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人民医院 四川武胜 638400
【摘要】目的:试析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胺碘酮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起效时间、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多因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所致的不可逆心肌损伤,有调查表明,约有75%至9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且多发于起病48h以内[1]。当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原则主要是以改善心肌的缺氧、缺血,控制心律失常以及保护功能等。本文主要研究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均36例。对照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9:17,年龄范围为41-70岁,平均年龄(56±2.14)岁;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0:16,年龄范围为42-71岁,平均年龄(57±2.32)岁;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本次研究均经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确诊,并经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证实;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且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镇痛、镇静、吸氧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100mg,之后,以每分钟1-4mg的滴速持续静脉滴注,若30min后还未好转,须再次静脉推注利多卡因50mg,待患者症状改善后再以每分钟1-2mg的滴速持续静脉滴注,但24h以内的用量不能超过1200mg,连续治疗2-3日。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将150mg胺碘酮(由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9993254)加入到2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推注,再在以每分钟2mg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并根据病情改善程度逐渐减少剂量,以每分钟0.5mg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待患者仅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症状后改为口服胺碘酮,一次200mg,一日三次,连续治疗7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其中: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且室性早搏下降程度在90%及以上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且室性早搏下降程度在60%及以上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2]。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数据,计量资料用“ ±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表示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药物起效时间
经治疗后,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为(25.36±1.24)min,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为(39.87±1.63)min,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治疗疗效
经治疗后,观察组19例(52.78%)显效、15例(41.67%)有效、2例(5.56%)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15例(41.67%)显效、13例(36.11%)有效、8例(22.22%)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组仅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对照组出现2例低血压、3例胃肠道反应、2例肝功能损伤、1例窦性心动过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且多发疾病,该病的发病较急且病情进展较快,对其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引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等;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多发生于24h、2周左右[3]。当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多采用的是利多卡因,该药能够有效缓解室性心律失常症状,进而改善心肌功能;但该药的药效较短,且整理疗效欠佳。胺碘酮是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该药的半衰期较长,其代谢的产物有一定脂溶性,能够迅速控制住心律失常[4]。本次研究中,采用胺碘酮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后的起效时间优于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P<0.05。加之,胺碘酮是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其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管内阻力,进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了,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与崔勇[5]等研究结果相符;表明,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疗效较为确切。除此之外,研究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2.78%,低于对照组的22.22%,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表明,采用胺碘酮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效加快,且能够有效维持血药浓度,进而提升治疗的疗效,改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冲.用胺碘酮治疗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4):251-252.
[2]石洪文.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175-176.
[3]钟声宇.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31-132.
[4]李秀芹.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5):115-116.
[5]崔勇,雷志勇.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7):3975-3976.
论文作者:王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利多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