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进步论文,十五届论文,五中全会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需要宽松、开放、稳定的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副部长 韦钰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一流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要完成这些任务,关键要有足够数量的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是需要环境和条件的。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机制,首先要了解创新的过程。
我认为,创新源于激情驱动下的直觉思维。这里讲的创新是指新规律的发现、新知识的产生以及对技术和知识运用方面的革新。创新是需要激情的,这种激情来自于对人民、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出自于对真理的追求,对完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崇尚高尚的情操是创新的重要前提。
创新又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创新思维总是十分简明的,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切中要害,居高临下,展示其“真”和“美”。它是点燃燎原之火的星星之火,是划破黑暗夜空的雷电。创新需要相应的知识积累。这种积累是艰苦的过程,它的根基在敬业。敬业、立业、创业、革新和创新呈金字塔形,对科技人员个体或群体而言,都是如此。这种积累往往是几代人的积累和群体的积累。可以经过学习,也可以在交谈中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名师出高徒,为什么在一个好的研究集体中,可以连续产生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
创新是无法教出来的,但创新需要培育,需要一个宽松、开放、稳定的环境。这种宽松的环境首先是要充分保证学术的自由与民主,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此外还具体体现在评估体系上。评估体系是一个很强的指挥棒。它不应该是片面的、绝对的、一刀切的,不应该是急功近利的。正确的评估体系至少要体现尊重科学家的选择。
要建立和谐的科研群体。现代科学的突破往往需要群体的努力,老、中、青结合是一条好经验。青年人有激情、有冲劲、有新思维,而年长者有很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有很多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青年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前进,在巨人的肩膀上攀升。中老年科学家奠定了基础,而青年人则往往是完成创新那一举成功、一鸣惊人的人。科学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接力发展。
力戒浮躁,注重实践,脚踏实地搞科研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沈国舫
提到科技的发展环境,自然要对近几年科技界出现的一些现象和倾向进行回顾和反思。当今科技学术界,确实存在浮躁、轻视实践、精力不够集中的倾向,而社会上各种形式主义、不正之风的干扰,“官本位”观念的泛滥,科技人员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保障,科技贡献不能通过报酬加以体现等等,都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当前有必要强调“六个摆脱”:要摆脱浮躁情绪,脚踏实地钻研;摆脱教条主义,重视科学实践;摆脱论资排辈,鼓励后来居上;摆脱形式主义,集中精力搞科技创新;摆脱不正之风,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摆脱“官本位”观念,确保科技人员在社会中应得的报酬和地位。
过去有一个时期,为反对教条主义而强调实践第一,曾经出现过压制科学思维的情况。现在的问题则是轻视实践。一些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一部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思想浮躁,急于求成,不愿从事艰苦的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和科研实践),不细致研究、掌握前人的经验和成就,产生了许多华而不实的所谓“科技成果”,个别人还走上了造假、剽窃的邪路。这种风气如不纠正,必将遗患无穷。我们赞成科学家要勇于冲破陈规陋俗,要善于作科学幻想,但这丝毫不能削弱科学对实践的依赖,要从实际出发,还要用实践来检验。这实在含糊不得。
许多有所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难以集中精力搞科研,也是当前的一个大问题。60年代出台的《高教六十条》曾经强调要保证教师有5/6的时间用在业务上,现在不少人连一半也做不到。一个科技工作者稍有成就,就要给他个什么长的头衔和职务,就要请他参加各种没完没了的活动。申请一个科研项目,完成一个成果审核,所花的精力要占到从事科研活动的一半以上。长此下去,既影响科技人员的健康成长,又影响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狠抓核心技术 提高创新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倪光南
当前我国的信息产业虽然已有较大的规模,但仍存在着严重的弱点。一是利润率很低,很多企业被价格战压得喘不过气来。二是没有主动权,缺乏创新能力,被外国公司牵着鼻子走。三是信息安全没有保障,核心部件完全依赖进口。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子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技术有核心技术和一般技术之分,比如传统的制造技术就是一般技术,而核心技术是指那些具有基础性、带动性和高附加值的技术。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主要就是集成电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可以说,信息产业的任何产品或应用几乎都是基于芯片和软件的,正是这两者带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近一二十年来某些国家的大起大落已经证明,忽视核心技术必然要吃亏。核心技术不会从一般技术中自然地发展出来,只有狠抓,才能发展。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深圳视察信息产业时指出,“要尽快掌握芯片等核心技术”。接着,国家又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可见,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等核心技术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将是我国信息产业在新世纪里的重要任务。
发展核心技术一般需要较大的投入、较长的时间,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对此,不能急功近利。特别是芯片制造业需要巨额的投资,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担的。另一方面,发展芯片设计和软件产业都不需要很大的投入,主要是依靠人才。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机制灵活,面向市场,能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必将在今后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对它们应给以充分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当重视海外学子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海外学子纷纷回来与国内科技人员相结合,兴办高新技术企业。他们能带动国内科技人员直接从国际水平的高度上向核心技术进军,能大大缩短掌握核心技术的进程。对此,我们应当加以鼓励、扶持。
发展核心技术要审时度势,讲究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从1998年起,一种开放源码的操作系统即Linux在全世界异军突起。Linux的知识产权不属于某个企业而为世人所公有。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基于Linux发展我国自主的操作系统,逐步摆脱对微软的依赖,并带动整个软件业的发展。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各种因特网设备应运而生,包括各种信息家电和网络电脑等等在内,这些都属于所谓“嵌入式系统”。人们认识到,与其发展与英特尔公司作正面竞争的英特尔结构CPU(即用于PC机的CPU芯片),不如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CPU(即应用于各种因特网设备中的CPU芯片),前者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存在着知识产权问题,后者则较易开发而且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现在看来,我们有可能在较短的时期里,在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CPU和基于Linux的自主操作系统方面取得突破,从而有可能在因特网设备等领域中掌握核心技术,使我国的信息产业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在新世纪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 孙枢
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是现代自然科学在我国扎根、成长和发展的时代,许多先驱者为此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几代科学家的勤奋工作终于形成了当今的可喜局面,一些学科领域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有些已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为我国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我对新世纪我国将成为科技强国是充满信心的。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最终结果是新发现或新理论,因此创新是它的必然使命。基础科学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一部基础科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发展基础科学的关键是要有优秀的人才,而优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研究生的教育。他们必须是科学根底扎实的、有创造精神的、爱国的和学风严谨的。最近20多年来,我国教育制度更趋完善,为大批优秀人才的涌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一位年轻人能否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创造,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就可以大体上看出。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好博士学位这一关,使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院真正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这些优秀人才是中国基础科学的未来。
基础科学,实际上包括所有的科学和技术,都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当今我国基础科学发展的形势总体是好的、令人振奋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浮躁心态和华而不实现象。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旦蔓延开来会影响一些原本很优秀的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甚至葬送他们的前途。为了树立良好学风,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要从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出发,创造一种宽松环境,对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坚持实事求是,鼓励年轻科学工作者不断奋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学术论文:创新思想的重要载体
中国科协副主席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冯长根
要重视发表学术论文,特别是要发表能够进入国际学术圈的高质量学术文章。我国科技人员的绝对量很大,如果每个人一年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我们就会看到许多具有创新思想的学术论文。所谓水涨船就高,这里的“水”就是指全国学术论文总量,“船”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文章)。
从目前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统计结果看,我国的科技发展与发表的学术论文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情况。一方面,我国高校一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很少,大约是发达国家较好高校的1/10。另一方面,有极少数学者热衷于拼拼凑凑写文章,甚至抄袭,影响恶劣。因此,要认真研究学术论文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哈佛大学发表的那么多学术论文,包括一系列具有创新思想的论文,正是奠定哈佛大学在科技界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进一步办好、办活学术刊物,引入适合国情的机制,改变目前学术刊物与中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国家出版部门要扶植科技刊物。要研究如何使更多的中国学术刊物进入国际学术圈。写出高质量、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前提是要有认真、扎实的科学研究。要改变发表学术论文只为评职称、获奖或出国等等的功利思想,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正确处理好科学研究与发表学术论文的关系。
学术论文是创新工作的载体之一。创新要有机制。要拓宽非政府科技经费来源,鼓励好奇心驱动的科学研究,建立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参与的科研投入机制。要鼓励在中国召开各种不同层次、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搞科学研究、进行高等科学教育,都会碰到中国的科学研究对其他国家的科研团体及专家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问题。中国要成为国际科技的中心或热点,成为科学发展“生气勃勃”的地方,就要有“吸引力”。重视和鼓励科技工作者发表更多更好的学术论文,是增强“吸引力”的关键,也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题中应有之义。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科院原院长 卢良恕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是与农业科技创新为其提供的强大科技支撑分不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必须加以重视和妥善安排,否则农业产业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力措施。
目前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把社会公益性和基础性研究安排好,使之能不断出新成果和大成果;二是大力推广先进应用技术,综合利用资源并节约资源,在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各环节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提高经营效率;三是企业依托科技力量,内研外引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对劳动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其科技文化水平,并加大培养、引进人才的力度。
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同时,产业化也是科技成果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因此,大力扶植和培养龙头企业,重视科研基地建设,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可以从多方面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宽松环境,也可以为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鼓励“好奇心驱动”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赵忠贤
客观世界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对这些规律的认识则随着观察的深入而不断地完善。每一次的重大深入都要突破原有的框框,原创性的工作正是在这种基础研究中产生的。基础研究方向的选择有的是因长远需要而进行的,如青藏高原的成因及演化,受控核聚变等;有些是受到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好奇的驱动,如天体演化、生命起源等。在具体课题的选择上,常常是由于好奇心驱动而突发奇想。有人讲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常常因好奇而提出大人熟视无睹的问题。人们在追寻由好奇而引发的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重大发现。如对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追寻,导致了相关理论的发展。
任何追寻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认识的深化,而且常常不被人理解。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独特的思维。鼓励“好奇心驱动”的研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当然,首要的是支持少数献身科学、甘于寂寞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才。这种人才要形成梯队,要有积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站在前人的肩上。优秀的年轻人才只有充分地利用原有的积累,才能有所突破和飞跃。正如冬虫夏草一样,孢子粉在肥大的蛹上才能生长为高价值的冬虫夏草。要为这些人才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稳定的支持,并允许失败。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在实际中又往往是不允许失败。要有好的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不同类型的研究要有不同的评价方法。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原创性成果的出现,离不开自由民主的学术讨论。允许学术上的不同观点,特别要注意保护少数。鼓励少数科学家在好奇心驱动下的研究,是推动重大原创性科研工作的关键。
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吴澄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基础,制造业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各国都把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实力放在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重要位置。
对我国而言,制造业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同时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工业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加快实现工业化?这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不可能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那样将使我们与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也不能“只强调信息化不重视工业化”,这样做将会削弱我们的经济基础。对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时代的工业化是指企业在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中(设计、加工制造、管理及经营)采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等,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优良的服务及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使上述过程成为可能。例如,信息集成技术为企业各种数据、信息的共享提供基础,因而保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这对一个现代化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70年代及以前是基础信息化阶段,涉及改善设计效率和质量的计算机辅助应用、办公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对我国企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不能跨越。第二,是集成信息化阶段。进入80年代,人们注意到以上各种技术在缺乏集成的前提下形成了企业内各种信息封闭的“孤岛”,会影响企业响应市场的交货期、质量、成本、服务。从企业整体考虑,必须保证各种信息的共享,所以信息集成势在必行。第三,是全球信息化阶段。进入90年代中期后,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条件使得经济的全球化成为可能,进而形成了全球经济、全球制造。企业不仅优化利用内部的资源,更着重利用外部的资源,以提高竞争力。可见,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三阶段:部门——企业——全球。
我国的现状如何呢?极少数企业处于优化、重组的全球化阶段;而绝大部分企业(约95%以上)仍处于第一阶段,即基础信息化阶段。目前我国工业化没有完成,信息化距离更远。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能照搬国外分三步走的路子,应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即在信息集成和优化企业管理运行的思想指导下,按照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分步实现基础信息化及部分的或较大范围的信息集成。尽量采用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的各种信息技术新成果,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工业化的进程。这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要内涵。
营造一个能够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刘耕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无不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强国富民的重要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力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让广大科技人员专心致志地去创新、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力量。
当前,发展科技的关键就是要营造一个留住人才才和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不能停留在“口号”式的呼唤,而是需要采取实际的行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是我国少数几个著名的药物研究单位之一,几十年来为我国新药的研制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目前却面临着人才短缺、人才断层的困境。一大批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相继退休,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青年人又大都流向国外或外企,人才断层现象相当严重。为什么年轻科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留不住而远走异国他乡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住房、工资待遇低、申请科研经费难、经费资助额度小、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等等。上述问题有的不是靠一个单位能独立解决的,而是需要有一套从上而下、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创造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
摆脱实用主义对科学创造力的束缚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董光璧
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1/5,而我们对于世界科学的贡献却未能与之成正比。按科学家发表的国际学术论文统计,我们的份额只有百分之几,而其中被引用的又只是这百分之几的百分之几。一位外国科学评论家将中国视为忽视基础研究的反面教材,另一位洋人竟讥讽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为“模仿科学家”。尽管这种评论和讥讽有失公正,但也绝不是捕风捉影。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的科学创造力所受到的束缚和挫折是严重的。对于束缚中国人潜在能力发挥的精神因素,中外学者已经提出了诸如崇拜古人、迷信权威、实用态度、迂腐学究、浮夸哲学等等原因,在我看来,对待科学的实用主义态度是中国人科学创造力的主要杀手。
对于科学,人们常常有一种实用主义的期待,想要依靠它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社会问题。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重应用而轻基础,在教育和宣传中重责任激励而忽视好奇心的培养,都是这种实用主义的反映。人们误以为科学家只能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创造,而实际上需要并不是发明之母,倒是“发明乃需要之母”。那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主要是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结果,不是在灵光乍现中诞生,就是在锲而不舍中获得。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的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为了谋利,另一种人为了兴趣,第三种人为了真理,天使将把前两种人赶走,只留下第三种人。科学的实际运用只是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副产品。奥托·哈恩并非为制造原子弹而研究核裂变,沃森和克里克也不是为基因的商业应用而研究DNA分子结构。尽管把基础研究的发现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但绝不能对科学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否则我们将重蹈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创造力日趋衰败的覆辙。
完善科技运行的支撑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刘大椿
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它对经济社会的作用,需要一定的运行机制与运行环境,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在其内部,应有一种相对独立的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其外部,应有一种将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运行环境。只有完善科技运行的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科技健康发展。
相对独立的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较高的科技投入水平、合理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活动规范、健全的知识产权立法、高效的科研组织管理。对科技的投入水平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合理的科学活动结构是指建立恰当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关系。科学活动规范支配着所有从事科学活动的人,是科学家的价值与行为规范的综合。如果不具备较完善的科学活动规范,科学活动就会发生畸变。知识产权立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体制的法律保障,它标志着社会对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乃至一般知识产品的价值的确认,对科技劳动乃至一般知识分子权益的维护。科研组织管理对科技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去,即使国家和社会给予较高的科技投入,也只能被白白地浪费和消耗掉。
恰当有力的运行环境主要是指能将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一整套体制和政策。国家应制定有力的科技政策,使科技真正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国家强盛。英国尽管拥有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杰出的基础研究成果,但并未很好地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商品化并占有国际市场,结果影响了其国际竞争力的相应提高。曾一度处于科技大国之列的前苏联,由于片面强调军工技术,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导致经济危机的持续加重。为此,要在注重技术开发和创新的基础上,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积极探索我国科技并入经济的良好机制,引导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努力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中,依靠科技和教育,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重大关系问题
科技部调研室主任 梅永红
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科技发展还有一些不容回避的重大战略关系问题。
第一是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关系。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某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寻求突破与发展,这是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必然选择。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还不可能主导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进程。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任何不切实际的急于求成,都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因此,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国家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上,发展产业技术应当牢牢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应当定位于促进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二是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据统计,从1990-1998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资金之比在16:1到27:1之间,而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发展同期的这一比例均在1:3到1:5之间。在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市场需求日益个性化的今天,过度的技术依赖必然导致自身研发能力的减弱,进而将会不断拉大同先进水平的差距。因此,打破部门利益格局,实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就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
第三是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关系。我赞成这样一个观点: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有效地实现了军事技术向民品领域的转移,并使军事装备的发展越来越建立在国家整体科技与经济的基础之上。我国科技资源本来就十分有限,长期以来军民分割的体制又使得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这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中的痼疾与顽症。
第四是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就一直力图解决由于传统计划体制所带来的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但我们陷入了一个重大误区,就是关注科技供给而忽视科技需求,关注微观机制而忽视宏观结构,始终没有实现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双管齐下”。同样,我们强调加强技术创新,如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如果不能为人力资本的有效发挥创造相应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结构,其结果注定也是不令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