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恒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建筑渗水是最严重的症状。本文主要在结构自防水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结构自防水这一施工技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结构自防水;高层地下室;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吸引了大量的人涌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这就为城市建筑以及城市空间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建筑物的高度越来越高,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人们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作出了许多的努力。但是现阶段施工工程追求速度,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渗漏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假体针对,从而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一、防水系统简要分析
对于建筑来说,防水是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是防水部门需要关注的,还涉及着众多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维护。根据对现阶段的防水系统分析来看,建筑物的防水工程可以分为建筑防水和结构防水。所谓的建筑防水指的是在结构的外层另外附加上一层防水层,这种防水层主要使用的是柔性材料,有着极好的弹力和塑性,但是施工步骤十分的复杂,材料容易老化,具有极差的耐久度。而结构防水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来进行防水,是以混凝土为主要的材料,施工简单,成本投入少,并且耐久度好,可是在环境变化较大的环境之中,容易出现开裂等情况,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一般将结构防水看做一种治本性的防水,建筑防水是一种指标性防水。并且在现阶段我国常用的防水措施主要集中在防水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做好设计工作,并且选择合适的材料。简单来说,从事实上就忽视从本做好防渗水漏水的防水工作。因此,要想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措施,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从本做好防水工作,做到材料不漏。而对于十分重要的建筑物,要在建筑物的外部做好一层外部的防水层。即便是双保险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要将结构自防水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因为结构防水是治本的防水措施。
二、结构自防水的机理
所谓的结构自防水,主要是通过浇筑结构混凝土,改变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物对于侵蚀的抵抗,以及满足建筑物对于渗透的抵抗,同时以及整个结构十分的严密,不存在有害的裂缝。
混凝土是一种多孔隙的材料,是一种致密性材料,但是在温差影响之下产生的收缩可能会导致整个结构出现裂缝,从而严重破坏整体结构的防水功能。所以我们要注意结构自防水必须要通过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混凝土温差的监控以及保湿养护等多方面的工作来加以控制和约束。
三、结构自防水的具体施工过程
本次论文选择的是某一高层建筑,地上20层,低下1层,整体建筑物的高度为75.55米,整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2400㎡,地下室的整体混凝土量为2800m3,整体混凝土的强度为C40的抗渗等级。
(一)选择良好的混凝土外加剂
江苏省科研所研制的.M-Ⅲ外加剂,遇水膨胀析出凝胶,堵塞毛细孔渗入的水份,与水泥中的铝酸盐矿物在水化工程中形成大量的钙矾石为膨胀源,这种膨胀源的结晶是稳定的水化物,填充于毛细孔隙中,使大孔变小孔,总孔隙率减小,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即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具体情况见下图
(二)选择合适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一般在具体施工之前,根据混凝土泵送时,在每条浇筑带之前形成的自然流淌坡的不同位置设置3道振动器,第一道设置在混凝土材料装碟点,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位置,负责捣实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密实程度,第三道设置在坡脚处,这里是负责混凝土六道底部,确保钢筋的距离十分的密实。具体情况见下图
(五)实施温度监测
为了正确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状况,可采用简易测温法,即在混凝土中预埋钢管,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测温,钢管用}P48脚手架管,底口焊铁板封死,上口高出混凝土面10cm底口比测温点深5一10cm用灌水深度为10一15cm根据监测结果,混凝土在第3天达到升温值,中心最高温度为72℃,内表最大温差为22 ℃,满足了温控要求。
四、结束语
该工程地下室结构自防水的施工技术措施经有关方审批论证是可行,施工质量经验收优良,该工程交工3年,地下室未出现有害裂缝及渗漏现象,通过实践对结构自防水有下列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1)迭择好混凝土的外加剂,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2)股计好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
(3)功口强对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和养护,减小混凝土干缩裂缝;
(4)疾施温度监测,减少混凝土温差裂缝;
(5)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执行好岗位责任制。
参考文献:
[1]白洁俊,王彬.结构自防水在高层地下室施工中的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8(31):25-27
[2]许建荣,唐福丰.结构自防水在高层地下室施工中的技术应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8(4):25-27
[3]杨建林.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
论文作者: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下室论文; 测温论文; 材料论文; 密实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