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课题_恩格斯论文

社会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课题_恩格斯论文

社会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题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是改革和开放的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现代化大生产、现代市场经济、科技变革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改革成为各国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同时,开放世界的开放经济体系把各国经济都纳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中,这就迫使各国必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当代遍及全球的改革思潮和改革潮流,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研究改革的迫切要求。因此,社会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课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社会革命问题、创立科学的社会革命理论的同时,也研究了社会改革问题,提出了社会改革的思想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资产阶级既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同时,资产阶级自身也是一个不断变革的阶级。“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275页)很显然,这里所说的“革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因为资产阶级不可能推翻自己的统治。资产阶级对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的革命,指的只能是社会改革。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就隐含着这样一个思想,即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和改革的社会。

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改革问题。他们认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即社会革命)取得统治地位以后,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起来,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同上书,第293页)从他们所列举的10 条措施来看,有些是革命性的措施,但更多的是社会改革的措施,如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的免费的教育等。因此,这里也包含着他们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的社会也离不开社会改革。

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从历史观上确立了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理论内涵。他们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结构,这就是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它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社会历史中,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来临了。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社会革命有其严格的前提,即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也就是说,不打破现存的生产关系则生产力没有发展的余地时,社会革命才能爆发。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的、永恒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是相对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依存关系是可变的。当一种生产关系确立后,它与生产力的依存关系有一个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其适应性是基本的、长期的,即量变是其基本形式,而不适应性、质变是最终结果。第三,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依存的量变状态中,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主要形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逐步形成并展开的,当矛盾形成时,主要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自身改善即社会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改革不能根本性地调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冲突时,改革的位置才被革命所取代;而当新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历史地位形成后,其调适的外壳依然是社会改革。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历史观上确立了社会改革的理论内涵,而且把社会改革的思想理论运用于具体的研究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角度,具体考察了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这三大阶段,或三种生产方式。随着技术革命的发生,生产的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改变,并导致一系列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调整与变革。他指出: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种生产方式时代,随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重组和改变,资本主义便成为社会必然的存在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因资产阶级对中世纪封建主的革命,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确因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

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更为明确地阐述过社会改革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恩格斯就把欧文1823年提出的通过共产主义移民区消除爱尔兰贫困的办法称为“社会改革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3卷第731页)。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在论述雅典国家的产生时指出:梭伦在公元前594 年所实现的变革是以“改革的方式”“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4卷第113页)此外,恩格斯还提到了社会改革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问题。1890年,他在致德国社会活动家奥托·伯尼克的信中明确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成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即便明天就实行这种变革(指逐步地实行),我根本不认为有任何困难。”(同上书,第693页)在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并不是一经建立就具有完美的形式和很高的发展水平,相反,他认为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诞生,到这种生产关系的建立及其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社会改革的过程。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下几点:(1)确立了社会改革的理论内涵, 指出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形式;(2 )指出了社会改革的普遍性、一般性,肯定社会改革是一切社会都存在的现象;(3 )概述并分析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问题,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改革的社会,资产阶级是一个不断改革的阶级。

二、列宁的社会改革理论和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明确提出社会改革概念并阐述其重要性的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早在1911年,为纪念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列宁写了《关于纪念日》、《“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等文章,谈到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他指出:“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整个结构的改革,那就必须承认,这种改变是在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迈了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只要回忆一下法院、管理、地方自治等方面的改革的性质,以及1861年农民改革后所发生的各项改革的性质,就会相信这种诊断是正确的。 ”(《列宁全集》1989年版,第20卷,第113 页)列宁同时还谈到了改革与革命的关系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发人深思的历史科学问题”。他说:“改革的概念,无疑是同革命的概念相对立的;忘记这种对立,忘记划分两种概念的界线,就会经常导致在一切历史问题的论述上犯最严重的错误”(同上书,第168页)。这些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改革思想。 在列宁看来:社会改革是社会结构的变革,它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革,而且包括政治结构的变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从经济上、政治上使得俄国国家整个结构都起了变化。第二,社会改革也是社会进步的形式,1861年的改革使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迈开了一步。第三,社会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1861年的改革就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法院、管理、地方自治等方面的改革)以及其它各项改革。第四,社会改革不同于社会革命。首先,社会改革是由统治阶级实行的,“‘伟大改革’是农奴制的改革,而且不可能是别的改革,因为它是由农奴主实行的。”(同上书,第174 页)社会改革是“从上面来解放”,社会革命则是“从下面来推翻”。其次,社会改革采取的是和平的方式,社会革命则诉诸暴力。最后,改革是革命斗争的副产品,改革防止不了革命也不能代替革命,“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才能决定改革的程度和成就”(同上书,第181页)。

十月革命后,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重新认识到社会改革重要性并发展了社会改革理论。1921年11月,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批评了那种一味夸大革命作用的思想倾向。他指出:“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来说,最大的危险,甚至也许是唯一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作用,忘记恰当地和有效地运用革命方法的限度和条件”(《列宁选集》1995年版,第4卷第612页)。他认为,当无产阶级还没有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条件下,改革是革命斗争的副产品,因为那时考虑问题的重点是“最彻底最根本地摧毁旧事物,”即革命;而当无产阶级在一个国家已经取得胜利之后,改革(列宁的原话为“改良主义的办法”)与革命的关系就产生了新的内容,可以“审慎地、缓慢地、逐渐地改造旧事物”,即采用社会改革的方式推动历史前进。

以上论述是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提出来的。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就是这种审慎的、渐进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苏维埃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的行动方式。因此,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看作是列宁社会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运用和具体表现。新经济政策首先标志着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即由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向新的、包含着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体制转变。它要求“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同上书,第611页)其主要内容有:第一, 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国有化的经济形式,允许私人资本和私人企业的存在;第二,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进行自由贸易;第三,发展商业,促进商品的流通和交换;第四,鼓励工人参加经营管理,用物质奖励调动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第五,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为保证新经济政策贯彻执行,列宁还写了一系列文章,论述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上层建筑改革问题。他要求明确划分党、政、企的职权界限;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司法人民委员部;精简国家机构、裁减工作人员;制定新的法律。他认为,实施新经济政策,必须革除旧的思想、习惯、作风,这就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我们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成了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的先导。”(同上书,第774 页)

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变革的重大社会改革。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首次实践,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思想理论的首次运用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战胜了饥荒,摆脱了困难。实践证明了列宁社会改革思想及其理论的正确性。

总之,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尤其是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的社会改革问题,提出了划分革命与改革的界线,实现革命向改革转变的重要性。但是,列宁的这些思想理论随着他的逝世而中断。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社会主义中国才继承并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改革的理论,从而把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邓小平的社会改革理论与实践

理论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曾产生过两次飞跃:其一是毛泽东思想,其二是邓小平理论。前者使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社会革命的胜利;后者则引导中国走上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就是社会改革的理论。它是邓小平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推进并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革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革的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从而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拓宽了社会改革的内涵,明确了社会改革的性质与功能。 邓小平把社会改革明确提到社会发展甚至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1页)社会改革的性质是什么?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性的变革”。(同上书,第135页)

2、提出并论述了社会制度与社会体制的关系, 明确了社会改革的对象与任务。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划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要对具体制度(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计划管理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坚决彻底的改革。后来,他又进一步把具体制度概括为“体制”,把我国的改革明确规定为“体制改革”,指出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他认为:社会体制是社会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制度的根本性质规定着体制选择的基本方向,而体制的优化和完善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制度;体制改革(社会改革)就是通过优化体制从而推动社会制度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3、提出了中国改革的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战略方针。首先, 改革要有利于解放、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是整个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第三,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这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条件。第四,改革与开放相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改革的重要方针。第五,改革要采取逐步推进的战略格局。它表现为:社会改革从经济领域开始逐步向政治、文化领域推进;经济领域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转向城市,从交换关系的改革开始推进到占有关系的改革,从沿海地带开始推进到内地。

考察邓小平的社会改革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般(社会改革)、特殊(社会主义改革)与个别(中国改革)的统一。在现实形态上,它直接表现为中国以改革开放为内容的现实行动;在理论形态上,它又包含了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内容和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革的思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延伸与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的社会革命理论的同时,也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的社会改革理论,邓小平则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是改革和开放的世界,社会改革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鉴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改革问题上的失误和挫折,从理论上研究社会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社会改革,是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课题。

标签:;  ;  ;  ;  ;  ;  ;  ;  ;  ;  ;  ;  ;  ;  ;  

社会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课题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