燃烧,使煤在炉内燃烧形成良性循环。由于给煤均匀,煤层疏松,通风性能良好,煤在炉内的着火线和熄火线都已提前,煤在炉渣中部区域通过强烈燃烧就已基本燃尽,到了出渣口处无红火或基本无红火,使锅炉热效率提高5%左右。

(3)由于大块煤在煤层下面,漏入炉排内的生煤量也减少,由于炉渣温度提高,粉尘的高温下燃烧充分,使烟气中的炉灰也有所减少。

(4)原有的锅炉故障较多,改造后将原有煤斗的配套设备都已拆除,因为燃烧充分,到挡渣器处早已无红火的炉渣,这就极大的延长了挡渣器的使用寿命,因漏煤量少、挡渣器又不易少损折断,炉排卡死和出渣机故障的频率明显降低。

(5)为了提高筛分片的强度,将其压成瓦棱形,为了提高筛分效果,再将筛分条前部压成弧形。为了防止筛分器堵塞,将以往的静态筛分变为动态筛分。将筛分片分为两组,动、静间隔,相当摆动,被卡在筛分器槽间的煤块被拔出,以确保筛分畅通无阻,达到理想的分层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过分层给煤装置的技术改造后,有效解决了正转链条式锅炉固有的诸多缺点,其良好的应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利用三辊式分层给煤装置能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性和经济性,为我国的锅炉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爽. 链条锅炉分层给煤装置剖析--如何选择分层燃烧装置[J]. 应用能源技术, 2001(2):1-4.

[2]王泰和. 正转链条炉排锅炉分层式给煤装置的机理及其应用效果[J]. 节能, 1999(5):20-22.

[3]崔海龙, 谷丰, 宋跃文. 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的机理及效果分析[J].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999(4):70-73.

[4]王容彪. 锅炉分层给煤装置使用效果的调研和实践探讨[J]. 节能技术, 2000, 18(6):11-12.

[5]刘邦强, 卞苏新. 锅炉分层给煤装置的应用及常见故障的处理[J]. 科技信息, 2007(23):59-59.

论文作者:樊雄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锅炉设置分层给煤器的技术分析论文_樊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