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多种自动化科技普及。其中,对于电力的需求逐年增高,促进自动化控制配电系统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应用,这是电力系统主要的发展方向。自动化系统具有多种优势,这些优势可以被强化。要想其更好地发展,就要将电力供配系统的自动化功能进行结合,优化系统结构。随着科研人员深入研究,这一研究已逐步完善。在电力供配系统自动化的使用与发展中,要根据经验、地点等多方面进行控制,为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配电;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前言
自动化控制手段正在逐步渗透于当前的电力领域中,而与之相应的电力供配电模式也获得了突显的转型。在当前现有的系统控制手段中,关键应当包含远程操控、安全设备监管以及系统调配管理。截至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以及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自动化控制与电力供配电系统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因此也在致力于探究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向。因此在未来实践中,针对供配电系统仍然应当归纳其中涉及到的自动化控制经验,确保从自动化控制的视角入手来保障供配电全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自动化控制具备的技术特征及其优势
首先是简化自动控制的流程。自动化控制设有更为简便的供配电控制模式,因此对于全过程的系统配电与系统供电操作都能实现相应的简化。在自动化手段的辅助与配合下,系统将会实现综合性的人力资源节约以及其他资源节约。作为管理者本身而言,管理者对于当前现存的各个管理要点都要将其整合成为整体,同时也应当全面突显系统安全占据的首要地位。在此前提下,运用自动化手段来实现全过程的系统操控更加有益于简化操作流程,并且实现了全方位的资源节约。
其次是优化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供配电系统通常都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技术资源,其中包含数据库资源以及其他类型的系统资源。在此基础上,关于电力系统所处的当前运行状况应当予以全面明确,据此给出了可行性与科学性较强的技术资源整合措施。相比于传统模式而言,建立于自动化手段前提下的电力供配电模式具备更加突显的技术整合优势,其中也涉及到多层次的技术操控方式。
第三是各部门之间实现密切配合。供配电系统如果仅凭某个单一部门对其提供管理,那么很难着眼于全方位的顺利运行。由此可见,各个部门针对供配电系统就要实现全过程的管理配合,同时也应当明晰各个专业具备的彼此分工。具体在现阶段的实践中,各专业首先应当拟定彼此的职责,然后共同致力于妥善解决供配电运行涉及到的各种系统问题。在某些情形下,如果察觉到供配电系统表现为潜在的安全运行隐患,那么立即着眼于对此进行解决,而不能够彼此进行推诿。
2电力配电自动化实现措施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多数是由计算机进行控制,这就要我们的技术人员在设备以及程序上加以研究。当供配电系统接收到信号时,可以及时反馈给监测系统,并将数据连接至计算机设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此种自动化方式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人力的投入,可以对电站供配电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将过去由人力监控转变为自动化监控系统,加快了电站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同时安全性也得到提升。
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管理:电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逐级实施管理。此种管理方法就要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任用专业人员对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学习,并不断完善现有技术,加大对于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管理与发展,使其发展符合社会生产力需求,符合市场需求。
2.1自动化的程序
电力配电自动化是实现对电能的高效利用、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实现过程中,其程序规范是保障能否真正落实的重要标准。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通过对电力计算机的管理,通过数据对地区的电能或者耗能进行管理,必要的时间段进行科学调配,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配电自动化的目的。在实现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程序的规范性,因为电力是国有资源,对于国有资源的浪费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只有在科学的程序下进行的调整才是符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电力系统内部之间要形成良好的联系,对于自动化的实施保障好各个部门的沟通,避免出现沟通不畅带来的用电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流畅的环节
配电自动化要求每个环节要实现好足够的沟通,并且在各个环节进行完善的同时,加强内部的联系,对每个关键的环节进行责任的划分,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预案,对于配电自动化的环节有良好的把握。科学严谨的完善内部的沟通,对于环节的细致处理,实现好配电自动化工作时的流畅。
2.3完善的系统
对于配电自动化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有一套完善的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就要做好对于配电自动化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的工作,从而把握配电自动化和其中的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个体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好电力配电自动化工作。完善的系统内部之间各要素都有一套科学的规范,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良好配合要做到合理有效,保障好配电自动化的高效运转。
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用电和民用用电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因此,实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是目前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和完善,从而促进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
3.1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远程操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得到了提升,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电力供配电系统远程操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远程操作技术的研发难度相对较低,工作人员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出成果,进而增加现实中的使用次数,以此满足市场需求。总之,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远程操作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然发展趋势。
3.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调配管理
要想实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调配管理,首先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还要结合实际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数据处理库。其次是强化计算机的智能处理能力,能有效缩短数据的处理时间,使数据的储存容量变得更大。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软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软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收集功能,从而实现良好的自动化调配与管理。
3.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设备
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因此,在保证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和精确控制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整个系统不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防范意识。一旦有故障出现,必须要做出迅速反应,并立即切断整个系统,从根本上防止故障扩大影响更多设备的运行,以此降低对系统设备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事故时一定要避免信息泄露,保证计算机通信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配电控制系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在实际应用中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带来的更多的是便捷的使用方式与资本节约。新计算机技术逐步应用到电力供配电系统,并成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自动化系统也逐渐完善,朝着更智能、更综合的方向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为我国的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使我国的电力系统更强大、更稳定。
参考文献:
[1]朱圣浩.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75-77.
[2]陈全民.电力配电自动化分析及配电管理建议[J].河南科技,2017(13):149-150.
[3]熊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14-15.
[4]张梓腱.电力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8(26):14-15.
论文作者:杨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供配电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技术论文; 环节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