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建筑施工中的电气工程都是一种高危的行业,事故频发,而且发生率还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因此,做好电气施工时候的保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谨慎小心,避免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现象。在电气工程的具体操作中,施工人员的一时操作失误,设备的损坏,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等,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本文简要叙述了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安全防护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安全;管理
导言:目前,电气工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能源供给,以及投入运营后多种设备的正常运转,电气工程的质量就决定了总体施工项目的质量。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建筑工程产品功能和质量的要求日益地提高。相应的,对建筑施工中电气工程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尤其对电气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标准化和高水平化。故加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系统管控,对我国建筑工程向现代化、高标准、高质量的方向提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1电气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高危作业,经常发生电击伤人和损毁电气设备事故,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电气施工安全问题已成为建筑行业中的最需要我们注意的方面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大部分的电气工程事故,是因为电气工作人员没有对电气施工引起足够的安全意识,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这说明当前电气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和岗前安全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在电气工程施工的监管和控制方面,我国没有形成健全的监管控制部门,建筑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这些都使得我国当前的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的监管部门和建筑企业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不足,严重阻碍了建筑电气工程的健康发展。
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对建筑电气施工进行安全管理。
首先,监管部门必须对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实行严格地管控,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追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事前的排查,以将潜在的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确保建筑生产的安全性。其次,各建筑公司需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得行动的思想总则,积极培养员工的施工安全防范意识,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建筑电气施工风险预警机制和事后处理体系。
其次,制定和完善企业的事故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电气工程施工的管理,确保建筑施工时的各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各个施工系统的正常运转。
2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2.1设置漏电保护
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绝缘降低造成设备漏电及负荷不平衡、零序电流过大等事故。为防止类似的电气事故发生,需要挑选符合相关国际标准的漏电保护器。为了防止配电箱过载、过压、欠压,要在总配电箱以及分配电箱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合理配合漏电保护动作值(最低可为 6mA)以及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 1s 以内),使两者之间能够保持平衡,防止因单相电击而引起火灾和设备烧毁事故,从而保证电气工程施工安全。
2.2保证安全电压等级
安全电压指没有携带任何防护设备的情状下,其电压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挫伤的电压。根据我国现行安全电压值准则有 5 种:6V、12V、24V、36V、42V。同时相关标准规范中还做出以下的规定:在湿润和易触及带电体场合的照明电源不得高于 24V。同时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严格遵守安全电压等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电力线路检查
电力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起到传输电能的作用,在工程队入场后先要对电力线路进行安全检查,但很多施工队疏忽对电力线路安全检查,也没有重视电力线路维护,导致当出现恶劣天气时,电气事故发生的几率变大,这对用电人员来说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工程中严格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确保电缆沟内没杂物、排水和照明等设施符合要求。
2.4其他重要内容
2.4.1项目部首先要确保电工专业工长、安全员、维护电工及分包作业队伍安全员、维护电工人员的落实,不准缺岗,安全员要对工程电气设备的安装进行严格监视。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有专人进行定期检测及详细记载。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拆除现场的临电设施。拆除时,项目要指定专人指挥,由专职电工进行拆除作业,同时,施工班组要认真填写施工日志。
2.4.2所有电气施工工作人员需进行一系列严格科学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当取得上岗证时方可上岗。
2.4.3在电气施工现场,实施严格的“挂牌”操作制度,做到谁操作谁负责。另外还要根据工程的各种因素,分配知识面广、技术手工好、责任心强的施工作业人员,发挥相应的施工水平,从而根源杜绝人为因素引起事故,保证安全管理。
3加强电气安全生产的措施
3.1加强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各个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应该反省事故的发生原因,从自身做起,开展必要的安全意识讲座或者培训,加强员工们的安全意识。贯彻安全意识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法律规范的意识,以及将相关的观念落实到实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国家以及各个单位的规定建立完备的安全监督系统,把施工工程过程中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最大程度的保证员工的安全。
3.2将日常工作精细化
将员工日常的工作精细化也是一种加强安全意识的有效方法,不仅是对员工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为以后的使用人员奠定良好的基础。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是要求施工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将任务精细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上,争取让员工们都注意到细节之处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3.3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永远是企业运行的硬性保障,制度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不会因为特殊的职位而有所特殊对待,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实时的法律法规的情况,将之传达给下属,让自己的员工领会到规则的重要性,以及把安全意识深深的植入到自己的脑海,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加强设备的管理
相关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管理,还应该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及时的发现设备的问题,并且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
3.5做好危险分析和预防
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应该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发现萌芽中的危险,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中。施工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应该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要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并及时解除隐患。发生事故要及时找到事故的来源,并且迅速做出解决的方案,避免事故扩大,形成有效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结束语
总得来说,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电气工程建设也随之稳健发展,在其建设过程中,其安全管理中的硬件设备和某些人员素质也涉及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积极解决,而这加大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挑战性。所以,正如本文强调的那样,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健全和优化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保障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越,郑刚.电气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作用探析[J].工业 c,2015(51):21.
[2]梁志彬.试析安全管理在电气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
论文作者:吕玉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事故论文; 安全电压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