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安装总公司 青海海南州 813000
摘要:在进行建筑施工环节,关于开展地基处理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同样,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也会涉及到对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其发展的空间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在正确认识我国水利工程飞速发展新机遇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环节的基础灌浆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特定地质条件之间的适应性进行分析,这是由于在开展水利工程时,灌浆技术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措施,其应用的有效性能够实现大坝坝体的加固处理技术的成熟化以及防渗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样,水利工程在具体施工环节表现出的特殊性,使得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环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成为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研究环节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地基处理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发展新机遇。为此,探析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成为相关人员在研究环节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此外,在认识水利工程发展新机遇的同时,还需要客观的正视建筑单位在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与障碍。通过对其科学分析研究后指出,当前我国专用的水利工程地基研究还不成熟,其中,基础灌浆技术的有效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研究障碍的有效克服。此外,在分析环节由于基础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与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适应性,为此,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发展机遇以及广阔的发展市场。
1、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区应用分析
在岩溶地区,应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主要建立在施工人员多年的基础施工经验总结基础之上,同时,还需要在具体施工环节对其他类似工程进行技术借鉴与方法总结。在岩溶地区实施基础施工研究时,主要针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研究分析以及无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研究分析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础施工技术的科学化以及具体施工方法的适用性。首先,对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研究分析,主要利用高压灌浆技术实现岩溶地区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科学性。通过该施工作业,能够实现填充物的紧密化和牢固化。从而更好的适应岩溶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对高压灌浆技术选择的必要性。最终,能够实现基础稳定性的增强,并进一步增强防渗水性。此外,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研究分析环节,由于采用高压灌浆的方式,使得水泥向土壤里渗透时容易形成网状结果,从而实现对土壤的吸附力增强,并有效避免基础出现劈裂现象,最终实现基础稳定性的提升。其次,针对无填充物的基础施工研究分析,主要利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实现对岩溶地区施工作业的完成。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机械钻机深入到地底作业的基础上,实现高压泵将水泥浆从钻机特制的喷嘴的喷出,从而避免对原先的土层的破坏;同时,由于高压钻机的顶部在高速旋转作用下,有利于水泥浆与土层搅拌有效混合,从而实现岩溶地区地基的坚固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情况下应用分析
在开展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环节,常常会出现由于部分失误而造成的基础漏水事件,当出现漏水事故时,如果不能有效的处理,而是采用传统意义上常规灌浆技术进行处理,则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效益的降低。为此,模袋灌浆法以及填充级配料处理技术在该环节具有研究的现实性和迫切性。首先,关于模袋灌浆法的分析,主要针对其使用原理进行重点探析。采用模袋灌浆主要利用尼龙以及聚丙烯材料,为此其表现出了较强的耐磨性。此外,在开展模袋灌浆具体操作环节,通常是将模袋转入水泥和砂浆中实现灌浆,并实现对漏水基础的灌浆处理工作。在该环节,由于挤压作用使得水泥和砂浆的水分逐渐减少,从而实现了水泥砂浆含浆量的降低,并进一步提高凝结速度。最终有效避免了水泥和砂浆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保障基础漏水的阻塞作用的发挥。其次,关于填充级配料处理分析,主要针对在漏水基础处理环节对填充材料的选择分析基础上。在该环节利用水泥、粗砂、以及砾石等填充级配料的有效搭配,能够形成反过滤层,最终实现对漏水的阻塞效果。
3、水利工程中实现大吸浆量灌注方法分析
一般情况下,关于水利工程中的岩缝灌浆工作的时间规定确立在三小时之内,且其实现岩缝灌浆的单位耗灰量也会低于120 kg/m ~220kg/m。在该状态下,通常选择传统施工工序进行岩缝灌浆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环节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岩缝大吸浆量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岩缝大吸浆量现象的出现可能导致灌浆难以完成。为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对上述状况的有效解决。首先,对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状况的出现是由于地层结构条件的特殊性,该特殊性可能出现水泥浆从附近地表溢出的状况,或者导致水泥浆沿着某一个固定的通道不断流失。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对上述状况处理环节的具体施工原则。研究表明,采用限流措施能够实现大吸浆量灌注方法选择的科学性。限流措施对限制注入率要求不超过10 L/min ~15L/min,该限制注入率的选择能够有效减小浆液在裂隙里的流动速度,最终实现浆液沉积速度的加快。实验表明,当待注入率明显减小后,则会导致压力的进一步升高,最终实现注入率保持在10 L/min ~15L/min水平具有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实现灌浆结束标准的相关要求。其次,通过采用降压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大吸浆量灌注方法分析的科学性。利用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降低压力方法的采用,以及对自流方式的选择,实现灌浆处理的有效性。在该环节,当按照正常工序进行处理时,一般需要等待浆体凝固,并在保证浆体不能流动的基础上,实现灌浆压力的逐步恢复。最后,通过对多次灌浆处理方法的采用,能够有效提高大吸浆量灌注方法分析的正确性。多次灌浆处理方法中的多次灌浆一般是指间歇性灌浆,即所谓实现对灌浆数量以及灌浆时间的规定。此外,还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在标准要求之内实现灌浆作业的中止,并在等待一定时间前提上实施灌浆作业的继续。其中,关于特殊情况灌浆技术的处理,还需要在结束时对设计压力进行评估;例如,当出现无法在设计压力状况下结束灌浆作用的状况,则选择低压结束灌浆作用,并在等待一段时间基础上继续实施扫孔作业、复灌作业,并要求在开展复灌作业时,确保设计压力范围内实现灌浆作业的结束。
结语
上文关于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主要针对其具体应用状况进行代表分析。因此,在分析环节需要对各种基础灌浆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客观的归类,从而提高具体应用的有效性。此外,由于灌浆施工技术在岩溶地段具体施工环节的研究分析建立在对相关经验的总结分析以及对类似工程借鉴基础之上,为此,在借鉴总结环节还需要考虑其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基础施工环节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基础灌浆技术效益发挥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黄宁新.浅论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
[2]韦瑞生.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
[3]李凌燕,潘玉勇,周树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03).
[4]叶锋,阮雪茵,柯红革.大坝基础灌浆在台州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5]邹纯雪.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工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
论文作者:杨全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基础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环节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岩溶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