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国策》中的疑问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疑问句论文,国策论文,国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1—0059—0063
《国语》《国策》是先秦的两部重要文化典籍。从语法角度看,它们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语法特点。本文试对《国语》《国策》的疑问句进行全面归纳和比较研究,以梳理出二书疑问句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规律。
一、用单词帮助发问的句子
在《国语》《国策》二书中,疑问句一般是在疑问词的帮助下发出疑问的。二书共有疑问句1728个。这个1728个问句中,只有4 句没有用任何疑问词帮助发问,其余1724句都是在疑问词的帮助下发出疑问的,其中只用疑问代词(含疑问代词组成的结构)帮助发问的684句, 只用疑问语气词帮助发问的617句(含既用疑问副词又用疑问语气词句),既用疑问代词又用疑问语气词帮助发问的383句, 只用疑问副词帮助发问的22句,只用疑问数词(概数词)帮助发问的18句。下面对这些句子逐项进行论述。
(一)只用疑问代词帮助发问的句子(684 句):这种句子使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含“盍”)、“曷”、“奚”、“胡”、“恶”、“安”、“焉”。
(1)只用“谁”的句子(57句)。例如:
1.谁能与豺狼争食?(晋语四)
2.主君将令谁往?(东周策)
3.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晋语八)
“谁”一般用作句中的主语(1)、兼语(2)、宾语(3 )和谓语,谓语例见下文(三)(2)。 作宾语时“谁”一般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前。
(2)只用“孰”的句子(34句。固定结构“孰与”除外)。例如:
1.寡人欲置相于秦,孰可?(楚策一)
2.杀君而厚利众,众孰沮之?(晋语一)
单词“孰”一般只用作句中的主语(1)或同位语(2)。
(3)只用“何”的句子(147句。固定结构“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何则”等除外)。例如:
1.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周语上)
2.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同上)
3.公何不为韩求质于楚?(韩策二)
4.请问楚人谓此鸟何?(同上)
“何”不能用作主语,能用作宾语(1)、定语(2)、状语(3 )和谓语(4),是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多的一个疑问代词。 “何”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用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1), 但也有用在动词之后的。如:
5.丕郑曰:“荀息谓何?”(晋语二)
“盍”是“何不”的合音字,只能用作状语。《国语》用“盍”29次,只用“何不”2次;《国策》全用“何不”,共用48次,无1例用“盍”。
(4)只用“曷”的句子(2句)。如:
1.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为击之?(齐策一)
2.呜呼上天,曷惟其同。(楚策四)
“曷”一般只用作介词宾语或状语。
(5)只用“奚”的句子(10句。“奚如”除外)。例如:
1.文侯曰:“奚笑?”(魏策一)
2.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齐策四)
3.事今薄,奚敢有请?(韩策二)
“奚”一般用作宾语(1)、定语(2)和状语(3)。
(6)只用“胡”的句子(4句。“胡如”除外)。例如:
1.胡不召文子而相之?(魏策二)
“胡”在句中一般是作状语。
(7)只用“恶”的句子(2句)。如:
1.是王攻楚之日,则恶出兵?(秦策四)
2.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赵策三)
“恶”在句中一般用作状语。
(8)只用“安”的句子(33句)。例如:
1.民实瘠矣,君安得肥?(楚语一)
2.有大罪三,将安适?(晋语三)
“安”在句中经常是作宾语(2)和状语(1)。
(9)只用“焉”的句子(35句)。例如: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魏策一)
2.子死,孺子废;焉用死?(晋语二)
“焉”在句中只用作宾语(1)和状语(2)。
(二)只用疑问语气词帮助发问的句子(617 句):这种疑问句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与(欤)”、“耶(邪)”、“哉”、“也”、“焉”、“矣”、“耳”。
(1)只用“乎”的句子(458句)。例如:
1.王曰:“周君怨寡人乎?”(西周策)
2.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晋语三)
“诸”是“之乎”的合音字,用在疑问句末。“诸”作疑问语气词,在《国语》《国策》中少见,只《国策》中有2例。如:
1.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秦策五)
2.闻先生受魏之璧马,有诸?(魏策三)
《国语》《国策》中“诸”字少见的原因是:在用“诸”的地方,二书往往用的是“之乎”。例如:
1.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赵策四)
2.不言人之恶,诚有之乎?(楚策一)
此二例作“有之乎”,而上文二例作“有诸”。
(2)只用“与(欤)”的句子(13句)。例如:
1.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有神丛与?”(秦策三)
2.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秦策五)
用“与(欤)”帮助发问的13例,均见于《国策》中,而《国语》中不见1例。
(3)只用“邪(耶)”的句子(33句)。 其中《国语》用“耶(邪)”8句,《国策》用“耶(邪)”25句。例如:
1.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魏策三)
2.与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赵语下)
(4)只用“哉”的句子(46句)。例如:
1.苏秦能抱弱燕而孤于天下哉?(燕策一)
2.天强其毒,民疾其态,其乱生哉?(晋语一)
《国语》《国策》中,“哉”大多数是与疑问副词“岂”配合着用于“岂……哉”句式。详见下文三(三)及四(二)。
(5)只用“也”的句子(27句)。例如:
1.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周语下)
2.今应侯亡地而不言忧,此其情也?(秦策三)
(6)只用“焉”的句子(6句)。例如:
1.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焉?(鲁语下)
(7)只用“矣”的句子(3句)。例如:
1.恶其所好,其能久矣?(晋语四)
2.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秦策一)
(8)只用“耳”的句子(1句)。如:
1.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楚策三)
(9)语气词连用的句子(27句)。例如:
1.公曰:“可矣乎?”(晋语四)
2.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赵策三)
(三)既用疑问代词又用疑问语气词帮助发问的句子(383句):
(1)“何”+疑问语气词句(272句)。 包括“何……也”句(172句)、“何……乎”句(39句)、“何……焉”句(33句)、“何……哉”句(13句)、“何……耶(邪)”句(2句)、 “何……矣”句(12句)、“何……与(欤)”句(1句)等。其中, “何……哉”句13句均见于《国策》。例如:
1.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楚策二)
2.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语上)
3.童子何知焉?(晋语六)
4.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心哉?(赵策二)
5.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邪?(齐策一)
6.罚善必赏恶,臣何望矣?(晋语九)
7.余一人其流辟旅于裔土,何辞之有与?(周语中)
(2)“谁”+疑问语气词的句子(12句)。 包括“谁……也”句(6句)、“谁……乎”句(3句)、“谁……与”句(1句)、 “谁……矣”句(1句)、“谁……哉”句(1句)等。例如:
1.臣杀其君,谁之过也?(鲁语上)
2.夷吾不佞,其谁能恃乎?(晋语一)
3.君治而国安,欲作乱者谁与?(晋语八)
4.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楚策一)
5.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齐策六)
(3)“孰”+疑问语气词的句子(20句)。 包括“孰……乎”句(5句)、“孰……焉”句(5句)、“孰……也”句(7句)、 “孰……耶”句(2句)。例如:
1.其孰利乎?(越语上)
2.克国得妃,其有吉孰大焉?(晋语一)
3.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楚策一)
4.孰与以祸终耶?(秦策三)
(4)“曷”+疑问语气词的句子(2句)。只有“曷……也”句一种。如:
1.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赵策三)
(5)“奚”+疑问语气词的句子(13句)。 包括“奚……哉”句(4句)、“奚……焉”句(1句)、“奚……也”句(5句)、 “奚……乎”句(2句)、“奚……矣”句(1句)等。例如:
1.公子重耳实不肯,吾又奚言哉?(晋语三)
2.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秦策三)
3.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吒也?(秦策五)
4.君奚求安平君而为将乎?(赵策四)
5.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魏策一)
(6)“胡”+疑问语气词的句子(10句)。 包括“胡……也”句(9句)、“胡……乎”句(1句)等。例如:
1.而胡重于鬼而自轻也?(吴语)
2.故王胡不卜交乎?(韩策一)
(7)“恶”+疑问语气词的句子(6句)。包括“恶……乎”句(4句)、“恶……耶”句(1句)、“恶……哉”句(1句)等。例如:
1.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齐策六)
2.人主鉴其辞,牵其说,恶得无眩哉?(魏策一)
3.人主览其辞,牵其说,恶得眩哉?(魏策一)
(8)“安”+疑问语气词的句子(25句)。 包括“安……乎”句(17句)、“安……也”句(3句)、“安……哉”句(3句)、“安……矣”句(2句)等。例如:
1.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策四)
2.二三子不能事君,安用厥也?(晋语六)
3.秦王安能制晋楚哉?(秦策二)
4.夫诸之勉于君者,将安劝矣?(鲁语下)
(9)“焉”+疑问语气词的句子(7句)。包括“焉……乎”句(4句)、“焉……焉”句(2句)、“焉……耶”句(1句)等。例如:
1.焉有子死而不哭者乎?(赵策三)
2.亡者皆无礼者也,余焉能尽礼焉?(晋语四)
3.今之人,焉能有之耶?(楚策一)
(10)“盍”+疑问语气词的句子(17句)。包括“盍……乎”句(16句)、“盍……焉”句(1句)等。例如:
1.盍姑无爱宝于诸侯乎?(晋语九)
2.子盍蚤自贰焉?(晋语四)
(四)只用疑问副词的句子(22句)。所用疑问副词有“岂”、“岂敢”、“敢”、“其”、“岂其”、“宁”等。例如:
1.夫孺子岂获罪于民?(晋语二)
2.臣顺之也,岂敢犯之?(晋语八)
3.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边垂之小怨,以重得罪于下执事?(吴语)
4.安陵君其许寡人?(魏策四)
5.岂其贪壤地,而弃先王之命?(鲁语上)
6.凡百箴谏,吾尽闻之矣,宁闻他言?(楚语上)
(五)只用疑问数词(概数词)“几”、“几何”的句子(18句)。“几”、“几何”一般用作谓语或定语。例如:
1.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赵策四)
2.诸臣之委室而徒退者,将与几人?(晋语六)
(六)不用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疑问副词,也不用疑问数词的句子,只有4句。如:
1.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晋语八)
2.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齐策四)
3.不于大夫,无所闻之?(楚策一)
4.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心所望之?(燕策三)
二、用结构帮助发问的句子
《国语》《国策》中用来帮助发问的结构,大多数是由疑问代词与介词或动词组合而成的,少数是由疑问语气词与副词组合而成的。
(一)用介宾结构帮助发问的句子。帮助发问的介宾结构中的介词宾语“何”、“奚”等疑问代词一般用在介词之前,整个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中心词前,作状语。例如:
1.然则子何以吊寡人?(齐策一)
2.君之楚,将奚为北面?(魏策四)
(二)用固定结构帮助发问的句子(共93句)。最常见的是疑问代词“何”、“胡”、“奚”等用在动词“如”、“若”、“奈”的前后组成的固定结构。这些结构一般是用作谓语(1)、状语(2)、定语(3)或宾语(4)。例如:
1.入子事者,吾为子杀之亡之,胡如?(魏策二)
2.公子唯子,子必有晋,若何怀安?(晋语四)
3.此为何若人也?(宋·卫策)
4.是其言也,君以为奚若?(周语中)
有时这种固定结构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或其他词语。这个插入的词语是动词“奈”、“若”、“如”的宾语。例如:
1.公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魏策一)
2.击而不胜,其若为诸侯笑何?(晋语三)
《国语》《国策》中,“如之何”、“奈之何”都少见;“若之何”却用得很多,《国语》共用16次。“若之何”中间的“之”一般都虚化,不是代词,不能翻译为他(它);整个“若之何”是“怎么”、“怎么办”、“怎么样”的意思,其语法作用是作句中的谓语或状语。
疑问代词“何”与连词“则”合用在一块组成固定结构“何则”,独立成句,用于反问。例如:“矢非不铦而剑非不利也,何则?”(齐策五)“何则”作用与“何也”相同。《国语》只用“何也”,不用“何则”;《国策》一般用“何也”,很少用“何则”。但“何则”是固定结构,“何也”却不是固定结构;“何也”一般用于是非问句,“何则”一般用于反问。
用来帮助发问的固定结构还有“孰与”。详见下文三(二)。
(三)几种半固定结构性的习惯问句。
(1)“不亦……乎”句。例如:
1.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乎?(魏策一)
有少数说成“不亦……焉”,如:
2.夫晋公子在此,君之匹也,不亦礼焉?(晋语四)
(2)“无乃……乎”句,例如:
1.弃此四者,以徼天祸,无乃不可乎?(晋语四)
2.无乃伤叶阳君、泾阳君之心乎?(赵策四)
(3)“何(奚)(以)……(之)为”句。例如:
1.而非和,于是加宠,将何治为?(晋语八)
2.使安平君知,则奚以赵之强为?(赵策四)
这种句子,开始时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词语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第一例“将何治为”是“将治理做什么”的意思。这种“为”字,因为它常用在句末,久而久之,它就逐渐虚化成了疑问语气词。这种虚化过程在《国语》《国策》中还难以看清楚。
(4)“何……之有”句。例如:
1.将吊不暇,何贺之有?(晋语八)
2.燮也何力之有焉?(晋语五)
3.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燕策一)
4.夫秦何厌之有哉?(魏策三)
2、3、4例“何……之有”后还用疑问语气词“焉”、“也”、 “哉”帮助发问。
三、疑问句分类
《国语》《国策》中,疑问句可分为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委婉问、反问五种。每种问句在用词上、句法结构上、句意上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非问句。这是有疑而问的句子。这种问句往往要求对方回答。在《国语》《国策》里,这种问句经常用来帮助发问的疑问代词是“谁”、“孰”、“何”、“曷”、“奚”、“胡”、“恶”、“安”、“焉”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何”字,“孰”、“恶”用得很少。例如:
1.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晋语五)
2.不如谓周君曰:“孰欲立也?”(东周策)
3.是王攻楚之日,则恶出兵?(秦策四)
在《国语》《国策》里,这种问句经常用来发问的疑问语气词是“乎”、“与(欤)”、“耶(邪)”、“也”等。这几个疑问语气词可以不在疑问代词的帮助下发出疑问,要求对方回答。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乎”字。例如:
1.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曰:“然。”(秦策一)
2.王曰:“吾相甘茂,可乎?”(楚策一)
有时也用“耳”来发出疑问,但少见。如:
1.张子曰:“王徒不好色耳?”(楚策三)
《国语》《国策》中,“哉”一般不用在是非问句中来帮助发问。
(二)选择问句。疑问代词及其组成的结构用于选择问句的,有“孰”、“孰与”、“何”、“何如”等。例如:
1.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晋语三)
2.王曰:“左右孰可?”九人之属曰:“貂勃可。”(齐策六)
“孰”表选择时,有时是二者或数者选一,如例1。 有时是于众多人物之中选一,如例2。
“孰与”是一个用来发出选择问的固定结构,它经常用于比较两种人(或事物)的强弱、优劣、大小、得失、缓急的询问,要求对方从二者中选择回答其中之一。例如:
1.卿之功,孰与武安君?(秦策五)
2.不审君之圣孰与尧也?(楚策四)
“孰与”常常充任的是句中(或主谓结构中)的谓语中心词——动词,这时句中(或主谓结构中)再没有其他充任谓语中心词的动词或形容词。“孰与”在《国策》中用30次,在《国语》中不见一例。
有时,用一个“何”表示选择问。例如:
1.两者大王何居焉?(楚策一)
有时,用一个“何如”表示选择问。例如:
1.与秦城何如?不与何如?(赵策三)
在《国语》《国策》里用“何”、“何如”表选择问的都比较少见。
疑问语气词用于表选择问的有“乎”、“耶(邪)”、“也”等。它们经常用在复句中两分句的句末,表示选择问。有时句式是“……乎?(抑、意)……乎?”例如:
1.“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魏策四)
2.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晋语二)
有时句式是“(宁)……乎?(抑、宁)……也?”、“……乎?(抑、妄其)……邪?”、“……邪……乎?”例如:
1.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策四)
2.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晋语八)
3.欲信让邪?抑知其不可乎?(鲁语上)
有时句式是“……邪?(抑)……邪?”例如:
1.对曰:“床第之不安邪?抑骊姬之不存侧邪?”(晋语一)
《国语》《国策》中,疑问语气词“与(欤)”不见用于选择问式,二书中没有“……与?(抑)……与?”的选择问句式。
(三)正反问句。正反问句是表肯定意义的词语和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否、不)同时出现在一个单句之中的问句。这种问句在《国语》《国策》中极少见。二书中只有三例:
1.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齐策一)
2.齐多知,而解此环否?(齐策六)
3.祀至于今,吾岂知纣之善否哉?(晋语一)
(四)委婉问句。也叫揣测问句。这种问句中经常用“其”、“庶”、“盍”、“何(胡)不”、“得无”、“无乃”、“不亦”等词语来帮助发问。例如:
1.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郑语)
2.公室其将卑乎?(晋语八)
3.然而又生男,其天道也?(晋语一)
4.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晋语三)
5.君得无有所怨齐士大夫?(齐策四)
6.然则白公之乱,得无遂乎?(楚策一)
7.得毋嫌于欲亟葬乎?(魏策二)
“盍”、“何不”、“无乃……乎”、“不亦……乎”用于发委婉问的例子见上文一(三)、二(三)及下文四(一)。
(五)反问句。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回答的句子;反问句不是有疑而问,只是对对方说的话反问一句,并不要求对方回答。《国语》《国策》中的反问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疑问副词“岂”、“敢”、“宁”、“况”等帮助发问。用“岂(其)”、“敢”、“宁”帮助发问的,句中的语气词“哉”、“乎”、“邪”、“也”(或无语气词的句子)要翻译为“吗”;用“况”帮助发问的,句中的语气词“乎”、“与”、“邪”要翻译为“呢”。例如:
1.彼岂能与我行此危事也哉?(吴语)
(他难道能同我一起干这危险的事吗?)
2.孤敢不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吴语)
(我岂敢不听天的命令,而听从您的命令吗?)
3.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邪?(魏策三)
(我从秦国接纳大王,难道是为了秦国吗?)
4.水火之所犯,犹不可救,而况天乎?(周语下)
(水火的侵犯,尚且不可救,何况天命呢?)
一类是用疑问代词“何”、“曷”、“奚”、“胡”、“恶”、“安”、“焉”等帮助发问的,句中的“乎”、“与“(欤)”、“耶(邪”、“也”、“哉”等语气词(或无语气词的句子)要翻译为“呢”。例如:
1.襄子出,曰:“吾何走乎?”(晋语九)
(赵襄子出来,说:“我为什么逃跑呢?”)
2.而胡重于鬼而自轻也?(吴语)
(但是为什么重视鬼而轻看自己呢?)
3.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周语下)
(我不是乐师、史官,哪里知道天道呢?)
4.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秦策一)
(这样看来,哪里有不战的呢?)
5.秦东面而伐齐,齐安得救天下乎?(齐策二)
(秦国东进而讨伐齐国,齐国哪里能救天下呢?)
四、怎样正确标点疑问句
这里只讨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 月出版的《国语》校点本, 以及王守谦等人译注的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9 月出版的《战国策全译》本二书中存在的标点疑问句的若干问题。
(一)“盍”、“何不”句标点中的问题。上海师大校点本《国语》中有“盍”字句29句,其中用问号标点的14句,用叹号标点的8句,用句号标点的7句;实际上用叹号和句号的标点都是可商榷的。例如该书《晋语五》中的一段标点为:“民未知义,盍纳天子以示之义?民未知信,盍伐原以示之信?民未知礼,盍大蒐、备师尚礼以示之。”这三个平行复句,前两个“盍”字句句末标点为问号,后一句显然也应当和前两句一样,标点为问号。下列“盍”字句标点为叹号和句号,实际上都以改为问号为宜:
1.叔向曰:“范氏富,盍己乎!”(晋语九)
2.民亲而未知义,君盍纳王以教之义。(晋语四)
王守谦等人译注的《战国策全译》本中有“何不”句59句,其中用问号标点的33句,用逗号标点的14句,用句号、分号、叹号标点的12句。实际上用逗号、句号、分号、叹号标点的,都以改用问号标点为好。例如:
1.曰:“子何不急言王,出张子。”(楚策二)
(应改为:“子何不急言王?出张子。”)
2.王何不使可以信者接收燕赵。(燕策一)
(应改为:王何不使可以信者接收燕赵?)
(按:此句下文不远,同样的句子,就用的是问号标点:“王何不务使知士以若此言说秦?”)
(二)“岂……哉(乎、与、邪)”句标点中的问题。《国语》《国策》二书“岂……哉(乎、与、邪)”句共86句,其中用问号标点的64句,用叹号标点的18句,用逗号、句号标点的4句。实际上用叹号、逗号、句号的这22个句子都宜改用问号标点。例如:
1.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齐策一)
2.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也。(魏策四)
(三)二书原文标点与译文标点不一致;原文标点为叹号、逗号、句号的,译文标点却为问号;实际上译文标点是对的。例如:
1.是晋楚以秦破齐,以齐破秦,何晋楚之智而齐秦之愚!(秦策二)
译文:这实际上是三晋和楚国利用秦国来攻破齐国,又利用齐国来攻破秦国,为什么三晋和楚国这样聪明而齐国和秦国这样愚蠢呢?
2.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燕策一)
译文:苏代说:“您这是由于偏爱我的缘故才赏赐我,那么为什么不赏赐您的爱子、叔父、那些靠床而立还不会走路的孙子呢?……”
3.蔡泽曰:“吁!何君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秦策三)
译文:蔡泽说:“啊!为什么您的见识如此迟钝呢?春夏秋冬四时的顺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前面的成功了,就让位给后面的。”
句中有“何”、“何不”、“岂……哉”的,一般都是问句;所以句子不宜标点为叹号、逗号、句号,而应当与译文一致,一律标点为问号。
(四)二书中句法相同的句子,而标点不一样,有的标为问号,有的标为叹号,有的标为句号;其实都以标为问号为好。例如:
1.秦公子富,若之何其钧之?(晋语八)
2.功庸以称之,若之何以富赋禄也!(同上)
3.且秦楚匹也,若之何其回于富也。(同上)
[收稿日期]199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