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_李娟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为了达到更好对将静脉留置针引入儿科临床治疗工作当中的实际应用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的目的。方法:对我院2016年06月到2018年08月行静脉留置针的102例患儿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儿划分为人数均为51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中。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干预化护理方法,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化护理方法。结果:15.69%的远低于50.98%的对比组总并发率的研究组总并发率;88.24%的远高于52.94%的对比组总满意率的研究组总满意率,可以得出P<0.05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总而言之,将静脉留置针引入并应用到儿科临床治疗工作当中,能够取得极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对患者的并发症状况、护理满意状况、患儿疼痛感受、治疗依从度等方面的改善具有极其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推广和应用是价值非常大的事情。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094-01

引言:

为了达到更好对将静脉留置针引入儿科临床治疗工作当中的实际应用和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的目的。分别给予我院2016年06月到2018年08月行静脉留置针的102例患常规化护理与干预化护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护理方法,最终取得了极好的临床疗效,相关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06月到2018年08月行静脉留置针的102例患儿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其后随机性的将全部患儿划分为人数均为51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中,其中研究组中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为28和23例,年龄区间范围为8-14岁,年龄平均值为(9.2±2.1)岁,病程区间范围为3个月-4年之间,病程平均值为(3.5±1.2)年;对比组中男患儿和女患儿分别为27和24例,年龄区间范围为8-14岁,年龄平均值为(9.2±2.1)岁,病程区间范围为3个月-4年之间,病程平均值为(3.5±1.2)年。比较对比组和研究组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性数据,可以得出P>0.05,这表明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1.2方法

1)治疗类

研究组及对比组患儿都施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选用专用的静脉留置针,并且封管液选用生理盐水,具体留置三到七天。主要有下述两个操作步骤:①把头皮式套管针的针套去除,并把外套管旋送,待对外套管与针芯进行没有存在粘连情况的确认工作之后,再把留置针和输液器进行连接,当空气排空之后,入针的区域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患儿头部弹性大、滑动小并且静脉较为粗直的部位,对留置针穿刺点和周边的皮肤进行消毒;②选择右手手持针柄,入针角度应为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其后缓缓的刺入患儿静脉之中,当回血之后,持针柄的右手应固定不动,在血管内全部送入Y型接口套,把针芯慢慢拔出之后,应用调节器来对低速进行调整,另外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应用普通的医用胶布或者是透明敷贴贴于穿刺点来进行,最后对穿刺静脉留置针的具体时间以及日期进行清楚的标注,为其后的拔除工作作下准备[1]。

2)护理类

给予对比组常规化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干预化护理方法。主要有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轻、稳、准是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遵照和执行的原则,力争静穿刺脉留置针一次就好,以免使得患儿出现皮下出血以及静脉受损的状况,以及由此而出现的皮下血肿的不良状况,对于已经出现该种不良状况的患儿,应该采取即刻终止穿刺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并应用冷敷的处理方式,具体是在患儿出现血肿的部位湿敷硫酸镁,当经四十八小时之后再应用热敷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②护理工作人员在以实事为准绳的原则指导之下,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选择弹性大、静脉血管比较粗大的适宜进行静脉注射的部位,还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的状况,加之还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没有损伤的关节以及神经位置进行注射,最后还应该对患儿父母做出均衡饮食、多多休息的嘱咐;③因为渗液情况而随之出现可能引发局部组织出现坏死的不良状况,因而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对穿刺步骤进行规范,对于已然出现的渗液情况应即刻终止输液并且把留置针拔除,另行选择一个穿刺部位,并尽可能的将患儿的肢体抬高,其后制定出针对性极强的护理计划[2]。

1.3观察指标

经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把研究组及对比组并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状况作为本次研究以及观察的主要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普遍采用专业性的SPSS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所应用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其中,对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检验,P<0.05说明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比较研究组及对比组并发症状况

15.69%的远低于50.98%的对比组总并发率的研究组总并发率,可以得出P<0.05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比较研究组及对比组并发症状况[n(%)]

 

3.讨论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水准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患儿受到不断穿刺输液的所带来的疼痛感,但是另一方面临床中还没有对留置时限进行统一性的规定,卫生相关部门给出了可留置不大于五天的建议,一旦超过这个时限,极有可能产生一些列的并发症,对临床疗效产生不利的影响[3]。加之,护理工作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工作的恰当与否也关乎着临床疗效。因而以专业性的临床医疗护理实效来看,制定并施行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4]。从本片文章出发,15.69%的远低于50.98%的对比组总并发率的研究组总并发率;88.24%的远高于52.94%的对比组总满意率的研究组总满意率,可以得出P<0.05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

总而言之,将静脉留置针引入并应用到儿科临床治疗工作当中,能够取得极好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在对患者的并发症状况、护理满意状况、患儿疼痛感受、治疗依从度等方面的改善具有极其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推广和应用是价值非常大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陈超.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方法[J]. 养生保健指南, 2016(25):36-36.

[2]林飞雄, 莫美英, 何铁飞. 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 30(2):291-293.

[3]曲艳丽.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83-83.

[4]张怡, 施利霞, 李洪梅. 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及体会[J]. 医药卫生:引文版, 2016(10):00242-00242.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_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