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摄影系列作品的创作感悟论文_张涛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山东省 济南市)

摘要:该系列作品运用荧光摄影的创意表现手法。作品拍摄是由动植物及代表被工业发展所淘汰的物件通过解构、重组、摆布的手法将象征生命的植物元素与生活用品进行组合,呈现出游离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超现实的视觉效果。重点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创意摄影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并呼吁人们不要忘记生命的力量与共生生不息的关系。引发观者对于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关键词:创意摄影;环境;生命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于科技、工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同时却忽视了人类与这个世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他们所带来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难以逆转的环境灾难和人文沦丧,工业化所带来的个性泯灭与生存危机也愈演愈烈,人与自然遭到了割裂。人类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更不是世间万物命运的决策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生命即使是在工业时代也是伟大而崇高的。生命的消逝与诞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人们应该放慢甚至停下匆忙的脚步,来看一看、听一听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声音”。

该系列作品主要是以具有代表自然界的动植物形象与老旧废弃的工业产品为拍摄对象,将它们解构、变形然后涂抹上荧光涂料之后,以不同于日常的形态、颜色展现在作品中,使画面产生一定的视觉震撼力与冲击力。首先重构物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用日常生活中植物、日常用品等进行变形、重组,在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震撼的同时,引发观者对于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当代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拍摄中将画面分为具有不同含义的六幅画面,作品着重强调背后的深刻含义与物象本身的质感。注意拍摄时荧光涂料的色彩搭配,既要使涂料准确展现物体本身的质感和肌理,又要用奇异的色彩搭配塑造出有异于常态的色彩造型,用光影营造出画面背后幽静与深远的内涵。

确定了六幅组照的主体静物所需要的素材,根据主体来确定每幅照片的陪体所需要的素材,再根据每幅照片的素材设计搭配来构成画面,以达到与既定的主题的呼应。选择好作品的主体后,进入拍摄阶段,整个过程使用紫外线灯作为光源来拍摄,配合色彩不同的荧光涂料,画面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但是由于紫外线灯光质偏软的固有特性,拍摄出的画面不可避免的缺少光影变化,对画面主体体积感的塑造极为不利,为了解决问题,在画面中加入少量的对比色,涂抹颜料的同时注意被摄主体的结构形体,通过控制荧光粉的厚度和色彩,尽可能地还原被摄主体的形态和体积感,避免了画面过曝的尴尬问题。同时由于紫外线灯的亮度较低,拍摄时使用了三脚架固定相机,并采用小光圈和慢速快门配合,得到一个曝光准确、层次细节丰富、影调控制得当且细腻的画面。挑选陪体时选择了结构复杂有形势感,且辨识度较高的物体如芭蕉叶、百合花以及与日常用品相衬的齿轮等,在画面中要和主体相互呼应,产生联系。在陪体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使用纯度和明度都比较低的冷色系,能够更好的衬托主体,既不分散画面的视觉中心,还能够丰富画面层次。并在画面中添加紫外线灯慢速光轨的效果,渲染画面气氛。总的来说这也拍摄虽然具有创意并且作品的雏形大致出现了。

本组作品的创作已经趋于完整,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二次创作时虽然丰富了陪体但在后期过程中陪体的排列较为死板,在画面中的堆砌太过生硬,作品显得不成熟。另外部分作品的主体色彩对比不够强烈,不能很好地抓人眼球,需要在后期处理时进行修改。针对前期拍摄出现的问题,对画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主体的色彩饱和度低、与环境色的对比较弱,不利于视觉中心的突出。通过对陪体重新排布,并调整了画面的不透明度,降低了陪体对画面主体的影响,并增加了陪体的种类,让陪体能够更好的配合主体,在与主体相呼应的同时更好地衬托主体,进一步丰富画面效果,让作品显得有秩序而又活泼。比如骷髅和植物的对比,生机勃勃的植物衬托了画面中心的骷髅,无论从内容还是色彩都很好的结合了主题。同时调整了主体的色相,运用对比色的手法,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对比度,增加作品的层次感,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极为突出,与陪体相互配合,画面效果更加饱满。

作品拍摄是以动植物及代表被工业发展淘汰的物件为创作对象,强调现代人们重视机械文明、科技进步却忽略自然环境、生态文明,但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每幅作品用不同的信息元素进行创作,画面形式保持一致,力求用影像的方式来传达出现代工业文明对不同事物的影响。六幅作品的构图形式都是一个主体,周围围绕着与之相关、相呼应的植物、零件等陪体。把主体物解构、变形、涂抹上荧光涂料显现出奇异的颜色,意求达到受到污染后“异化”的效果。另外将工业零件与植物进行结合,表达出即使受到污染、形态变异,生命的力量也是伟大的,生命也在不断的延续。例如骷髅头上开出的鲜花,鲜花所代表的新的“生命”,在涂抹上紫色荧光粉后既虚幻又夸张可以给人营造游荡于梦幻与现实间的想象。

创意摄影从1960年至今,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数码摄影的出现和普及以及电脑后期处理的发明,摄影走进了千家万户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而对摄影来说,这是一场数字化的革命。摄影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一门独来独往的艺术,摄影不再只是一个记录客观事实的工具,它拥有了更多的创意和可变性,变得更加灵活有了更多的可能,赢得了更广阔、更大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作为著名度较广较为权威的创意摄影艺术,比赛中参赛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例如2018年的获奖者卡萝尔,他的作品在考虑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的同时极具创意性,给了我十分大的启发。让我了解到创意摄影不应只是超现实效果的堆积,而是一种表达自己观点的手段。

本次创作一个非常难得的实践机会。创作一幅令人满意的作品,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是需要经过不断的推敲和琢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很多同时也收获很多,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十分值得。每一次的拍摄,虽然过程辛苦,但结果都让我收获颇多、学到很多。通过这次的作品创作使我对摄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困难面前就要激流勇进,只要用心、努力就一定能让自己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作者简介:张涛(1994年6月—),男,汉族,山东济南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摄影。

论文作者:张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创意摄影系列作品的创作感悟论文_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