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节的那些事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气节论文,事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气节,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特别看重的东西,在他们眼里,气节往往比生命更重要。
不屈史官
春秋时候的齐国,有一位重臣叫崔杼。他的妻子与国君齐庄公通奸,崔杼得知后愤怒异常,杀死了齐庄公。
出了这样的大事,史官当然要对此有所记载。庄公虽然因与大臣之妻通奸而被杀,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于是齐国的太史写下这样的话:“崔杼弑其君。”崔杼一怒之下,把太史杀了。太史的大弟弟接着照写,崔杼照杀不误。再接着是太史的二弟弟,他还是继续实写其事,也还是被崔杼杀掉了。
轮到太史的三弟弟了,到了这时,反而是崔杼开始心虚了。他对太史三弟弟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吧。”太史三弟弟正色回答:“据实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见如此杀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只好无可奈何地放了他。
太史三弟弟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原来,远在外地的南史氏听说崔杼连杀三位史官,也毫不畏惧地拿着简册赶往都城,准备照写。当他听太史三弟弟说崔杼不再杀人,才放心地返回住地。
齐太史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直笔写史的精神,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文天祥《正气歌》列述正气12例,开篇第一例便是:“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董狐是晋国太史,也以直笔写史而名传后世。
到了东晋中叶,又出了一位叫孙盛的不屈史家。当时大司马桓温专权,视皇帝为傀儡。公元369年,桓温率步骑兵5万北伐前燕,在枋头(今河南省淇县东南),遭燕军突袭,晋军大败,死伤3万余人。桓温南征北战,屡建大功,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败仗。在他手下做参军的孙盛,博学多才,曾做过著作佐郎,写了一部晋代史书,取名为《晋阳秋》,当时被称作良史。《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录了桓温在枋头吃败仗的经过。
桓温这时权势正隆,废皇帝司马奕为海西公,立司马昱为帝(简文帝),正紧锣密鼓地为篡位做准备。他看罢此书,大为恼怒,孙盛已告老还乡,他便威胁孙盛的儿子孙潜说:“枋头一战固然失利,但决不像你父亲所写的那样。如果这部史书得以流传,将关系到你孙氏一门的存亡。”意思是如果不改,我将杀你全家。
孙潜连忙叩头谢罪,说一定请父亲删改。哪知孙盛生性刚直,不畏权贵,不但不接受儿子的请求,还把他狠狠教训了一顿。诸子见老爹如此强硬,都跪在他面前叩头哭泣,求他为一家百余口人的性命着想,删改《晋阳秋》。孙盛更怒,又大发了一顿脾气。儿子们见劝说无效,便瞒着老爹,把书中犯忌之处偷偷做了删改。
一场灭门大祸终于得免,而桓温也如愿以偿地掩盖了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哪知孙盛早有预见,事先将《晋阳秋》的定本抄写了两部,寄往前燕收藏。后来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广求异闻,从辽东得到了这部书稿的原本,桓温篡改历史的企图终于未能得逞。
虽然帝王与权臣为掩恶讳过而屠刀乱挥,但这并没有吓倒后来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的史家,以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秉笔直书史事,才使许多历史的真相传诸后世。
“十”死无悔
方孝孺,明初名闻天下的第一大儒,学识品德为四海称颂。他为文纵横豪放,能与苏轼、陈亮相比。据说每撰一文,海内争相传诵。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窥伺帝位,起兵谋反。朱棣起兵时,他的谋士姚广孝曾对朱棣说:“臣有所托。”朱棣问:“何为?”姚广孝答道:“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朱棣点头答应。
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肯归附。因姚广孝事先嘱托过,朱棣没有杀他,而是将他投入狱中。
对于方孝孺的文名,朱棣也很敬重。几天后,朱棣准备即位时,便想请方孝孺为他拟登基诏书,同时也希望利用方孝孺的名气为天下士人树立一个归顺的榜样,所以朱棣屡次派人到狱中向方孝孺招降。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又派方孝孺的学生廖镛、廖铭二人前去劝说,反遭到方孝孺的一顿痛斥。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派人强行押解方孝孺上殿,但是方孝孺穿着一身丧服,一进来就大哭不已。朱棣即命锦衣卫强行撕去方孝孺的丧服,换上朝服。
朱棣强压怒火,破例为方孝孺设座,并亲自起身劝慰道:“先生不要难过了!朕本来是要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孝孺立即反问道:“成王在哪里?”朱棣说:“他自焚死了。”方孝孺再问道:“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当皇帝?”朱棣说:“国家要依赖年长的君主来治理。”方孝孺进一步逼问道:“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无法回答,只好搪塞道:“这是朕的家事,先生不必过多操心。”他暗示左右,强行将笔塞给方孝孺,命令道:“诏天下草,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过笔,奋笔疾书“燕贼篡位”四个字,投笔于地,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死即死,诏不可草。”
朱棣发怒道:“你难道不顾你的九族吗?”方孝孺愤然回答:“便十族奈何!”朱棣听了大怒,命人将方孝孺的嘴割开,从嘴角一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满脸是血,仍然痛骂不绝。朱棣厉声道:“岂能让你如此痛快地死,当灭你十族!”
于是,朱棣一面命人继续将方孝孺关押狱中,一面搜捕其亲戚家属等人,以及他的学生,算作十族,押解至京,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个一个杀戮。每杀一个追问一声,是否回心转意。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服于朱棣的淫威。当弟弟方孝友被押到时,方孝孺看着因受自己牵累而将就戮的弟弟,不觉泪如雨下。
方孝友从容吟诗一首,宽慰方孝孺:“阿哥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方孝孺也作绝命词一首:“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被押到南京城聚宝门外磔死,遇难时年仅45岁。方孝孺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上吊自杀,两个女儿年未及笄,一起投秦淮河自尽,受他牵连被杀的有873人,入狱和充军流放者达数千。清代学者齐周华感慨地说:“靖难受祸惨烈者,亦莫若孝孺。无论知与不知,无不义而悲之。”
方孝孺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面对专制君主的屠刀视死如归,抗节不屈,真可谓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和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